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经时代》是解读内经的权威性著作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6-1-12 19:03:4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1-12 17:37
金栋按:任应秋说:“只此‘五脏之气所在’一句,便把全段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都揭示无疑了。”

五脏之气,从我们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来理解,气是不断运动着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为无形之质,如果从禁刺论全文所论来解读,任应秋先生的解释显然不通,与临床实际也是背道而驰。
82
发表于 2016-1-12 19:09:5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1-12 17:44
金栋按:中医经典《内经·素问》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论述,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医的糟粕、谬论和错误 ...

如果“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不是出现在禁刺篇,把其理解为肝的生理特性主升发、条达、舒畅,以升为顺,春季应之,方位在东,故说“肝生于左”;肺的生理功能特性主肃降、收敛、肃杀,以降为和,秋季应之,方位在西,故说“肺藏于右”。是不会有多少异议的,只是这几句出现在禁刺论,与整篇论文内容实是两码事。
83
发表于 2016-1-12 19:12:1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1-12 17:50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 ...

从这里可看出,绝对是指实体器官,而不是象任先生所谓五脏之气!
84
发表于 2016-1-12 19:42:18 | 只看该作者
⑶【肝生于左】五脏应五气生、长、化、收、藏,肝木应春生之气,主升发,左为阳,右为阴,左升右降,所以说“肝生于左”。此指气运规律,非指形脏部位。
⑷【肺藏于右】肺金应秋收之气,主肃降,所以说“肺藏于右”。
⑸【心部于表】部,安排布置,统领主持。心火应夏长之气,故外达而统于表。表里相对而言,表为阳,里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出为阳,入为阴;开为阳,合为阴。表里代表阴阳,非指具体部位。
⑹【肾治于里】肾水应冬藏之气,故内守而治于里。

这些话,分析很到位。谢谢金东先生。
85
发表于 2016-1-13 16:24:57 | 只看该作者
此书可读。所谓权威性只在西学中的某一层次,颇具代表性罢了。只说观点,不争论。
8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9:01:4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1-12 18:06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缺盆即今解剖所谓锁骨上凹。内陷应是指这个凹陷。这里离肺很近,很容易 ...

谢谢金先生的答复!
关于何九公先生提出的问题,认为《刺禁论》的刺脏腑是剌解剖上的内脏,这些显然有些自相矛盾,还望金先生作答。

点评

【原创】亦谈《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中医经典《内经·素问》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论述,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医理论的糟粕、谬论和错误之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乃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19:06
8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9:02:12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2 18:56
“赵先生研究内经,力主把内经放回到内经的成书年代中去考查,才能了解内经成书的时代背景,这完全是本着实 ...

罗先生言之有理。
88
发表于 2016-1-13 19:06:1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1-13 19:01
谢谢金先生的答复!
关于何九公先生提出的问题,认为《刺禁论》的刺脏腑是剌解剖上的内脏,这些显然有些 ...

【原创】亦谈《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医经典《内经·素问》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论述,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医理论的糟粕、谬论和错误之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乃不明白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理论的体系是什么?就中医理论而言——实际上是就《内经》理论体系而言,《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其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赵洪钧《<内经>时代》语)“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句话屡遭诟病的原因,是这些人仍然没有真正读懂《内经》的缘故。读读赵洪钧先生《<内经>时代》及本人拙著《补注》,或可释疑解惑。
肝左肺右,不是指实质脏器肝和肺的具体解剖位置,而是根据天人相应体系及比类取象方法推演而来。“肝生于左”,是指肝的生理特性——肝气主升发、条达、舒畅,以升为顺,春季应之,方位在东;“肺藏于右”,是指肺的生理特性——肺气主肃降、收敛、肃杀,以降为和,秋季应之,方位在西。但根据“天人相应”体系及“比类取象”方法来推演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其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因为是否与临床相符,则全然不顾。然而若用现代解剖生理去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则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为《内经》的体系并不是建立在解剖生理基础上的。
要承认,中医理论是存在缺陷的。以目前的眼光分析,中医重大理论的缺陷就是缺少现代解剖生理这个“硬核”。那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中医理论不重解剖重关系。问题是,现代解剖生理与中医的“天人相应”体系、比类取象方法及阴阳五行说相抵牾。如何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呢?答案是:“宏观融合、通约硬核”(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四讲: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附文》),即中西医结合,别无他途。读读《<内经>时代》、《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则会认为,此乃赵先生经过深思熟虑的结论。而目前中医的临床不正是如此吗!
8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9:17:0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1-13 19:06
【原创】亦谈《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中医经典《内经·素问 ...

           谢谢答复!已明白金先生的意思。
       但读过《刺禁论》后应有一个总体把握,该篇全文是在讲刺禁,必须是落在解剖上。但文中出现了与解剖相背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我认为,在同一篇文章中,不应该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以至于无法自恰,相互矛盾,也许是“错简所致”的解释,更合理一些。或许,还要寻找另外的答案,也未可知。

点评

感谢王老师引来金栋老师详尽解答,其实关于“肝生右,肺藏于右”的问题,解读为肝气肺气的运行,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出现在禁刺篇,就引另外一个这样的问题,禁刺,到底是指禁刺实体器官,还是禁刺相关脏腑脏气的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19:42
90
发表于 2016-1-13 19:42:1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1-13 19:17
谢谢答复!已明白金先生的意思。
       但读过《刺禁论》后应有一个总体把握,该篇全文是在 ...

感谢王老师引来金栋老师详尽解答,其实关于“肝生右,肺藏于右”的问题,解读为肝气肺气的运行,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出现在禁刺篇,就引另外一个这样的问题,禁刺,到底是指禁刺实体器官,还是禁刺相关脏腑脏气的运行道路?

其实这个问题,现在也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只是就禁刺篇出现的经文作些探讨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0-14 07:49 , Processed in 0.0660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