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2-26 00:22:2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09/02/25 07:10pm 发表的内容:
伤寒是病邪侵犯人体的开始,卒病是疾病的结束或终结,也可理解为归宿。伤寒卒病论就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动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每个方证就是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既是一个位点(病位)、也是一个时点(病 ...
严格地讲,此刘氏伤寒论观的全部!可为一家言。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2月26日 00:24am 时添加 -=-=-=-=-
当然,在表述完整、流利上不无文辉的功劳!
52
发表于 2009-2-26 00:38:5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09/02/25 07:08pm 发表的内容:
人文也是科学,它是社会科学。医学伦理是医学的衍生物,是第二性的,有社会学家研究和关注,作为人,特别是医生,更应该具备人文精神,但不等于医学本身是人文科学。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渊薮的地位无可替代!顾左右而言他是不行的,望而却步亦是不行的。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2月26日 00:42am 时添加 -=-=-=-=-
不弄懂它,谈何超越?
53
发表于 2009-2-26 08:10:48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2009/02/25 07:04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李老的解答!!!本人想知道病---中西医治疗过程---病愈状况的连结,特别是手术的治疗效果;例如:本人治疗了上百名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最大年龄近80岁,最长病程超过40年,主要症状关节疼痛(不超过三个关节),天 ...
只能向先生学习!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大家都在探索。谢谢先生。
54
发表于 2009-2-26 08:24:2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要談中西醫融合
就必須搞清楚
哲學→科學→科技(醫技)
55
发表于 2009-2-26 08:41:30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

  西医认识疾病的过程:
    1  患者与医生交流,讲述症状产生的原因,变化过程;  
    2  根据症状,进行查体,着重于与症状有关的体征;
    3  根据症状与体征,初步分析可能是哪个部位,什么样的病性!根据这个初步诊断,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重点是支持初步诊断的证据,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证据;
    4   根据症状、体征、各种检查报告,进行诊断。进行诊断时必须分析哪些症状、体征、阳性报告,阴性报告支持诊断;其次,必须与相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最后,要判断患者现在的状况属于疾病的哪个阶段,或者说处于什么病理状态!
    5   根据病人所处的病理状态进行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疾病的整体治疗,二是病理状态的治疗。
    6   根据患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效果,及时调....................
----------------------------------------------------------

    自西医东渐,举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吸引融合大旗者代不乏人。虽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完成中西医融合(汇通、结合)的大业——从临床、理论、哲学三个层面,从科学、文化、管理等社会各个层面实现中西医融合),但使中医人对中西医本质的认识逐步加深,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融合、中医现代化的分歧正不断的向着中西医的本质、中西关系的本质、中西医融合的客观实在统一和靠拢、并吸引了大量的西医人研究中医,研究中西医关系,探索中西医融合之路。中西医的本质、中医的时代水平、中医的发展方向的正在广大探索中西医本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融合的中西医人士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步清晰。

     中西医融合观(李先生)高举中西医融合的大旗继往开来,令人钦佩。希望李先生早日获得成功,亦愿为李先生的大业尽力。因为这是中医人共同的事业,是中西人共同的事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56
发表于 2009-2-26 09:01:2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西医认识疾病的过程:
中醫不認識嗎?
57
发表于 2009-2-26 09:08:47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可从三个层面进行:一临床实践,二,理论研究,三,哲学层面。

    临床实践是理论升华的感性资料,理论是实践资料的理性升华,哲学是理论的哲理概括。

    中西医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但对统一个客体所取的客观资料是不同的。由不同的感性资料产生了不同的逻辑思维,获得了不同的理性认识,指导着不同的实践操作,取得各自不同的、对方不能取得的疗效。而双方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同一的。

     中医能做到的西医做不到,西医能做到的中医做不到。两者优势互补便是一个完整的医学。

    中西医在理论、思想一时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先在实践中统一起来——对一个病作出中西医双面诊断,合理选择中西医方法治疗,向病人提供科学、合理、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

     实践是产生理论的基础,有了中西医融合的实践,定会产生出科学的中医融合的理论。
   
58
发表于 2009-2-26 11:06:36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2/26 09:01am 发表的内容:
西医认识疾病的过程:
中醫不認識嗎?
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的准则。应当制定一个程序,按照程序进行辨证论治。
例如初诊:
1病情描述;
2病机讨论;
3证的诊断;
4法与方;
5加减的理由;
6处方;
7医嘱。
二诊:
1病情变化;
2病机讨论;
3修正方药。
4医嘱。
================================================================================
    中医辨证论治的全过程与西医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是完全一致的,说明,中西医是可以融合的,起码有了一个切入点。
59
发表于 2009-2-26 11:10:46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xyx05352009/02/26 09:08a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可从三个层面进行:一临床实践,二,理论研究,三,哲学层面。
    临床实践是理论升华的感性资料,理论是实践资料的理性升华,哲学是理论的哲理概括。
    中西医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但对统一个客体 ...
    完全赞同先生的意见。谢谢,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完成中西医统一的大业。
60
发表于 2009-2-26 11:14:01 | 只看该作者

