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从经方看医经“五行说”的临床价值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8-6-24 17:43:08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学说,历来有争论。现在各人的观点,都是重复以往政治人物的观点。争论无益。看你站在哪个立场上。

点评

原来你是重复以往政治人物的观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投机分子。  发表于 2018-6-24 18:06
为医者, 当站医理一方。  发表于 2018-6-24 17:56
62
发表于 2018-6-24 18:14:34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阴阳五行是一个完美的理论,对于中医理论而言不可或缺。
         阴阳五行学说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辩证法来源于阴阳五行学说,或者说关系密切。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所以唯物辩证法与阴阳五行学说具有渊源的关系。

点评

又在装象  发表于 2018-6-24 19:19
你还赞成热实结胸证是急性腹膜炎呢,没有临床实践最好靠边站,不然的话只能继续闹笑话。建议把你的顶层设计看好了别流传出来贻笑大方。 看来你不把阴阳五行训诂成唯物辩证法之母,你不会消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4 18:26
63
发表于 2018-6-24 18:26: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4
发表于 2018-6-24 20:35:39 | 只看该作者
         记实转载。

      马克思与燕妮在极乐世界,尽情享受幸福与快乐。一日,马克思对燕妮说:我一生的遗憾是不懂汉语,没有去过中国,今天我们去中国看看吧。燕妮说:亲爱的,我随你。
        二人驾祥云一路东行,俯瞰沿途,楼兰古国欧罗巴少女,怀抱盛着小麦的草篓,飘飘然行走在绿茵成行的街道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敦煌人头攒动;周文王演绎八卦;姜子牙垂钓……无限风光,不必悉数。渐渐听到缕缕清音,直串脑颅,冲天而去,燕妮说:夫君,这是什么仙乐?马克思问道:亲爱的,你说什么?燕妮回过神来说:亲爱的,对不起,我不知道这种音乐怎么改变了我的欧洲语言习惯。
二人按落云头,循音而往,只见云雾盘绕,香烟袅袅,金碧辉煌的建筑时隐时现,一位老者仙骨飘逸迎上前来说到:闻马克思伉俪前来,有失远迎,见谅。
         马克思说:同志,我们到了那里?面生的很。
         老者说:此地楼观台,我叫李耳,人称:老子。请到观内品茶。
           说话间,一行来到观内,落座,童子献上茶来。寒暄之后,老子请品茶。
马克思揭开茶杯盖子,一缕清香直透心肺,品一口,神清气爽,说到:比咖啡清新的多。一边品茶,放眼望去,四壁六合之内别无长物,案头仅有竹简数十册。
          马克思问道:请问老同志,此为何物?
         老子答道:道德经5000言。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马克思一边翻看,一边疑惑,不懂汉语,更不懂古汉语。
           翻译成英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man must conform to the earth, earth to heaven, heaven to Tao and Tao to nature"(人反映地球。地球反射天堂。天堂反映了道路。这种方式反映了它自己的本性)另一位翻译为:The person reflects the earth. The earth reflects heaven. Heaven reflects the Way. And the Way reflects its own nature."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Tao Sheng one, life two, two birth three, three things.)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There is a mixture of things, born out of birth." Very lonely! Independence does not change, but weeks are not dangerous. I do not know whose son is like the first emperor; I do not know its name, the word "Dao".)
        翻译成英语,还是不知所云。
        马克思一脸疑惑;老子无可奈何。
         随从者建议:需要一个中介人,马克思熟悉这个中介人,而这个中间人懂得中国古代文化。哪个人合适?有智者推荐黑格尔,急招黑格尔到楼观台。
          黑格尔解释说:五千言即《道德经》,它参照伏羲先天八卦,以文字形式,重新阐解自然真信息,并融进了如何用元神进入并体悟自然全息的修炼方法,为后人解读伏羲八卦,了解、理解自然留下了宝贵钥匙。
          黑格尔进一步解释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者”
           马克思说,你的书我读过,你看了许多中国书籍的翻译本,十分了解中国文化,对于儒家、封建皇权、封建社会……就行了批评,我不知道你对易经、道德经有如此深刻认识。我还是不知道“道”是什么?
          黑格尔说:先生知道我的辩证法,知道我写的“绝对精神”,我的看法是:“道”就是绝对精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万事万物。除此而外,与之相类似的经典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马克思对黑格尔说:我明白了,我把先生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为唯物辩证法,原来你的辩证法来源于老子的“道”。马克思对老子说:谢谢老同志,你给了黑格尔辩证法,也间接给了我唯物辩证法。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正说,意思是“无中生有”,反过来说,就是“有而化无”。
        马克思、黑格尔、老子楼观台论道,被量子通信把信息瞬间发到整个宇宙,爱因斯坦、霍金闻讯而至,宾再拜稽首,寒暄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比利时化学家、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英国生物学家李约瑟等,不期而至。
           众曰:唯心主义不知道绝对精神之前是什么?唯物主义不知道物质之前是什么?物质与精神、宇宙发展的结局是什么?
           “易”的回答是:无中生有,有而化无。闻此,各驾祥云,眾皆散去。
            草书记实。云云。
65
发表于 2018-6-24 20:40:46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的观念,大约起源于伏羲-女娲时代,距今大约1万年以前。通常认为:五行说是在太极阴阳说的基础上形成的。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是中国文化的骨架。
最早记载“五行”学说的是夏商时期的《尚书•洪范》,其上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革,最早出现在金文,用刀剥兽皮之意。后指剥下的兽皮。如马革裹尸、皮革等。由革组成的字,如靴、鞋、鞭等多由兽皮作成。土爰(引出)稼穑;润下作咸,(水为咸,因盐出自海水);炎上作苦,(火为苦,因火焚物变焦,则现苦味);曲直作酸,(木主酸味,凡木结之果实,初皆为酸味,尤其是中原地区);从革作辛,(金为辛味,‘辛’的甲骨文字形为,本指平头刀具,与‘革’近,延伸指辛辣之味),稼穑作甘,(土为甘,土所生作物之百谷、瓜果,其味皆甘)。”这里不仅提到了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还介绍了它们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五种味道。至春秋时期,古代思想家们进一步探索这五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五行相克”的理论,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可以战胜、克制另一行。其内容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到战国时期,继五行相克理论之后,又提出了五行相生。所谓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世上万事万物分为五类,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生克制化的关系,来说明和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像阴阳一样,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关于五行学说的产生以及五行的本质含义,历代学者一直仁智互见,认识不一。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        源自五种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2.        源自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
3.        源自天之五星
4.        源自手指的计数
5.        源自五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   五行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一范围内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而夏季尤长于其他三季。五行的产生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这一观点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认可。
         阴阳五行,远古的时候,可能是两个学说,邹衍开创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终说”和“大九州说”。邹衍提出了五行的概念、“五行生胜”的理论,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的规律。他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阴阳对立的关系。至此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一个学说。邹衍把阴阳、五行融合为阴阳五行学说,是个转折点,分界线。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与同时代的《淮南子》对于此前的阴阳五行进行了整合与统一。
          董仲舒将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学相结合,“废除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纳,开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的先河。阴阳五行学说进一步完善。至此,阴阳五行学说替代了阴阳与五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应用于各个领域。《内经》里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统一的学说,阴阳中蕴含着五行,五行中包含着阴阳。“肾阳”是五行中的肾,阴阳中的阳。“肾阳”不能拆开了!这就是阴阳五行中的“肾阳”,远古的,各自独立的阴阳与五行,都不存在“肾阳”这个概念,都不能解释“肾阳”,更不要说肾阳虚,肾阴虚之类的概念了。
      余类推。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内经》之后,阴阳五行学说在脏腑理论中也在不断的发展,《金匮要略》中只有肾气虚,没有肾阳虚、肾阴虚。到了宋朝钱乙,创造了六味地黄丸,才可能出现肾阴虚之说,到了金元四大家,肾为命门之火兴盛起来,肾阴虚,肾阳虚才完善起来。
         阴阳五行,在不同的时代,含义有所区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含义也有区别。不可一概而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今天所说的阴阳五行,我们现代人头脑中的阴阳五行,五花八门,现在中医教材里的阴阳五行,邓铁涛头脑中的阴阳五行,……各人有各自的理解,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理解,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也就争论不断,没有结果。
      所谓“五行学说”,“五”是指木、火、土、金、水;“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hang)列”,排列次序,分类;二是指运行(xing)变化。既是空间的,横向的分类,又具有时间的,纵向的运动,运行意义。
五行生克关系。包含两方面含义:1   循环“生”与循环“克”;2  每一脏与其他四脏的我生、生我、我克、克我,四种关系。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或者有克无生,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而崩溃。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任何一个具体的事我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含义如下:1  阴阳对立;2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古人称之为阴阳相成;3阴阳平衡;4阴阳转化

