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陈鑫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7-7-20 17:04:13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五十年西化教育,教育出一大批不会用中医四诊诊病的中医,这样的笑话有什么可笑的?
脉象不是书本上可以学到的,是数千次上万次反复实践体会才能真正掌握的,现在的中医,能够掌握沉浮迟滞,并根据这几种脉象判断有关的疾病,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可悲,可痛,有点想哭的感觉.
  


西方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在医学这个领域是非常的成功和彻底!西方的文化侵略在许多领域非常的成功啊!  不由的让人感慨啊
72
发表于 2007-7-20 19:22:26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莫怪天莫怪地,要怪这几个老家伙自己,诊病没有做到四诊合参,就是切诊既没有做到也没有做完。《内经》谓:“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这几个老家伙在诊脉时这些脉象都没有注意,这是切诊没有做到家;再是切诊还包括切按腹部,患者在诉说腹部增大、有动感时也应让患者仰卧,切诊一下腹部呀。这个个案的确让中医界蒙羞,又给何祚庥之流送去了一件反中医的硬件。
许多中医门诊部设备简单,尤其没有诊断床,就是北京这几家中医门诊部从视频中看也没有设诊断床,这也是导致误诊的因素之一,若要做个腹部切诊把病人往哪里放呢?
73
发表于 2007-7-21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2006/08/05 11:40am 发表的内容: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视频:老来得子引出的官司(央视 法治在线)
--------------------------------------------------------------------------------
http://news.sina.com.cn/s/2006-08-04/22531063347 ...
医者素质和中医有什么关系???按你的说法,不懂西医的用西药吃死人就是西医丢脸了?
74
发表于 2007-7-21 16:27:14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这是让中医人很沉痛,也非常值得中医界深思的帖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误诊?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误诊的发生?在精深的中医理论面前,就可以一概拒绝现代的诊断技术吗?我们中医要在看到我们自身长处的同时,也应该毫不避讳地指出我们自己还存在着的缺陷,只有如此,才能既有利于继承中医的精髓,又更能发挥出我们中医的特长。只继承、或只发扬都是不利的。孙子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75
发表于 2007-7-22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多数人好像在努力地使中医的脚,去穿西医的鞋.能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便是好的,而不是符合不符合某种理论才是好的.西医在医疗服务中,占主流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能成为中医科学与不科学的论据,爱恩思坦的相对论在生活中用的不多,你也说它不科学?可以说,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与象征,中医要不要发展,当然要发展,她会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停的发展.中西融合,中西汇通,是必然,但不是使中医成为混血儿,而是,自主地采取拿来主义,西为中用,洋为我用.不同文明的碰撞,史上出现不止一次,但都是以同化为结果,更好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医同样是多种医术融合的结果,发展的结果,针,药,砭,石,汤,液,酒,澧,导引,推拿,察色按脉,这些,难道说都是作为中医这样一个概念一下蹦出来的吗?不,同样也是不断发展的结果.要讨论中医,首先得了解中医,彻头彻尾地弄懂中医.中医是一门独特的学问,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统一的学问,是一门逻辑与抽象高度统一的学问,因此,真正地弄懂她,需要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否则,很可能造成对中医的理解的片面性,甚至于曲解.同时,她又是一门实践和理论高度统一的一门学问,只有实践,或者只有理论,或者理论和实践没有相当的造诣,也可能造成理解的片面.不比文学,或可以单凭华丽的想象,也不比举重,或可以单凭一把子力气.她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你或许以为我言过其实,但是,一旦你了解了这门学问,你便会改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时间与历史,才是真正的标准!)fzp
76
发表于 2007-7-22 15:15:48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学习了.
   我可以算是个中医,临床上基本以中医为主,但中医届是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除了制度和政策上的原因外,自身也有一些问题.你的中医信心足够吗?你尽你的努力去学习和实践中医了吗?这个案例暴露了中医自身的一些问题,应得到正视,认真思考.
   我觉得中医还是一定要坚持四诊合参.缺一不可.不是三二分钟就开出处方的事.现在很多中医,包括名老中医,自恃有才,简单问三句(有的甚至连问也不问),随便的切(或者是摸)一下脉,然后出处方了.给人的感觉也很粗糙.有的甚至有反正是中医,吃几剂中药不碍事的思想.中医这样下去,不出问题才怪呢.真的很担心!
77
发表于 2007-7-22 16:37:48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7/07/22 04:40pm 第 1 次编辑]

     把中医诊脉神秘化,或绝对化,确实是错误的。那些动不动吹嘘全以脉诊诊病,且极力排斥其他诊断手段的人,其实不是真正的中医,只不过是一些江湖骗子罢了。但这些人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医界,因而因此完全否定中医脉诊,是有失公允的。中医诊脉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诊断方式,但也决不是荒唐无据的和一无是处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几千年的实践最能雄辩地说明一切。
78
发表于 2007-7-22 17:49:39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游郎中在 2007/07/22 05:51pm 第 1 次编辑]

其他的脉诊我不敢说,但对于孕脉,我可以敢说百分百我会辨得出来,但不是在寸口脉。至于分男女,准确率可以达80%左右,而不是50%。在寸口上分出是否有孕是比较难,但在中指上来诊,一般人都可以学到,但要在怀孕二个月以上方可。
79
发表于 2007-7-23 01:28:00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转帖]

这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本人有限体会是妊娠脉有三种,一是寸部动脉,二是尺部滑脉,三是寸、关、尺都稍微滑大一点,尤其是第三种脉很容易误诊,其实把脉对中医诊断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判断病人的寒热虚实,和五脏的大过和不及,只是把脉要认真,三部九候,还要寻,就是要寻找病脉,如涩脉,有时要认真推寻才能找到。
  现在的体制也是一个问题,有很多教授级的中医是不会把脉的,现代的医疗仪器多了,把脉也慢慢地废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10 02:46 , Processed in 0.0606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