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中医既科学又不科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5-31 11:04: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不科学,我想大家不应该有争论了吧?呵呵      大家谈论的焦点好像是中医是不是艺术。
      我昨天刚好看到一篇文章谈哲学和艺术的关系。其中对艺术他是这么说的:“什么是艺术呢?艺术是人类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她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并表示对世界和自身及二者关系的看法。她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表现情感和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地说,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因为人类的某些经历和情感是难以用一般庸常的口头言词来表述的,所以,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人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语言可以是一种文字,可以是一种音乐,可以是一种画面,可以是一种肢体动作,可以是一种经过人们加工赋予了丰富内涵的物体,还可能有很多种形式。凡是将人的情感和想像表述到了极致的富有诗意的创造,都具有艺术的禀赋。”

       刚才,我又重新好好的阅读了一遍,感觉有些局限,这样的话是否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呢?呵呵。于是我百度了一下,确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引用过来给大家看看:
“广义艺术与狭义艺术
古代,“艺术”(艺、技艺)是广义的,近现代,艺术是狭义的。
中国古代“六艺”包括“礼、乐、书、数、御、射”,或“诗、书、礼、乐、易、春秋”,“文史哲”都是“艺”。
古希腊的艺术泛指人的一切活动,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手艺和科学在内。在此意义上艺术既与自然对立,也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对立(这种情况与中国古代的艺术或六艺不尽相同。中国古代六艺与自然不对立。)古希腊人常用缪斯女神来概说艺术。缪斯女神有九个,分别掌管历史、音乐和诗歌、喜剧、悲剧、舞蹈、抒情诗、颂歌、天文、史诗。大约自公元4世纪起,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被固定为“七艺”,成为欧洲高等教育的标准课程。近现代“学科分工”导致了狭义艺术或艺术独立,这在西方约18世纪才基本完成。
(艺术终结:)但艺术独立之后不久,黑格尔(1770—1831))就提出“艺术终结”的理论,预示着狭义艺术在西方概念哲学思想的背景下必将表现为实际上的艺术终结现象。这就是20世纪中期的艺术终结现象,例如“前卫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如工业产品)、“概念艺术”(如无声演奏、空白画布)以及机器复制印刷品、“计算机设计艺术”等等。西方艺术终结现象其实表明概念哲学和相应的艺术理论的终结,而不是所有的艺术的终结,例如通俗艺术、抽象艺术、传统艺术都和前卫艺术同时存在着。
总的来说,现代西方的艺术终结现象也影响到中国,导致部分艺术家思想上的混乱,但中国并没有实际发生艺术终结现象。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或根深叶茂的“广义艺术观”。
在现当代社会,对于艺术,我们究竟持以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艺术观呢?我以为,二者都可以,或者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或灵活态度。比如信奉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人,可以持广义艺术观,对于专门艺术家来说,可以持狭义艺术观,但同时也要理解广义艺术。但无论是谁,区分艺术与非艺术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即便在孔子他也是区分的。比如“小人”、“郑声”、“非礼”、“不孝”或“巧言令色”、“怪力乱神”、“意必固我”等等(现象或思想方式和生存方式)他决不会也认为也是艺术或合乎“六艺”之道、中庸之道。”
      什么是哲学,什么是艺术好像现在理论界还没达成统一吧。
      我怎么突然同情起搞理论的同志们来了呢?搞理论的同志们请你们告诉我,是不是心里老闷得慌呢?
      因为我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所以老要查字典,刚才想起一句话,忘了是谁说的,李约瑟?钱学森?“中医是21世纪的早产儿”,我记得是这么说的,但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问他的:什么叫作“21世纪的早产儿”,中医是产生于21世纪吗?估计是我记错了【我也没办法,妈妈生的笨,有什么办法呢?】。但我理解他的意思,那就是:中医用现代的科学还无法证明。
42
发表于 2014-5-31 14:06:56 | 只看该作者
世事难料 发表于 2014-5-31 11:04
中医科不科学,我想大家不应该有争论了吧?呵呵      大家谈论的焦点好像是中医是不是艺术。
       ...

说了这么多,医学到底是不是艺术啊?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

点评

刚才我特意跑到楼下去,问我妈妈,我想我妈妈一定知道。我对着我妈妈的耳朵大声的问:“妈妈,中医是不是艺术?”妈妈一百三十一岁了,耳朵稍稍只有一点点背。她知道自己耳朵不怎么好,也老怕人家听不见,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1 18:57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17:32:44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5-30 22:44
应该相信,中医学也是以解剖和生理为基础的医学。医学是保健和治病的科学,但是要搞好医学必须以解剖和生 ...

