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六期——赵洪钧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2-8 10:36:0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三 中医病因学的缺点
古人不可能认识到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因素,也不可能认识缺碘和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等化学因素。环境物理因素中的大气压力、紫外线、放射和地球磁场变化等,古人也不可能认识到。
不过,这里要说的主要不是这些问题,而是即便从传统角度看,中医病因学也有明显缺陷。
1.病因种类太少
按上文所说,找出病因是为了治疗。治疗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去除病因。假设如此,中医讲六淫、七情,共十三个病因,如果能发明一方或一药各针对一个病因而且真的有效,只用13个方子或13种药物就完全解决问题了。那自然是很理想的,学中医会非常容易。
显然问题不是这样简单。
问题在哪里呢?
关键在于,中医说的病因是不全面的。外感方面尤其如此。
关于这一点稍后说。先说说六淫当中还有多余的病因。
2.六淫中多余的病因
对此需要不厌其烦地多说几句,要说明的是六淫只是四淫。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外感六淫。六淫是什么呢?中医认为是不正常的六气,即环境气候的异常或突然变化。
不知道是否有人怀疑过此说的科学性。我的看法是,六淫只是四淫,即寒暑燥湿。风和火都是多余的。
乍一听拙见,不少人可能会感到不解,或根本听不进去。其实,只要有起码的自然和生活常识,就不会认为,环境气候的变化还会有火这个因素。
火、暑并存,理性不能接受——烧伤除外——这时“火”属于不内外因。
与寒相对的只是热,热改为暑无不可。添上火就是蛇足。
多了一个不应有的因素,只能造成混乱。
六淫中不应该有风,大概最难被不少学过中医的人接受。
他们刚入中医之门时就听先生说:风为百病之始。
于是,很难发生怀疑。
按:内经多次提及“风为百病之始”,说明那时对风的重视,也说明把“风”看作第一病因,根深蒂固。主要经文如下: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素问•玉机真脏论》)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腹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素问•皮部论》)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素问•骨空论》)
“雷公日: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灵枢•五色》)
确实,风几乎每天都要刮,当代天气预报也每天要报。它对人类日常生活也影响很大,对航海、航空甚至航天更有重要影响。
不过,就医学来说,风就是寒。或者说,它的暗含之义是寒。
或问:风不是也影响热燥湿吗?
不错。在天气变化中,风可以改变寒热燥湿每一个要素。正因为如此,风本身更不能作为特殊病因。
为深入说明这一点,先引一段过去的看法。
“读者久已习惯外感六淫说,其实,六淫中不仅风是多余的,暑与火也应合并为热(或者火归于暑)。所谓风、寒、暑、湿、燥、火,实际只是寒暑(热)燥湿四因,即温度和湿度异常变化。中医论外因,不考虑微生物,环境气候影响于人体者只有温度和湿度。温度异常即寒和暑,湿度异常即燥和湿。《伤寒论》主要讨论温度异常、特别是温度突然下降——寒对人体的损害。
风几乎与寒并列,有深远的历史认识根源。气候因素中,除阴晴雨雪外,最便于耳目和体表感知的便是风,而且比阴晴雨雪还要常见,因而,风曾被视为最重要的病因。从当代高度认识风使人得病,不过是因其使空气流动而使人感到凉爽或寒冷(对湿度亦有影响)。即实际上还是寒——环境导致全身或局部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机能紊乱。
古人很难说清这一点。仲景大约已经认识到风不宜与寒并列,但不很彻底。寒热燥湿过度或突变,均能使人得病,其中因寒得病者最多。仲景书名《伤寒论》,用意很清楚。”(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第1版.111—112页)
总之,六淫中不剔除风和火,中医外感体系无论如何也理不通顺。
拿伤寒来说,太阳病分中风与伤寒。实际上,中风是表虚,伤寒是表实。不能说表虚是中风的缘故,因为虚不是由邪气决定的,而是由正气决定的。不能说中风表必虚,中寒表必实。即便在表可以这样说,也不能说凡六经虚证都是风邪直中,因为寒邪直中三阴大多属虚(正夺才能直中)。况且,若虚实由邪气决定,则凡直中的六经实证都是伤寒,虚证都是中风。这样,就要彻底推翻《伤寒论》。
尽管不少古人指出过,中风与伤寒不可凿分,但是,至今伤寒学家理不清风寒,还说中风与伤寒是两种不同的病因所致。所以,必须不厌其烦地说明,为什么外感六淫只是寒暑(热)燥湿四因。
