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版纳福龄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穴位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肉眼凡胎能知道的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5-22 22:57: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2
发表于 2016-5-23 05:30:28 | 只看该作者
Tikitaka 发表于 2016-5-22 14:57
由上述两个原因可以看出,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并不存在,而“经络”现象则主要是目前的神经系 ...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先辈多少年来一直对此深信不疑,而且运用有效。现代人之所以提出质疑,只是由于现代解剖学还不能发现其实质结构的存在,于是就有人主观的认为是古人虚构的。看不见的就一定是不存在的吗?可以感知,又可以运用的事物能轻易否定吗?

点评

经络、腧穴是古人在针灸实践中发现的。腧穴从少到多,经络从简到繁的资料,都能说明经络腧穴是在实践中逐步发现,逐步积累,最后形成现在的经络学说。 因为经络主要表现是传导针感,到了现代,首先试图从神经传导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09:44
53
发表于 2016-5-23 05:36:50 | 只看该作者
据说,美国一青年患了抑郁症,要举枪自杀,被其母亲发现后报警,警察来到后为了防止该青年自杀,就将其击毙。请问美国警察这样做,对吗?

点评

是证据的证据,不予采纳。嘿嘿  发表于 2016-5-24 12:53
54
发表于 2016-5-23 09:02:0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经络的客观存在,机械思维者无力看到,不承认,会辩证思维的中医人看得见、摸得着,会利用,承认其存在!
55
发表于 2016-5-23 09:29:42 | 只看该作者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6-5-22 19:52
好好的说中医话,那就说经络,穴位,别拿神经来扯淡。

肉眼凡胎不能知道经络腧穴,那就是神眼仙体才能知道。
本帖提到的有两个,一个说神仙才知道经络腧穴。一个说经络腧穴是神经。您觉的都对还是都不对?这两种说法如果都是扯谈,您可以讲讲不扯淡的东西。
神仙说是讲经络腧穴的发现,神经说是试图用现代生理学解读经络腧穴,说的对不对,可以讨论也可以批判。如果不讨论不批判,其他话真的就成扯淡了。
56
发表于 2016-5-23 09:33:22 | 只看该作者
版纳福龄堂 发表于 2016-5-22 20:30
肉眼凡胎,比喻没有入中医药之道或者没有中医药道行的人。道者自然知道经络穴位是客观存在的。其他人不知道 ...

原来您拿“肉眼凡胎”打比方,那您在首帖先说明一下多好。
经络腧穴明明是中国古人在实践中慢慢发现的,您首帖也是这么说的,却在标题上说“肉眼凡胎”不能知道。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张仲景、皇普谧以及《内经》的诸多作者,都是肉眼凡胎啊,这些人都不知道经络腧穴?
57
发表于 2016-5-23 09:44:4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23 05:30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先辈多少年来一直对此深信不疑,而且运 ...

经络、腧穴是古人在针灸实践中发现的。腧穴从少到多,经络从简到繁的资料,都能说明经络腧穴是在实践中逐步发现,逐步积累,最后形成现在的经络学说。
因为经络主要表现是传导针感,到了现代,首先试图从神经传导来解读经络,这是五十年代就做过的工作,至今也没有定论。古人发现了经络传导,今人试图用各种方法来研究,这是自然的,也是应该的。不过,没有定论就是没有定论,不能把在研究、探索中的思路说成结果。
58
发表于 2016-5-23 10:42: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9
发表于 2016-5-23 11:37: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9:15:24 | 只看该作者
刚才一个患者干咳喘两个多月,她从县城看到州医院,还去昆明治疗,没有效果。非常着急。诊断,脉沉紧,舌苔白腻。说话也累。此寒湿凝滞,深入少阴。西医抗生素,激素所致。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心肾衰竭,肺纤维化,不可救药。先取列缺,尺泽,天府,云门,天突,再取大杼,风府,肺俞。涌泉穴。按摩治疗半个小时后,患者感到轻松了。然后拟方,麻杏石甘汤加味。
正确选择经络穴位,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没有入中医药之道的人就是不信。

点评

应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比较对证。  发表于 2016-5-24 12:5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10:19 , Processed in 0.0609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