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中医和中医现代化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3-10-20 08:43: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证候是多因多种病理均可以形成的随机动态的临床病象,与西医确定的病因病理是两个不同临床范畴,西医解释中医证候是无用的,多余的。  发表于 前天 21:44 IP:60.242.166.214 .

   回复:
   患者就诊时呈现出的一组症状与体征,是中、西医诊断的基本素材,中医根据中医的理论,参照脉象与舌象得出“证”的诊断;西医根据西医的理论参照各种实验检查得出“病理状态”的诊断,除了极其简单的疾病外,一般而言在初诊时疾病的诊断是得不出来的。西医的病理状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况,而不是疾病的全过程,所以,患者在就诊时以及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证与病理状态是同一的,因为一个病人体内的病理变化只有一个。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之为证态,由此形成新的理论,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相应的证态可以获得正确的中药方剂,中医可以借助证态体系使得“证”得到相应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以及详尽的治疗方案。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但是他们没有揭示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理论。证态体系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为统一的整体,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医的证可以通过相应的证态在西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西医的病理状态也可以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例如:
   在感染病学体系内凡是SIRS,均可由白虎汤证替换;在中医外感热病体系内凡是白虎汤证均可由SIRS替换。
   气分白虎汤证等同于SIRS,二者的诊断指标是同一的,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
营分证与SIRS的鉴别,就是气分证与营分证的鉴别。
   SIRS可以演变为营分证,营分证可以演变为MODS合并DIC。MODS可以演变为热耗真阴,MODS的异常消耗状态可以使用加减复脉汤治疗。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8:43:4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20 00:43
中医的证候是多因多种病理均可以形成的随机动态的临床病象,与西医确定的病因病理是两个不同临床范畴 ...

先生博才多学,立意新奇。已拜读先生的回复,读毕感慨系之。只是先生文中多用符号,诸如SIRS,MODS等,无奈本人孤陋寡闻,不能看懂。先生能否作一一解释或说明,使我等以开耳目,得广见识。恳请赐教,洗耳恭听。
53
发表于 2013-10-21 06:34:48 | 只看该作者
        诸如SIRS,MODS等,
     回复:
     先生中医造诣甚深,您的帖子我都仔细阅读了。
     
     SIRS是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是指多器官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的气分白虎汤证,多器官功能障碍初期相当于热灼营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晚期相当于中医的血分证,特别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相当于中医的热盛迫血证。
54
发表于 2013-10-24 22:4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0-24 18:53 编辑

       只要是有生命力的医学,都必须与当代的科学认知水平相适应,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无论中外,对待古人的知识,正确的,继承之,错误的,纠正之。对待现代的知识,也无论中外,正确的,坚持之,错误的,抛弃之。——这就是现代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20:17:0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24 14:45
只要是有生命力的医学,都必须与当代的科学认知水平相适应,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无论 ...

先生言之有理。只是具体实行起来,并非易事。需要许多人,调动各种相关知识,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慢慢完成。而且分辨真假是非,形成统一认识很难,即便有了统一的正确的认识,具体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又很难。这里有方法技术问题,更关键的是认识问题!
56
发表于 2013-10-25 20:2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0-25 16:29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0-25 16:17
先生言之有理。只是具体实行起来,并非易事。需要许多人,调动各种相关知识,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慢慢完成 ...

       尽管很多纯中医同仁不愿承认,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步着,无论“纯中医”(现在根本就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纯中医),还是吸收西医知识的中医,只是有着量的不同。
5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06:33:3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25 12:28
尽管很多纯中医同仁不愿承认,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步着,无论“纯中医”(现 ...

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开通。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毕竟在前进。坚持就有希望!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3-10-31 21:18:47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0-26 06:33
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开通。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毕竟在前进。坚持就有希望!

说的对。我坚信,我们这代可以看到。
59
发表于 2013-10-31 21:22:28 | 只看该作者
中醫本來就一直在現代化
比如中藥的經典本草綱目是明代才完成的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4:38:25 | 只看该作者
逸湘 发表于 2013-10-31 13:22
中醫本來就一直在現代化
比如中藥的經典本草綱目是明代才完成的

i明代,那是古代,不是现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02:13 , Processed in 0.1984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