空气流动——风,虽然可改变寒热燥湿任何一方,但是,寒风只能从寒处来,热风只能从热处来,如此类推。如此说来,似乎风可寒、可热、可湿、可燥,其实不然。无论风从何处来,暗含之义都是寒。
风暗含之义是寒,由生活常识便可说清。大热天有风便凉快。原始人就应该知道(其实动物就知道),太热时找风凉处。很可能他们会用原始的、取之自然的扇子。现在有了电扇,大概没有人不知道吹电扇过久,会受凉感冒,引起局部酸痛,关节炎,甚至突然死亡。为什么?就是因为大环境(天刮风时)或小环境(吹风扇时)的风都造成人体快速散热。结果等于受寒。故人体全身受风,就是全身受寒,局部受风,就是局部受寒。更因为人会出汗,吹风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体温下降就更明显、更突然。人体不能适应这种突然变化,就会得病。为什么风会引起人体快速散热呢?除了空气流动本身会带走热量外,当人体有汗,特别是汗多时,由于空气快速流动,使汗液快速蒸发,会更快地带走热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蒸发生冷。
如果一经点出蒸发生冷和空气流动会加速热量散失,读者就明白了风寒原本一因,说那么多生活常识便为多余。
由于对风的误解根深蒂固,笔者只好不厌其烦。
火与暑应统一于热,或者火热统一于暑,上文已讲过,很好理解,不再多说。
伤寒的病因统一于寒(这里取狭义伤寒说),温病的问题就好说清。见下一个标题。
3.六淫或四淫不足以形成精确的病的概念
如果取狭义的伤寒概念,即把新感寒邪所致视作伤寒,中医的外感分病在书本上似乎清楚了。
然而,如果不取戾气说,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传统理论认为,伏邪也是寒邪侵入。温病的病因还是包括寒邪。
于是,温病的病因也是寒热燥湿。
加之,新感与伏邪很难判断,伤寒与温病仍然很难分清。
如果取广义伤寒概念,温病就包括在伤寒之内,于是所谓外感,等于伤寒。这样的概念显然太模糊了。
总之,问题还不仅仅由于中医认识到的病因太少,更由于不能根据中医的病因学说,形成特定或准确的疾病概念。换言之,中医学不能以病因为准严格限定或区别疾病,外感方面尤其如此。
以外感六淫而言,按它们诊断,只能形成疾病的类概念。所以,伤寒、温病等所谓六气或六淫致病,都是类概念。尽管中医又分伤寒为中风、伤(中)寒,分温病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等,它们仍然是类概念。彼此之间没有以病因区分的严格界限。一种“病”可因不同原因导致。如温疫的病因,若不取戾气说,而取时气说,则非时之六气都可引起温疫。反之,一种原因可导致多种病。如春温和暑温都是冬季所受寒邪引起。按病因辨病为中医所短,在外感方面,尤其如此。究其所以,乃由于中医对病因的认识不全面。中医治外感,不可能针对病因施治,道理在此。
    病概念的不准确、不细密、不全面,使古人很为难。为多一些病种,又拿四时作为限定病种的因素。其实,四时不过是六淫的季节属性。作为另一套标准,又增加了多余的因素,进一步造成混乱。春温和风温在临床上很难区别。所以,连温病学家对这种命名方法也不满意。
简言之,风温、春温(古人也认为二者相同)就都可剔除,它们是没有必要的病名。暑温、冬温亦无必要保留。只有湿温和秋燥(秋字也是多余)是必要的。
古人说不清这一点,说燥为阴邪而近于寒。这是违背生活常识的。谁不知道要保持干燥要靠火热呢?问题在于温病家一定要把干燥和秋季联系起来,而秋季是天气要逐渐冷了。其实,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春天最干燥,至少在长江以北如此。即便南方有的地区春天多雨,秋天略燥,也不能把燥湿和季节混同。
病因太少的结果,一方面是没有以病因为准的精确的“病”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其它因素用来命名疾病。除了上举把季节和六淫混同,还借助别的标准分病。
如五迟、七极、五痿、百合等,均无确切含义。
更有的疾病命名或分类到繁琐的程度,如疳积可以有二十多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倒弄得非常混乱。
其中也有略有意义的,如疟疾分为寒疟、温疟、疸疟、疟母等,其实,这是中医说的“证”。即虐疾有不同的“证”。
4.关于七情
情志太过会使人得病,毫无疑问。
问题是,七情病因说,是为了迁就儒家经典,必然与从五行来的五脏不能一一对应。于是要把惊恐合一,忧思合一。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某种情志太过,就使人得一种病。
实际上,中医也不是这样对情志病进行诊断和分类的。比如,内伤病中最常见的气郁和气滞,不会只由于忧思或愤怒引起,也不仅表现为肝脾病。
特别是,喜伤心之说,很难说通。因为一般而言,喜属于良性精神刺激。它不是有害,而是有利。故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至于人类情志到底有多少种,不良心理状态是否有致病的特异性,则需要严密的观察和实验研究。
42
