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阴阳与五行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21:06:56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5-18 18:28
先生您对第一题的回答及格了。
第二题来也:

说的好。中医脏腑之位在六经,脉为血之府,通六经,六经脉便是脏腑脉。
6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9:06:40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5-5-15 19:25
中医赋予阴阳的规则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绝不同于周易里面的阴阳规则!!阴阳五行的所有规则都是人为主观制 ...

刘亦之先生说:唯有废除阴阳五行才能步入中医药的科学时代!
-----------------------------------------------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废除阴阳五行就是废除中医,没有中医,还有什么中医药的科学时代?我劝先生不要挺而走险,免得落个方、张被唾骂的下场。

  中医理论自成体系,不同于西医,不要用西医理论鉴定中医理论。心肾不交则水火不济,不济异常,共济则正常。一个共济把中医升降出入的生命理论全部概栝了,肾水升,心火降,升降必有道,三阴三阳也。升降必有制,五脏五行也。心肺主呼出,肝肾主呼出。升降立神,出入立形,人体生命之理俱备矣。
  
  刘亦之先生说:【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心跳加快,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心烦失眠!!一句话就能让患者明白!】患者不是明白了,而是糊涂了。肾上线是什么?为什么能分泌?肾上线与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引起心跳加快?又为什么代来心烦失眠?能是一句话说明的吗?

   刘亦之先生说:【对于腿肿的诊断西医注重查证病因,首先排除肝肾等内脏原因,然后排出内分泌原因如糖尿病原因,最后再查心血管原因!!】西医能查出病因吗?中医则认为,皮水,脉浮,外邪侵入,当祛邪。里水脉沉,内邪滋生,当扶正。哪个明白?


刘亦之先生说:【中医目前迫切需要用真实的生理代替阴阳五行让我们直观看清脏腑本身的生理过程。】中医的生理理论升降出入不真实吗?可悲的是你不懂阴阳五行,不懂要学,不要否定。!

点评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可叹中医界至今不明。仍陷在文化、哲学和科学的泥潭中。望能引起关注,引起讨论,探讨阴阳五行的本质,鍴正中医发展的方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0 22:06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22:06:3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5-19 19:06
刘亦之先生说:唯有废除阴阳五行才能步入中医药的科学时代!
---------------------------------------- ...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可叹中医界至今不明。仍陷在文化、哲学和科学的泥潭中。望能引起关注,引起讨论,探讨阴阳五行的本质,鍴正中医发展的方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5-5-24 19:4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5-25 06:22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5-5-15 11:2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先生说:“但是如果结合现代生理来看就非常简单明了而且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就是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心跳加快,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心烦失眠!!”看来先生很精通西医,尤其是肾上腺内分泌功能的了解和造诣,应该已经是登峰造极!那么请先生解释一下,肾上腺功能怎么失调,就会引起心跳加快,甚至心烦失眠?

点评

欢迎总版关注发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4 21:55
6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21:55:5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5-24 19:41
先生说:“但是如果结合现代生理来看就非常简单明了而且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就是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失调引 ...

欢迎总版关注发言。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23:08:1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赵洪钧《内经时代》说:“《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
--------------------------------------
  欢迎金栋先生关注。后学认为,《内经时代》的概念是不合《内经》主旨的。内经时代,是内经成书的时代吗?老子尚称其为三坟,不多评论。可见内经的主題思想立在老子之前。孔子著《易传》亦不包括内经,可见《易传》与《内经》的发展不是一途。《易传》是把《易经》同人文社会相结合,发展了自然社会哲学。《内经》是把《易经》同人体生命相结合,发展了自然病理的医学。《内经》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历经多个时代,都是一以贯之地顺应天地之气生化规律的。虽与诸子百家思想相通,只能是源通流不同。
  【《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周易》立世以来,中华文化无一不是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阴阳五行说指的是易经,八卦,如同代数式,三百六十行都可代入应用。《内经》以八卦为理论之本,揭示出了八卦之质,指出了天体运动的气数是阴阳之质,发展了自然和人体的阴阳五行和升降出入的理论,所以,把内经陷在哲学之中,。不合内经的实质和性质
67
发表于 2015-5-25 14:59:38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本来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无数的观察和分析而后总结出来的,用以认识和演绎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学说。其实是非常简单和朴实的,既不深奥也不神秘。有人把它说的神乎其神,搞得繁复纷乱,其实是另有所图的。

事物的性质,千姿百态,总而言之无非是阴和阳两大类;事物的关系,千变万化,总而言之无非是生与克两大种。君若不信,你细想一想,除此之外,岂有他哉!

点评

谢谢总版指教,承教,承教。《易经》的象征是八卦,八卦思想就是阴阳五行说。所以,《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自《易传》始,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阴阳五行。由于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尽阳生,阳尽阴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23:53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5-5-25 15:33:02 | 只看该作者
        事物的性质,千姿百态,总而言之无非是阴和阳两大类;事物的关系,千变万化,总而言之无非是生与克两大种。君若不信,你细想一想,除此之外,岂有他哉!
=========================

       经典、精辟。
6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23:53:07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5-25 14:59
阴阳五行本来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无数的观察和分析而后总结出来的,用以认识和演绎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学 ...

  谢谢总版指教,承教,承教。《易经》的象征是八卦,八卦思想就是阴阳五行说。所以,《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自《易传》始,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阴阳五行。由于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尽阳生,阳尽阴生的阴阳循环规律,入文社会的各行各业皆以阴阳之理为根据。其实不是神乎其神,而在于阴阳的周期循环理论。

【 事物的性质,千姿百态,总而言之无非是阴和阳两大类;事物的关系,千变万化,总而言之无非是生与克两大种。君若不信,你细想一想,除此之外,岂有他哉!】先生之论,十分精辟。正因为阴阳五行概括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关系,所以是人文社会的哲学。

  中医也用阴阳五行表示人体,比如,“一年365天,人亦应之,”“九州九脏。”即取象比类说明人体。所以,中医经典对易之阴阳五行理论是肯定和继承的。但是,阴阳无形,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关系的类比,不能说明复杂的人体生命,所以,《内经》发展了阴阳五行学说,揭示出阴阳的气化和生化实质,以及人体的升降出入规律,建立了三阴三阳六经系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所以,中医的阴阳五行不同于哲学的阴阳五行。



70
发表于 2015-5-26 08:52:56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5-18 17:06
说的好。中医脏腑之位在六经,脉为血之府,通六经,六经脉便是脏腑脉。

  请先生继续

                                               中 医 学 应 该 脱 离 五 行 学 说 的 根 据

                                  第二章、四季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170&extra=page%3D1


我的论据:    
       一年四季之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如春弦(肝)、夏洪(心)、秋毛(肺)、 冬实(肾)。
       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夏季阳气盛极、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凉,人体为了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如此并不能与肺脏的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天气寒冷,人体为了有利于保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 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不同变化,只是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界阴阳相互消长过程中的气温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地反应,而与五行学说没有必然联系。

点评

【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肝气升于左”,升能不弦?。 【夏季阳气盛极、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6 19: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5 06:41 , Processed in 0.5615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