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余晓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终于观察到一例表寒证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3:39:13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之意,张仲景没说,温病学家没说,所以就不应该有表证这个概念,表证只是把太阳病重新命名,所以没必要,你是这逻辑吧?我希望李老师不要和面糊,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原意。表证只是表有病,李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吧?那我前面真的都白说了。如果认为太阳病只是表有病,那伤寒论也是白看的了。更不要说去理解针灸经络等理论。太阳病能代表全部的表证吗?

点评

没有否认表里证,是不能确定“表里”是否成立,我前面一直是这样说的。 太阳病、卫分证、表证、感冒,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疾病状态。是张仲景、温病学家及后世、现代的中医学家对一些病态的命名。也就是各自的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0 12:56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3:51:37 | 只看该作者
我看李老师根本就没有任何表里的概念,而表里其实是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你如果把表和里孤立地看待,那就是不知表里的真正内涵。
63
发表于 2014-3-20 06:15:20 | 只看该作者
余先生,早晨好。你说:
请先生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病例,让我们见识一下先生确认的“典型表寒证”,好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余先生的“表寒”虽与千版所说的传统理论中的“表寒”是同样的两个字,意义根本上就不同,只有很少的交集,怎么能罗罗清楚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0 07:44
64
发表于 2014-3-20 07:38:3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3-20 00:34
简单说,一般认为表证是“表”有病了,里证是“里”有病了。既然能有病,就有表和里这么两个东西(生理或 ...

我与李先生的这个理解在现在这个层次上基本相同,中医现代化描述,不能直接去找这个“表”、“里”或“半表半里”、或五行的的“木火土金水”到底对应人体结构的什么组织。找明确了,就西化了,但仅在这个层面,会流于方证相应的经验层次。

必须有一套新理论新概念,但这个理论中的名词不能再和传统中医的术语重合,否则永远讲不清,正确的得不到承认,错误的也难以分辨。
65
发表于 2014-3-20 07:4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4-3-20 08:23 编辑

余先生的“表寒”虽与千版所说的传统理论中的“表寒”是同样的两个字,意义根本上就不同,只有很少的交集,更不是传统的“风寒表证”的简称,把二者对等,怎么能罗罗清楚呢?

余先生活在他自己创造的概念和逻辑中,所以,余先生的说中医人不知表寒表热之意和翟鉴的断定中医人中医基础理论不合格是一个道理的。

6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病例我在十六楼等作了介绍,只不过一般人不知病症背后的病理原理,所以是难以理解的。
6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8:39:05 | 只看该作者
表里是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不是一个表证和里证的命名这么简单,而是体现在生理,病理的表里之间的关系上。譬如说,经络位于表,刺表而能治里,这是通过神经控制而实现的。
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8:48:54 | 只看该作者
人体的局部组织存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等构成一个负反馈控制环,从而稳定局部组织功能。若体表组织代谢增强,则传入神经作用增强而抑制传出神经作用,从而使得发汗困难,因为发汗是由交感神经支配的。这就是表热的意义。而反之就是表寒,会因为体表传入神经作用减弱而增强传出神经作用,引起容易出汗,肌肉组织强直等现象。与之类似的生理病理现象很多,譬如说,消化道受冷会引起蠕动加快而容易腹泻,腿脚受冷可能会引起抽筋等等。实际的病理当然更复杂,我只是简单说说。
6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8:51:37 | 只看该作者
不同时代的概念定义是可能不同的,因为受历史局限,以前的概念定义未必是合理的。尤其是在医学上,一个概念的定义要体现在病理学和诊断学上,而不是仅仅简单的命名。

点评

“因为受历史局限,以前的概念定义未必是合理的。”这是完全可能的。 但你要想再定义一个合理的概念,必须另取一个名字,哪怕在原先的名字上加个“新”、缀个“二”,别人都无话可说,就像杨金峰后来自己取名“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0 09:10
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8:54:43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只是一本诊断学为主的医学著作,事实上没有对太阳病之类的给出病理学定义,而只是给出了诊断学层面的概念,而诊断学存在很多变化,不是绝对地精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16:13 , Processed in 0.0567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