66
发表于 2018-6-24 22:5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4 22:58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8-6-24 22:24
阴阳五行是客观规律还是理论?

阴阳五行客观规律,阴阳五行学说才是理论。也就是说,阴阳五行作为客观规律可在有人类之前就存在;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只能存在于有人类之后

点评

小高先生说得好,一言中的!  发表于 2018-6-25 06:3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7
发表于 2018-6-25 06:42:2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24 12:40
阴阳、五行的观念,大约起源于伏羲-女娲时代,距今大约1万年以前。通常认为:五行说是在太极阴阳 ...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或者有克无生,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而崩溃。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
--------------------------------------------------
这一段话,说的很精辟。赞一个!

点评

不懂装懂,可笑至极。五脏之间不具备生克关系,现代生理明确的告诉我们五脏六腑通过神经系统协调工作,心脏的跳动、胃肠蠕动、胃肠分泌消化液、肾脏的泌尿功能、肺的呼吸频率无一不是接受神经统一指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5 07:05
人体五脏的生理与病理也是如此吗?  发表于 2018-6-25 06:47
68
发表于 2018-6-25 07:0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6-24 23:30 编辑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一)、味辛皆属木计19味)
1、木中木桂枝桂心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
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
1、土中土人參。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门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
1、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黄葱叶。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味)
1、水中水地黄。
2、水中木黄芩薤白麻黄栀子韭叶牡丹皮。
3、水中火黄连芒硝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术苦参。
5、水中金竹叶。

  上述药物,经方中有没有?
      哪一个方剂使用的中药没有四气五味?经方中的中药有没有四气五味?
69
发表于 2018-6-25 07:05: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0
发表于 2018-6-25 07:10:41 | 只看该作者
     上述药物,经方中有没有?
      哪一个方剂使用的中药没有四气五味?经方中的中药有没有四气五味?

点评

回家去吧,别再纸上谈兵了,你的顶层设计《中西医融合观》不合理,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塌陷事故,所谓的专家学者居然连肠梗阻症状与急性腹膜炎症状都分不清,还有脸在这里啪啦啪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5 07: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15:55 , Processed in 0.0533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