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中医药的发展走向取决于这些机构和骨干人士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8-2-3 21:11:42 | 只看该作者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肯定是在观察了大量温热病以后发现的,不会在没有见到温热病前提出,更不可能靠什么理论推算出来。
张仲景、孙思邈没有提出来,到叶天士才提出来。不会是张仲景、孙思邈学问不如叶天士吧?

点评

叶天士,怎么观察的,解剖,症状? 他观察到了,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有逆传,就有顺传。什么要顺传,顺传的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4 07:35
32
发表于 2018-2-4 07:30:2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2-3 21:02
牛顿盖了万千猪圈,总结出结构力学;挖了了万千沟渠,总结出流体力学。此后才创造出经典力学。
-------- ...

猪圈早于结构力学存在是事实,可能否证明结构力学是通过猪圈总结出来的?
33
发表于 2018-2-4 07:35:3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2-3 21:1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肯定是在观察了大量温热病以后发现的,不会在没有见到温热病前提出,更不可 ...

叶天士,怎么观察的,解剖,症状?

他观察到了,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有逆传,就有顺传。什么要顺传,顺传的是什么?

点评

结构力学是大学的课程了,我没有学过,按这个名词的意思,是研究工程结构中各种力的,是力学里的一门。猪圈羊圈牛圈,以至窑洞赵州桥等等,这些都在结构力学产生之前出现。物理学家肯定是在出现了这些“结构”以后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5 14:29
34
发表于 2018-2-4 16:18:5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2-3 18:01
中医理论,是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的自然学科理论,都是这样啊。特殊的学科我不懂,天文 ...

莱布尼茨与二进制是另外一个话题,因为有确实证据证明
 1)莱曾经列出仅用0和1来代表自然数的表单,和
 2)在与其当时身处中国的神父朋友中的通信中提到易经;
因而被各路江湖人士炮制出所谓莱受易经启发创设二进制、故易经是二进制起源的伪说。用“莱布尼茨与二进制”百度一下就可得到大量真实信息,这里不再重复。当然,江湖人士对于无论是电脑还是莱其实都只是个卖武的道具,此也是题外话不提。

不过,我粗略看了一下,百度的信息只是否定了江湖人士的伪说,江湖人士其实并无兴趣的几个问题却没有解答或深究。譬如,莱的二进制对现代计算机真有影响吗?如果没有,那应该是谁?二进制或其他N-进制的起源是什么?

前面2个问题简单说是莱的时代是力学称王的时代,二进制真正能派上用场只有在电(更确切地说是电子)工业时代,莱虽有空想家的伟大基因,但可惜当时知识上的积累还没达到能够产生突破的深度,所以莱的二进制严格来说只是一个符号代表系统,连“进制”中这个进字的如何“进”恐怕都未说清楚。这就是历史条件的局限了。

真正对现代电脑奠定理论基础的是英国人布尔,但他的贡献在于用True/False(真/伪)作为运算的“值”从而将思维逻辑数学化,其意义在于使逻辑从此具有可运算性,这是现代逻辑与古典逻辑的关键区别,更是电脑能够通过编程来实现大部分过去只有人脑才能“思考”的关键所在。当T/F或0/1物化的客观条件出现时,电脑就是把思维逻辑运算化和符号系统电子化相结合的结果了。值得一提的是,布尔卒于1864年,那时发明电灯的爱迪生才十来岁,距离半导体的发明还差~90年。如前所述,在布尔的研究里,他实际上未用到0和1两个数字,由此亦可见江湖人士借二进制把易经讲成是电脑起源之浅薄可笑。

至于N-进制,我不知有没有人查过古人文献上最早出现“进制”这个词是什么时候,我怀疑“进制”这个词本身是翻译而来,而且是相当后期的事。二进制直到电子时代之前其实一点都不实用,十进制当然是最通行的,但N-进制却早已并存且一直在实践中,譬如即使是古代,12个时辰“进位”为一日,然后28或29日进位为一月,然后12个月进位为1年(有需要时再加1甚至几个月称为闰月)等等。我们将今天日期写成20180204就有好几个进位制:十进制于年月日内,从月的2个数字到年是12进制,从日的2个数字到月就更要命了,有30/31/28/29几个进制!还有古人用干支纪年,干支就是60进制。

所以,多种进制其实一直存在并使用着,但似乎中国古人们并没有对“进制”进行“形而上”(抽象)找出共同规律,因为没有这种需要。但外国在二位数制出现之前似乎就已经有这方面的探索(拉丁文的radix就是现在所说的“进位制”)。由于0/1物化(更确切的说是微型化)的实现,于是就有了在各种数制之间进行转换的需要。有了对进制的规律性认识,才能“形而下”到使用电脑所特有的二进制来进行各种逻辑运算。

