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滴石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废除中药利国利民,依法治病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21:09:26 | 只看该作者
现代医学科学早就把中医虚伪的外皮都扒光了。只是一些人不肯承认,一些人不愿意相信罢了。

点评

虚伪的外皮被扒光了后,剩下的就都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干货。用现代科技解密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就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25-4-3 03:10
52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07:38:5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是科学么
作者:煎饼果子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支柱阴阳五行学说,本质上是先秦哲学的宇宙观投射到人体医学领域的产物。将人体视为"小宇宙"的类比思维,使《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理论始终停留在经验归纳层面。当现代解剖学揭示人体器官与五行属性毫无对应关系时,这种理论建构便暴露出致命缺陷。

针灸疗法宣称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但2017年《自然》杂志的研究显示,所谓"穴位"不过是神经末梢密集区域,其疗效完全可以用安慰剂效应解释。更荒诞的是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声称人体气血随时辰周期性流动,这种违背生物钟基本规律的说辞,在现代生理学面前不攻自破。

中医诊断学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本质上是通过医生主观感受构建的诊断模型。某三甲中医院曾对100例患者进行双盲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医师对同一患者的辨证分型差异率达47%,这种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性,使得医疗质量完全依赖施术者个人修为。

当代著名中医邓铁涛宣称"中医越老越值钱",这种经验主义的论调与循证医学背道而驰。2015年《英国医学杂志》的系统分析指出,超过70%的中医临床研究存在方法学缺陷,其中60%的研究未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某省中医研究院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跟踪调查表明,接受正骨推拿治疗的患者复发率高达83%,而现代康复医学介入后复发率降至19%。

中医药典中记载的"十八反""十九畏"至今仍是未解之谜。2003年比利时学者发现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导致肾衰竭后,中国仍允许含有该成分的关木通、青木香等药材在市场上流通长达十年。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10-2019年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年均增长12.7%,其中肝损伤占比达28.6%。

某中医药大学实验室曾对常见中药材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超过60%的样品检出多种有机磷农药。更令人震惊的是,2019年某地曝光的"土法炼制"中药事件中,汞含量超标的朱砂竟被用于治疗儿童癫痫。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彻底撕开了中药安全性的最后遮羞布。

在基因测序技术突破生命密码的今天,中医依然固守着两千年前"治未病"的模糊哲学。当现代医学通过精准医疗将癌症五年生存率提升至40%时,中医还在用"扶正祛邪"的概念兜售养生秘方。这种裹挟着传统文化外衣的认知迷局,不仅危害个体健康,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严重亵渎。

点评

食品中的农药不超标吗?现代化的产物去不掉了。不敢说食品却来说中药?  发表于 2025-4-3 08:23
53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08:02:39 | 只看该作者
说一千道一万,传统中医就躺在先祖愚昧落后技术上等着老天爷赏饭吃,却忘了时代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今天的中医本应超越祖辈才是正途,怎么可能尊古崇经以祖为荣?

点评

怎么就没有超越?视而不见吗?只要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就都可以超越古人的水平。例如十四经脉被发展成十七经脉了。颅内的经脉感传做出来了。内脏经脉的不对称研究出来了…。  发表于 2025-4-3 08:19
54
发表于 2025-4-3 08:08:5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基础的核心并不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只不过是中医借用来说明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工具而已。这个要点就是借用。为什么要借用?因为当时(汉朝)官府禁止做人体医学实验。所以就要借用当时比较流行的受官府推崇的阴阳五行学说。那么在这之前的中医理论是怎样的呢?在汉朝以前约千年的商朝末年。姬昌组织了一个大型的医学研究团队,做了大量的医学实验和统计。由此才建立了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55
发表于 2025-4-3 08:14:10 | 只看该作者
穴位不过是神经末梢密集区。这是事实之一。因为这些神经末梢是位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附近的,其作用是调控微循环的开放和关闭。所以这句话体现了一个事实:穴位处的毛细血管是密集的网团状。结果发生了灯下黑的情况被视而不见。

点评

经络穴位是无稽之谈,总有一些传统中医遗老遗少处心积虑坚持经络循行客观存在,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3 11:01
56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1:01:24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5-4-3 08:14
穴位不过是神经末梢密集区。这是事实之一。因为这些神经末梢是位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附近的,其作用是调控微 ...

经络穴位是无稽之谈,总有一些传统中医遗老遗少处心积虑坚持经络循行客观存在,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点评

也许是睿智。相反的那些说没有的人却是无脑。因为前者是做学问,后者是喊口号。  发表于 2025-4-3 22:35
57
发表于 2025-4-3 12:38:45 | 只看该作者
穴位不过是神经末梢密集区。

经穴各有分布并不等于经穴组成结构功能就是神经末梢的结构功能组成、
你明白吗。

点评

经穴不是单纯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上的神经末梢,其实他是一个复合作用。没有心脏提供的血压不行,没有经脉的排血不行,没有氧气和二氧化碳不行,没有营养成分和代谢废料不行,没有环状的接续开闭  发表于 2025-4-3 22:51
58
发表于 2025-4-3 12:39:28 | 只看该作者
经穴处有神经末梢分布并不等于经穴组成结构功能就是神经末梢的结构功能组成、
你明白吗。

点评

站在森林边上只看到树木却看不到森林的人是没有大局观,现代人说的就是没有格局。  发表于 2025-4-3 23:43
59
发表于 2025-4-3 12:42:13 | 只看该作者
就像人和驴站一起。
驴是驴,人还是人。
你不能说因为驴的旁边有人你看不到人,就认为驴就是人。
这个逻辑你能明白吗。
你还真不一定有这种逻辑能力头脑。
60
发表于 2025-4-3 12:48:14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就没有超越?视而不见吗?只要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就都可以超越古人的水平。例如十四经脉被发展成十七经脉了

古代发现十二正经加奇经八脉共二十经脉。
你如何给减少成十四经脉。

点评

自己没有逻辑推理能力还以乌鸦的视角说猪是黑的。  发表于 2025-4-3 23:14
城市里有道路纵横交错各有其名。城市里有公共汽车运行线路可以无数,无法命名。你把公交线路命名后和街道名称混为一谈了。看一看跷脉和维脉的穴位有自己的吗?  发表于 2025-4-3 23: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8 20:21 , Processed in 0.0509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