第九期——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2/26 11:06am 发表的内容:
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的准则。应当制定一个程序,按照程序进行辨证论治。
例如初诊:
1病情描述;
2病机讨论;
...
這是"醫技"階段的融合
不難做到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2月26日 11:19am 时添加 -=-=-=-=-
下例是個很好的中西醫融合的例子:
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回国治疗能够迅速恢复,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被西方西医学界判定已经脑死亡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基本康复,而且即将可以工作,是一个奇迹。她的主治大夫凌峰表示,刘海若的恢复不是用了什么新药,也和高精尖的仪器无关,而是一种新的医疗理念。在新出版的今年4月号《科技中国》杂志上,凌峰发表了《整体自洽医学理论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一文。 NEWSZW_HZH_BEGIN   
凌峰首次披露使刘海若得以康复的医学理论   
北京宣武医院的凌峰医生最近撰文总结了刘海若得以康复的医学理论,她的这一观点出现在《科技中国》杂志上,这也是她首次披露了刘海若康复的“秘密”。   
整体自洽医学理论是凌峰教授在对刘海若的治疗过程中,探索并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理念。即认为人体是一个具有强有力的调节能力以维持生命的内稳定自组织系统,任何医疗手段都是通过干预这个自组织系统对疾病起作用的。病人的康复,实为人体内稳定机制和医生适当干预耦合的结果。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给予适度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干预,给机体提供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促使机体进行自我恢复,从而避免了只针对某一病灶施治却给机体其他器官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刘海若的康复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就得益于这个理论,这个治疗理念因此引起医学界的关注。这期杂志还刊登了中医大师邓铁涛、神经外科专家鲍遇海发表的回应文章,同时有很多感人的细节。   
可以看到,在过去,治疗上的整体理念运用得很不充分,往往是根据学科的划分,把治疗分为一段一段的,一个科室的治疗结束以后,再转到别的科室,这样往往延误其他方面的治疗。在治疗刘海若过程中,在有1%的希望的时候,他们都要去尽100%的努力,他们充分运用了中西医的结合的方式,在宏观和微观上双管齐下,同时打破专业界限,实现科际间的合作。始终贯彻以神经外科为主、多学科联合的方针,每进行一项神经外科的质量手段必当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每决定一个治疗方案,必定请求其他科室的支持和帮助。在整体理念的的贯彻下,对刘海若有十多项治疗在同时展开,而在这些治疗同步的同时还进行统一调配、统一指挥,有预见性的“棋看三招”,把问题先布置,包括康复、理疗、认知功能。由于统合了各种科学理念如整体、自洽、平衡的理论等等,经过一年的训练,最终让刘海若起死回生。   
“科技中国论坛”将共同探讨创新与伦理   
《科技中国》主编陈越光表示,理论创新在中国科技界面临三个方面的创新:技术、制度、理论创新,事实上,理论创新特别重要,特别需要在实践中去概括,要强调在知识的背后去探讨方法,在方法的背后寻找价值。   
凌峰抢救了刘海若,不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她总结了一套方法,甚至上升到一个哲学理念。陈越光认为特别可贵的是理论上创新的这种勇气。而且在现在的时代,特别需要强调和弘扬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以及责任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医学界而言,也需要就此在医生、医学研究者、医学院学生中进行实际的讨论和沟通。   
从刘海若这个治疗过程来看,在现在时代真正要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苍生大医,需要有他自己内在的素养以及基本品德。当年白求恩说:“一个外科大夫,需要有一颗狮子般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外科大夫需要动刀子,不能心惊胆战、优柔寡断,但外科大夫做起手术来又需要很精细、仔细。如果仅仅从外科技术上可以说需要他们心要硬、手要细,但我们也可以把白求恩的话扩大一点儿理解,“要有一个狮子的心”就是要有勃勃雄心,在理论上创新、在学科上建树;“一双女人的手”就是在技术操作上面谨慎细致、精益求精。   
正是基于此,《科技中国》杂志和同济大学医学院将于4月10日下午在上海同济大学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主办2005年首届“科技中国论坛”,将邀请凌峰发表题为《整体自洽医学理论与大医精诚》的演讲。同时由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傅继梁、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胡大一作为评论嘉宾对凌峰的演讲现场评论。届时预计有数百位医学专业的学生、老师以及医生等相关人士参加论坛。   
陈越光表示,中国理论创新包括中西医理论创新是需要学派的,一种新理论形成的初期大家去探讨、评论、参与,对新理论的形成和新理论学派的产生是必要的前提。   
整体自洽理念作为一种哲学理念,由于专业的限制,没有在治疗中得到运用和推广,凌峰希望把这种运用在刘海若身上的哲学理念总结后,将来能广泛地应用到日常治疗的每一个病例中,让哲学更多地造福于人类。同时,长期的医疗实践使她相信,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对自己的了解仍是太少!正是需要更多医生的这样的理论创新、精益求精,以及有做“苍生大医”的责任伦理,芸芸众生才有希望获得更多的健康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04:06 , Processed in 0.1335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