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3-11-18 10:58:02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3-11-18 10:43
问题是抗菌素还有多大疗效?二战时期磺胺和青霉素独领风骚治愈了大量的病伤患者,现如今如何应对超级耐药 ...

问题是抗生素目前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没有抗生素保驾护航,各种手术就无法进行。没有抗生素保驾护航,肺结核、各种传染病、性病会卷土重来,人类会重新进入暗无天日的灾难之中。
62
发表于 2023-11-18 10:59:28 | 只看该作者
坐骨神经痛的病人很多。但是诊断不到位。只有划分出几十种不同的疾病才能够依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否则就只能蒙着治。诊断的仪器高度发达了,诊断的程度依旧是百年不变。如此何来辉煌?再如心梗现代医生用下导管安支架。原则上最多用三个,实际上是十三个都不止。不治病因只求维持生命。中医就不同了。心脏的经脉有六条,每条经脉都有不同的分布区域。只要改善心肌梗死区域的微循环(疏通局部的经脉)就可以从病因上治愈心梗。下导管安支架属于微创手术很高级,但是在病因治疗上还是低档次。高技术低水平的疗法有辉煌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3-11-18 11:00:35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3-11-18 10:43
问题是抗菌素还有多大疗效?二战时期磺胺和青霉素独领风骚治愈了大量的病伤患者,现如今如何应对超级耐药 ...

只要世界存在细菌感染,只要人类消灭不了细菌,抗生素就会继续辉煌下去。
64
发表于 2023-11-18 11:02: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65
发表于 2023-11-18 11:43:07 | 只看该作者
经气是使循经微循环开放的各种因素。正所谓气行则血行。但是经气并不能沿着经脉移动。经脉中的血液也同样不是沿着经脉流动。沿着经脉流动的只不过是循经微循环开放的过程而已。血液是横穿经过经脉的,血液中的经气(营气)也是随着血液横穿经脉。经脉外的卫气(神经末梢)是固定不变的(不会移动)。经气的含量会影响循经微循环开放的时间(正常值是三分钟)。
66
发表于 2023-11-18 11:52:42 | 只看该作者
经脉的络脉是一个误区。在上古时期络指去其他的村庄绑架壮丁妇孺。用在医学中指刺激穴位后诱发的非本经经脉感传(现代称之为泛经或串经)。例如十五络指有感传到相表里的经脉。在汉以后改为经脉主干的分支(支而横者为络)。在经脉的分股情况下(肾经、膀胱经和胆经是长分股,其它十条正经在手足有短分股)络就很难划分了。例如胃经和脾经在脚上有六条小分股。我们无法区分那一条是主干,那些条是络脉。《灵枢经脉》只讲分支。
67
发表于 2023-11-18 11:59:55 | 只看该作者
内脏的络属也是一个误区。从经脉循行来看,一个脏腑并非只有表里两条经脉。例如肺脏的经脉有十五条。表里经感传的性质是一样的无法区分那是络那是属。因此内脏络属假说是不成立的。另很多经脉联系多个脏腑(部位不同)。经脉理论有错不出奇也很正常。知错就改,有缺就补才是正确的做法。
68
发表于 2023-11-18 13:33: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问题在于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没有坚定的在废除科举的同时把中医(旧医)一并废除,而是强行招魂这么多年。并由此给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深重灾难,给中国大地上以治病救人为借口的骗子们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给那些不明内情的学子们带来了误入天坑的机会。所以,中医坑的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是真正的应该立即被抛弃的理念和行业。
69
发表于 2023-11-18 13:37:4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之争说到底是科学与愚昧的斗争,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传统医学都是愚昧落后反智反科学的,都曾经盛极一时如日中天,都曾经在反智反科学的道路上狂奔,这是全世界所有传统医学被迫集体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中医学正在经历这一历史过程,中医理论、中成药以及中医药大学必然会随着废医验药废经验穴逐步实施淡出历史舞台,老中医最终也会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符号。中国人所主观臆造的肾虚、气虚、痰湿、上火、肝郁脾虚、厥阴病、少阴病、经络不通等莫须有的疾病,也会随着中医学退出历史舞台而成为黑色的记忆。
70
发表于 2023-11-18 17:00: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9 23:52 , Processed in 0.0506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