请千总说说,为什么曹东义说:《医林改错》改错了方向?
44
发表于 2014-5-31 18:12:53 | 只看该作者
       达尔文有资格给科学下定义吗!科学的定义太多了,不知道相信哪个人说的是公认的、正确的。
45
发表于 2014-5-31 18:15:02 | 只看该作者
论坛没法上传图片吗?
46
发表于 2014-5-31 18:30:40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5-30 00:53
经络、针灸是中医的精华,是地地道道的的技术绝不是文化艺术。技术发展到巅峰可以比喻为艺术,例如庖丁解 ...

非常欣喜的看到刘亦之先生谈论技术和艺术,也非常欣赏刘亦之先生的这段评论。刘亦之先生擅长针灸,也醉心于研究经络,刘先生说“技术发展到巅峰可以比喻为艺术,例如庖丁解牛、卖油翁的技术就让人叹为观止给人一种享受的感觉。”这段话非常精彩!至于庖丁解牛之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是不是属于沾沾自喜,我们另当别论。单是他承认和赞誉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展现出了艺术的境界,就让我等叹为观止!
刘先生说“经络、针灸是中医的精华,是地地道道的的技术绝不是文化艺术。”又说“关键是中医还远远没有达到艺术的境界。”本人不敢苟同。但是,大千世界,人的眼界和心胸各有不同,也就各随其便了。


47
发表于 2014-5-31 18:57:57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5-31 14:06
说了这么多,医学到底是不是艺术啊?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

       刚才我特意跑到楼下去,问我妈妈,我想我妈妈一定知道。我对着我妈妈的耳朵大声的问:“妈妈,中医是不是艺术?”妈妈一百三十一岁了,耳朵稍稍只有一点点背。她知道自己耳朵不怎么好,也老怕人家听不见,也跟着大声的跟我说:“什么?”没办法,我再次凑到妈妈的耳朵跟前喊道:“艺术!中医是不是艺术?”。这次妈妈听清了,说:“艺术?啥叫艺术,饿的时候能不能充饥呀!”。哎!我算是白问了,这么大声的两声喊,气力都没有了,晚饭得多吃两碗了,早知如此,不该来凑热闹的。哎呦,我的两碗饭内!
48
发表于 2014-5-31 19:1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5-31 21:30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5-31 09:32
请千总说说,为什么曹东义说:《医林改错》改错了方向?

俗话说:“如果走错了方向,止步就是前进。”  曹东义先生说:《医林改错》改错了方向?问题是曹东义先生的话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结论?是不是大家都认同?清代名医王清任是一位大胆的医学实践者,王清任能够突破禁锢,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是非常宝贵和可敬的,也是值得肯定的。长期以来,中医界崇古尊经,对人体解剖的认识也唯《内经》、《难经》是从,运用时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不敢越雷池一步。《医林改错》纠正了前人在人体解剖中的很多错误认识,尽管他对解剖的认识与现代解剖学相差甚远,可谓错误很多。但是在当时疏于解剖的社会环境中王清任能身临其境,亲自探索人体脏腑真相是难能可贵的。

现代,很多中医学者认为,中医学在几千年来对于“脏腑”的定义,从未真正使用过解剖学和形态学的方法,“脏腑”,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当中始终是以“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进行分类和定义的。“脏腑”在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当中,始终是一种功能化的概念,而非实实在在的器官。王清任认为,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儿童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他认为前世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须改正,故书名便为《医林改错》;与现代解剖学相比,他的认识无疑有很多错误,但他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方向,未必是错误的。

另一主要内容主要表明了他对人体气血的一个特殊的认识。他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不论外感内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气有虚实:实为邪实,虚为正虚;血有亏瘀,亏为失血,瘀为阻滞。他认为瘀血是由于正气虚,推动无力造成的,故血瘀证皆属虚中夹实。故而他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大法则,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9
发表于 2014-5-31 19:5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5-31 14:46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5-31 09:32
请千总说说,为什么曹东义说:《医林改错》改错了方向?


中医或中医理论是靠实体解剖起家吗?如果是,那,《医林改错》就改对了;如果不是靠实体解剖起家,那则,《医林改错》就改错了方向!
你认为,中医是靠实体解剖起家呢,还是不是呢?
这就是看你学中医是学到了家与否了。


《医林改错》此书,对中医而言,本人认为是异端!是改错了方向!中医是不靠实体解剖起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5-31 20:02:39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5-31 13:32
请千总说说,为什么曹东义说:《医林改错》改错了方向?

只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医学,最起码自始至终必须忠实于肉眼所见的人体解剖结构,否则,那肯定是错误的。当然用来装酷者除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1 06:41 , Processed in 0.0782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