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清以来中医的现代化变革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17:37:5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2-14 16:56
中国字,就是中国文化。你不懂。

啊,这样啊,那中医字是不是就是如雷贯耳响彻四方的“中医文化”啊?

点评

是啊,三七二十八呀!  发表于 2018-2-14 18:03
5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21:31:42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2-17 19:58
屠呦呦有本事揭示中药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 ...

屠呦呦有没有本事揭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本事揭示吗?你有本事揭示请揭示。谢谢!
53
发表于 2018-2-20 07:24: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须要改造、解构西医、西方科学,使之中国化,为中医服务,成为中医的工具。西医的各科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手段,必须在中医理论(或者中西医融合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治疗。
54
发表于 2018-2-20 07:30:0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的内容,不叫现代化变革,而是西方近代化变革。现代的标志是十月革命。
55
发表于 2018-2-22 17:0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8-2-22 17:07 编辑

       今天所谓的中医,其实是晚清以来,面对西方医学的冲击重新型塑出来的现代中医。由于近代科学主义、民族主义的盛行,中医通过努力构建出一个与西医不同的传统形象,而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合法性。本文认为,民国以来的中医基本内核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当下中医已不存在“现代化”的问题,而应认真思考自身优劣,谋求发展。

---------------------------------------------------------------------------------


应该说,从清朝中期以来,中医就在寻找自己的科学定位。可以认为,现在的中医是清朝以来逐渐形成的现代中医。

那么,现代中医与古代中医究竟区别在哪里?作者显然没有找到。
如果从理论构架上没有区别,那么现代中医与古代中医也就没有发生所谓的“革命性转变”。

所谓“革命性”,就是要废弃旧的理论构架,建立新型理论构架。而这个新型理论构架,必须是在现代医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构建。
如果尚未构建成功,就不能说“中医科学化现代化”不存在问题。
其实,不是不存在问题,而是存在着中医界几个世纪都无法解决的艰难问题。

看不到问题的本质,看不到面临的困难,沾沾自喜地以为“中医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或者中医应该“回归”既有理论,都是幼稚的想法。

点评

且有可能永远是这种低水平的认识疾病及治疗疾病的水平,当然也包括药理学的研究不能有根本性的转变发展,就是与中药的能治好疾病或治愈疾病的药理会永远有很大的差距的存在!  发表于 2018-2-25 08:09
以至于病理学对于很多的疾病的成因的在激素合成反应方面的病理变化几乎都不知原因是什么,而这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医学科学在治愈疾病方面的研究发展,基本就停留在了能治病却治不好病的较低层次的水平,且有可能永远   发表于 2018-2-25 08:08
在发展建立新的医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建立中医药的科学理论  发表于 2018-2-25 04:50
思考者最近忙啥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4 20:11
56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20:11:2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8-2-22 17:05
今天所谓的中医,其实是晚清以来,面对西方医学的冲击重新型塑出来的现代中医。由于近代科学主义、 ...

思考者最近忙啥去了?
57
发表于 2018-2-25 06:1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2-24 22:15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2-24 20:56
如果当初让这类人去研究气体NO,会研究成功吗,会发现这是一种新的未知的生理物质吗,他们会有这种创新的智 ...

第二信使学说是E.W.萨瑟兰于1965年首先提出。他认为人体内各种含氮激素(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都是通过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而发挥作用的。首次把cAMP叫做第二信使,激素等为第一信使。第二信使是指在胞内产生的非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胞内酶的活性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第二信使包括: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三磷酸肌醇 (IP3),钙离子(Ca),二酰甘油(DG),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AA)廿碳烯酸类,一氧化氮(NO)等。

先生如果对一氧化氮(NO)的活性以及生理作用等感兴趣,完全可以另外设立主题,专门讨论。何苦在别人的帖子中搞另类呢?

点评

是有酶的活性或者是一种能释放能量的气体物质,而酶却是蛋白质类的物质,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气体类的物质有酶的活性或催化物质的活性。  发表于 2018-2-25 08:14
也就只能以实验实验性的猜测性的研究设计这种神秘的气体物质组成了  发表于 2018-2-25 08:1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8-2-25 07:16:25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如果对一氧化氮(NO)的活性以及生理作用等感兴趣,完全可以另外设立主题,专门讨论。  
59
发表于 2018-2-25 10:48:44 | 只看该作者
       完全可以另外设立主题,专门讨论。
60
发表于 2018-4-8 17:13: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8-4-8 17:15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2-20 18:46
近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再次引发关于中药与西药的口水战:
有人认为此奖意味着中药终于得到了国际 ...

长江学者定纷争:青蒿素到底算中药还是西药?

近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再次引发关于中药与西药的口水战:
有人认为此奖意味着中药终于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扬眉吐气,不再因药理机制不明确、作用成分不明等原因受人诟病;也有人指出,青蒿素的发现是借助了严格的现代化制药手段,现代医学才是最大功臣,中药的“不科学性”依旧存在。
当然也有人指出中西医结合才是从诺奖中应得的启发……
10月7日,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孔令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很多人习惯把化学药物与中药对立起来,实际上两者有很大的联系,化学药物来源于中药和天然药物,两者治病时起作用的物质基础都是化学成分。
青蒿素到底是中药还是西药
1971年10月4日,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并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
那么,屠呦呦提取出来的青蒿素究竟算是中药还是西药?
“现在临床上用的青蒿素大多是它的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珀单酸酯等等。这些都是化学药物,不算是中药。”孔令义解释说,“但是青蒿素本身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纯化合物,按照现在执行的中国西药审评办法,从中药中提取得到的天然化合物可以算是中药的一类新药,也可以算做化学药物的一类新药,两条路都能走得通。”
1973年,屠呦呦课题组研发出了青蒿素的衍生物——双氢青蒿素,将抗疟的疗效提高了10倍。目前临床使用的都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很少直接使用青蒿素,因为纯化合物不溶于水,而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经过了筛选和毒性试验,具有抗疟疗效好、水中溶解度大的特点。
由此可见,青蒿素作为纯化合物既可以算作中药,也可以视为西药。但是,青蒿素的衍生物或者说它的结构修饰物通过了化学反应,不再是纯化合物,而是属于化学药物的范畴,应算西药。
-----------------------------------------------------------------------------

青蒿素应该算是西药。植物的成分被化学萃取出来之后形成的药就是西药。
中国为什么还要把青蒿素说成是中草药呢?
因为,这是中草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大量中草药的成分被萃取出来,中药也就成了西医药的一部分。
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这些中草药萃取物,就能治疗西医病名下的各类疾病。
西医有诊断的病很多,相应治疗的药物却很有限。中药便具有补充西药不足的用途。

这样一来,中药倒是被派上用场了。但不幸的是,原先支配中药的那一套不看现代病的中医理论,就没有什么用了!

点评

先生本末倒置,犹如倒立行进。什么是西药?先生说是【化学萃取】之药。萃取什么?萃取青蒿之本性。萃取是手段,青蒿是本用。你说青高是中药还是西药。不懂装懂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4 18: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20:51 , Processed in 0.07400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