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24:5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12-26 08:18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李先生正是如此做的

   对于络病学说,我在2012年出版的《中西医融合观续》中,已经提出了不同看法,不是现在才提出异议。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28:30 | 只看该作者
    摘录《中西医融合观续》

        络病学认为:“络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从经脉支横别出、运行气血的所有络脉,络病学说之络系指广义络脉;从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络病学第3页)明确指出经气与血液是分离的,各行其道。
        络病学认为:“络”有两大功能,一是运行经气,二是运行血液,运行经气的称为经络之络,又称气络;运行血液的称为脉络之络,所以又称血络。运行经气的气络主要将经气输散到各个脏腑形成脏腑之气,如心气、肝气、肺气、肾气、脾胃之气等,从而发挥该脏腑的功能。在气络中运行的经气有着保护人体、传达信息、调节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实际上气络包含了现代医学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
          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也是血液生成的主要场所,血液从经脉流到络脉,在络脉末端将营养物质输送给人体的器官组织,将代谢后的废物带走,然后又从络脉流入经脉,完成了血液的循环,实现了血液的营养作用。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脉络之络与西医所说的中、小血管,特别是构成微循环的各级微细动、静脉都非常近似。
          以上是现在的络病学说,但是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难经本义》),“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故日: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医学真传》。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经脉是不分开的。
           既然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气血不可分离,那么,在什么级别上“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分道扬镳了呢?作者的意图是想把“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与西医理论中,血液是在血管中流动等同起来,以西医为参考系解释经脉与络脉(血管系统),但是这样就违背经络学说的原意,同样,西医也不接受血管系统(经脉与络脉)中流动的气血这种理论。
         络病学的作者以西医为参考系,把原本统一的经络分割开来,创造出“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分别同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血液循环系统相对应,把络病学建立在微循环的理论之上,使络病学走进了死胡同。

      
33
发表于 2017-12-26 18:37:08 | 只看该作者
叶天士老先生的"经主气,络主血",从字面的解释来看,很显然是说经主气通道,络主血通道,或者说,气通道是经,血通道是络。这应当是原文的原意。至于这种认识与概括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这是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事实上个人并不认同这种认识,个人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共同通道,不可分割,不可剥离。但老先生这里提出的经主气,络主血理论,并不是用来指导针灸临床应用的,而是用来指导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的(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在络在血),这里的经与络,不能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经络,不能等同于经络学说中的经络。
34
发表于 2017-12-26 18:51:0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7-12-26 09:28
摘录《中西医融合观续》

        络病学认为:“络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从经脉支横别出 ...

络病学认为:“络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从经脉支横别出、运行气血的所有络脉,络病学说之络系指广义络脉;从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络病学第3页)明确指出经气与血液是分离的,各行其道。
        络病学认为:“络”有两大功能,一是运行经气,二是运行血液,运行经气的称为经络之络,又称气络;运行血液的称为脉络之络,所以又称血络。

一一个人能够认同络脉是微血管的说法,因为经络(经脉与络脉)的原意就是血管,其中主干为经,分支为络。但个人不认同机体内同时存在气脉与血脉两套管道体系的说法。经络是气血运行的共同通道,不可分割与剥离。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21:53:10 | 只看该作者
      毛细血管
同义词 微血管一般指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capillary)是管径最细,平均约为6~9μm,分布最广的血管。它是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

       微血管病变就是毛细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与心脏毛细血管心绞痛,可是两回事。
36
发表于 2017-12-27 03:00:4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的话,那么,说络脉是微血管就不够确切。较妥当的说法:络脉是小微血管,包括小血管,包括毛细血管。
37
发表于 2017-12-27 03:1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12-26 19:15 编辑

另,吴以岭先生的络病学理论,这里的经与络概念,分别对应的是经脉(气脉,气通道)与络脉(血脉,血通道)。在这里,络脉的概念(血脉,血通道)是与气脉气通道相对应而存在的,可能不只指小微血管,有时也会泛指涵盖所有的血管(大中小微)。
38
发表于 2017-12-27 06:46:0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12-26 19:00
如果说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的话,那么,说络脉是微血管就不够确切。较妥当的说法:络脉是小微血管,包括小血 ...

经络好比树根,经主根也,络,侧根也。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07:12:44 | 只看该作者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所组成。
      动脉
     大动脉分成若干中动脉,中动脉再分成若干小动脉,这样几级分支最后成微动脉。管径随分支由大逐渐变细,大动脉的内径约为25mm左右,微动脉的内径仅为20~30μm。微动脉可再分支为后微动脉。动脉越分枝,其管壁越薄,口径越小,弹性纤维逐渐减少而平滑肌成分增多。
      微动脉是指毛细血管前的阻力血管。在微循环中,起"总闸门"的作用,平滑肌纤维的舒缩可控制管径的大小,其口径决定了微循环的血流量。
       微动脉平滑肌主要受交感缩血管神经和体内缩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加压素)等的影响。当交感神经兴奋以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在血中浓度增加时,微动脉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一方面可以提高动脉血压,另一方面却减少微循环的血流量。
     静脉
       静脉是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静脉较动脉壁薄而口径大,数量多,亦可分大、中、小三种,管壁也可分外膜、中膜与内膜三层。中层弹性纤维及平滑肌均少,故弹性与收缩性较小。。静脉内有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一般仅能容纳1~2个红细胞通过。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内皮外面有一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内径平均约为8μm,长0.2~4mm,它们互相联系成网状,布满全身,毛细血管总横断面积大于主动脉数百倍。

       络,究竟是指哪一级血管?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07:40:09 | 只看该作者
       络,究竟是指哪一级血管?哪一种类的血管?络病是指哪一级、哪一种类的血管病变?
       中医的络,其中运行的是中医的气血,还是西医的血液?中医的气血与西医的血液是不是一回事?中医治血必理气,四物汤中用川穹就是明证。即就是通心络中,也用了人参与檀香,气血不能分离。中医理论中的络,其中流动的是西医的血液?还是运行的气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3:30 , Processed in 0.1535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