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侃识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11-5 17:29
河间金栋你还是搞目录学去吧,别谈医学好了。伤寒论都不知,还知什么?文件学不能代替医学。

临床是主业,余者皆是爱好。
52
发表于 2017-11-6 15:46:19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1-5 15:35
没有读懂我的这句话!

“非医学内容很多”
是否可以理解为:非医学内容多于医学内容呢?我对《内经》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是:《内经》首先是医书,在长期的流传运用中,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53
发表于 2017-11-6 16:39: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4
发表于 2017-11-6 17: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11-6 17:24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1-6 15:00
刘向著《别录》,刘歆著《七略》,惜皆佚,但其内容可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非医,很少关心。只在伤寒杂病论上。可惜金匮近几年才读。而今还要把每个方药剂量记下来。每天天不亮就早起读之。一书不精,别谈他书。本人认为,学不在多,而在精。
55
发表于 2017-11-7 09:05:05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11-6 17:22
非医,很少关心。只在伤寒杂病论上。可惜金匮近几年才读。而今还要把每个方药剂量记下来。每天天不亮就早 ...

学习精神可嘉,支持!
56
发表于 2017-11-7 11:20:06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11-6 17:22
非医,很少关心。只在伤寒杂病论上。可惜金匮近几年才读。而今还要把每个方药剂量记下来。每天天不亮就早 ...

谢谢
57
发表于 2017-11-7 15:11:52 | 只看该作者


重视运用《内经》、《伤寒论》,方为中医之正路。有人认为:唐宋以后之方书,不好用,我就未用《千金方》。
58
发表于 2017-11-7 17:06: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9
发表于 2017-11-7 17:23:3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医理论中“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概念,“神”涉及到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有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斗争,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是是个哲学问题、政治问题。我们不可能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作出评价,我们也不参与二者的斗争,仅仅对于神的中医学属性作出解读。
        神,会意字。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另外一个解释:“神”会意兼形声。从示从申,申亦声。“申”本义为“交媾”、“生殖”。“示”指“先人序列”。“示”与“申”联合起来表示“繁育众庶的先人”。本义:繁育众庶的先人、人民的祖先。引申义:繁育万物的天灵。
         古籍《说文》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神是寄于心,牵引心,给心以法则,使心认识本体。神就是宇宙万物正常运行的法则。在封建社会,神是指超越物质的存在,神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与主宰,这是有神论;而无神论者认为:神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显而易见,无神论所指的神,脱胎于有神论中的神,把“创造与主宰”转化为“内在规律”,否定“超越物质的存在”。现代科学认为:神是指(人体的)调控功能,给神一个现代科学定义。我们把“神”由一个神学概念,转变为哲学概念,再转变为现代科学概念
       “神”这是中国、欧洲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意识观念。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战胜了封建社会,自然科学战胜了宗教神学,无神论战胜了有神论,神的概念逐渐被哲学之神所替代,宗教神学之神退居次要地位。
60
发表于 2017-11-7 17:24:58 | 只看该作者
        哲学之“神”
     神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观念,古代宗教中有神的观念,古代哲学中也有神的观念。这二种观念虽然用同一个“神”字来表示,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古代宗教中所谓神指有意识、有意志、超物质的精灵而言。古代哲学中所谓神有时指人类的精神作用而言,有时指自然物质所具有的内在的能动性及其表现而言。后一意义的神是比较不易了解的,然而表达了古代唯物主义者关于物质变化的深刻思想。
       神表示自然物质的内在的能动性,最初见于《易传》。《易•系辞上传》:“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交互作用而引起无穷的变化,其变化复杂丰富,没有固定的公式,不可完全预测,叫作神。《说卦传》:“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就是表示万物的妙处的名词。万物的妙处何在呢?那就在于,万物的运动变化是非常复杂非常丰富的,然而却没有外在的动力,它完全是自己运动,自己变化(自我调控或者自动调控)。在先秦时代,荀子也肯定了自然世界的神。他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所谓神就是自然界的微妙变化的操纵者。万物都是由于这微妙变化而生成的。荀子在说明万物的生成时指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他肯定变化的原因在于阴阳的交互作用,这种观点也是与《易传》一致的。程颢也讲这所谓神:“冬寒夏暑,阴阳也;所以运动变化者,神也。所谓神是运动变化之内在动力。
         张载一方面肯定神是内在于气之中的,另一方面他又区别了气与神:“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神是气中的无象可见的本性,而气是可以有形象的。气是实体,神不是实体而只是实体所有的本性(即信息运动。信息不是物质,是认识物质运动而主动采集到的信号,经过加工后,形成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3 19:23 , Processed in 0.0671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