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侃识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7-11-6 07:37:58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11-5 18:52
本人以农为业,现年76,自学中医。从20多就读伤寒论。其中不解的甚多。如对证用之,其效如神。本村有一患者 ...

谢谢千总
52
发表于 2017-11-6 07:4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1-5 23:49 编辑
欣读常其柏先生自述有感,特做小诗以记之:
自幼躬行阡陌间,识读岐黄不曾闲。
耄耋之年勤耕耘,尤为济世一地仙!

53
发表于 2017-11-6 12:40:5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1-6 07:45
欣读常其柏先生自述有感,特做小诗以记之:
自幼躬行阡陌间,识读岐黄不曾闲。
耄耋之年勤耕耘,尤为济世 ...

谢谢千总,好说了
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4:47:27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11-6 06:21
刘秀七略为目录学开端。我是外行,只耳闻。你说醒醒吧,何谓?伤寒论为群方之祖。你知不知。

不知道常先生听说过汉朝的刘向、刘歆父子吗?
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00:4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1-6 14:47
不知道常先生听说过汉朝的刘向、刘歆父子吗?

刘向著《别录》,刘歆著《七略》,惜皆佚,但其内容可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11-5 17:29
河间金栋你还是搞目录学去吧,别谈医学好了。伤寒论都不知,还知什么?文件学不能代替医学。

临床是主业,余者皆是爱好。
57
发表于 2017-11-6 15:46:19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1-5 15:35
没有读懂我的这句话!

“非医学内容很多”
是否可以理解为:非医学内容多于医学内容呢?我对《内经》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是:《内经》首先是医书,在长期的流传运用中,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58
发表于 2017-11-6 16:39: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9
发表于 2017-11-6 17: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11-6 17:24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1-6 15:00
刘向著《别录》,刘歆著《七略》,惜皆佚,但其内容可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非医,很少关心。只在伤寒杂病论上。可惜金匮近几年才读。而今还要把每个方药剂量记下来。每天天不亮就早起读之。一书不精,别谈他书。本人认为,学不在多,而在精。
60
发表于 2017-11-7 09:05:05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11-6 17:22
非医,很少关心。只在伤寒杂病论上。可惜金匮近几年才读。而今还要把每个方药剂量记下来。每天天不亮就早 ...

学习精神可嘉,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6:00 , Processed in 0.0565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