有了上面对“进制”基本事实的了解,再回过头来对照一下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有些意思。譬如“先有实践再有理论”,本质上可说是“形而上”的另一表述,因为前提是先有了“形”才可以“而上”,就是从实践的经验中进行认识上的提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务实”性格(现实理性)所决定的,是优点,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缺点。譬如我们历史上出过很多数学家,对解决碰到的问题很有办法,但我们不善于“空想”,如莱或布尔甚至如爱因斯坦那样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去想一些似乎毫无用处的题目,到几十年甚至过百年后人们才发现原来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可以解决很棘手的问题。又如大家都知道的陈景润,解1+1=2国际都出了名,但不要忘记,题目是人家出的,这就是“善于”与能够的区别。“不善于空想”这话的关键字是“善于”,不是空想。空想的人当然多的是,譬如发誓要将西医“阴阳五行化”的就属于这类,但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恐怕很难和“善于”沾上边。

但李老师所说的经验方,我理解是指区别于仲景经方的验方,这与中医的难用难学有什么关系,不明白,还请李老师讲解一下。



点评

计算机,二进制我不懂,您这一篇就当科普宣传了。 我谈谈中医验方的话。什么是验方,广义说,凡中医用的处方,都是验方。 说起验方,我说的这些内容,是中医学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当然不是具体内容和方法,是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6 23:36
35
发表于 2018-2-4 17:12:1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2-3 13:36
IT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然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希望中医界可从中得出这个启示:专业理论 ...

学习和普及中医,不一定要人人都去研究经典,只要熟悉和掌握中医中药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再加上一颗济世救人的心,完全可以从事中医临床了。而且要注意在群众中普及中医药知识,使群众对中医药有正确的认识。如此,正常开展中医药临床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如果愿意深造,可以在临床的同时,结合实际钻研经典,就会渐入佳境,且事半功倍。
有些人,脱离临床实际,无的放矢,一味地强调经典理论,夸夸其谈,玄之又玄,常常使人感到莫名其妙,不得要领。如果能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浅出的谈论,循序渐进的应用,也许会让人易于接受,而受益更多。
西医之所以能更多地占领医疗市场,其很大的原因就是西医基本知识比较普及,群众感到通俗易懂,因而愿意接受。中医发展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中医除了精研医术外,学习西医的长处,化为己用,从而壮大自己,也是应该的,必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非常正确。赞!
36
发表于 2018-2-5 04:19:1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2-4 09:12
学习和普及中医,不一定要人人都去研究经典,只要熟悉和掌握中医中药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再加上一颗济世救 ...

谢谢王先生回顾和赞许。
37
发表于 2018-2-5 06:38:29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4 18:08
笔者对主帖中第1、第2、第7、第8这四段重新做了编辑。
谢谢各位总版主和会员朋友参与讨论!各位都有很好的 ...
> ……未来网上虚拟中医院也将出现。

虚拟中医院不知道,但人工智能已经定位为未来2-30年的国家科技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结合到中医应该就是中医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中医师,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搞?希望不会搞出个满口天地日月阴阳五行的怪物。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06:50:4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2-3 05:36
IT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然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希望中医界可从中得出这个启示:专业理论 ...

学习这四个小经典,再跟师一年半载便基本能够看病:《雷公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和《濒湖脉学》一直是中医初学入门必备之书。学医之始,先明药性;悬壶之背,熟背汤头。医学立论,皆本古义;脉学博奥,掌握非易。学了这四个小经典以后,在临床中再学大经典,再提高。但现在是快速致富的抢钱时代愿意学中医的人已少之又少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3:45:56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8-2-4 22:38
> ……未来网上虚拟中医院也将出现。

虚拟中医院不知道,但人工智能已经定位为未来2-30年的国家科技重点 ...

谢谢萧先生对中医药学及其发展提出的诸多良好意见!但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不是怪物,过去、现在有,今后也仍然会有!

点评

澄清一点:我没说阴阳五行是怪物。  发表于 2018-2-5 14:30
40
发表于 2018-2-5 14:29:57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2-4 07:35
叶天士,怎么观察的,解剖,症状?

他观察到了,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结构力学是大学的课程了,我没有学过,按这个名词的意思,是研究工程结构中各种力的,是力学里的一门。猪圈羊圈牛圈,以至窑洞赵州桥等等,这些都在结构力学产生之前出现。物理学家肯定是在出现了这些“结构”以后发现结构力学的。
结构力学形成以后,“结构”就比猪圈羊圈复杂多了,就有了跨海大桥、摩天大楼。
科学理论的形成,应该是这么个过程。


叶天士的顺传,是卫气营血,逆传是肺卫直接传入心包,出现热邪扰动心神的病变。
叶天士观察,只能观察症状和病程,他再没有其他方法。


题外话:叶天生等温病学家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已经认识到的问题。后来不知道怎么停顿了,如果一直发展下去,现代医学就会在中国最早出现。

点评

当我们无法辨明实践与理论关系的时候,我们不妨采用最简单的办法,看看实践这个词儿的词义、字义。 实践,实际践行,它的同义词是实行。 实验,实际验证,它的同义词是实证。 践行什么呀,验证什么啊,验证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5 14: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15:22 , Processed in 0.1028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