发表于 2009-2-8 10:37:3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找出病因是为了治疗。治疗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去除病因。假设如此,中医讲六淫、七情,共十三个病因,如果能发明一方或一药各针对一个病因而且真的有效,只用13个方子或13种药物就完全解决问题了。那自然是很理想的,学中医会非常容易。
显然问题不是这样简单。
43
发表于 2009-2-8 11:06:2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先生在41楼的   刺禁论篇中西医结合讲解
讲的非常精彩,现在《内经》注家不少,但都是以经解经,动辄就是王冰注……、马莳注……、张介宾注……。没有一个结合人体实际来讲解的。 就是一个简单的“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也没有一个能说出是否可以致死,症状如何的。都是在故纸堆里找证据。在今天要读懂《内经》非看先生的书不可。希望先生能早日出一部赵注《黄帝内经》以飨读者。
44
发表于 2009-2-8 11:17:4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赞同哲医先生的观点,学术讨论,心平气和的好!
45
发表于 2009-2-8 11:33:3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下面引用由阜新汪海升2009/02/08 11:06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在41楼的   刺禁论篇中西医结合讲解
讲的非常精彩,现在《内经》注家不少,但都是以经解经,动辄就是王冰注……、马莳注……、张介宾注……。没有一个结合人体实际来讲解的。 就是一个简单的“刺中心,一日 ...
    有同感啊!
46
发表于 2009-2-8 11:47:1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我知道先生对于运气学说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持否定态度的,这一点我和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但现在还有一些人对此深信不疑的。本论坛 净面尊者 (王世保)先生在论坛发表了《2009年度中国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预测报告》,就此想听听先生你的看法,尤其是就该文中所谓的2008年预测准确的地方谈一下你的见解。
王先生的文章附后

2009年度中国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预测报告
??(初稿)
??发布人:王世保
??编制日期:2009年1月
????第一章 2008年气候与疾病流行情况回顾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古人应用阴阳五行理论认识自然万物的颠峰成就,它是一套完整的物候与疾病流行的预测体系,也是古人智慧的高度结晶。运气理论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集中地体现,它使中医理论对人类疾病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为了充分发挥五运六气理论的预测功能,使其造福于我们的社会,我在2008年发布了《2008年度中国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预测报告》,今年是第二年,以后每年都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发布个人对相关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预测总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在进入《2009年度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预测报告》的具体内容之前,我先对2008年度的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做出大致的回顾。
??2008年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年初南方出现罕见的冰雪天气;
??二、年终在中原地区出现少见的干旱天气。
??对于第一个特征,我在《2007年底先干旱、后雪灾的运气学分析》一文中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对于第二个特征,我曾经做出过比较准确的预测,比如我在文中提到“2008年冬将不会出现暖冬,但是可能会出现少雨干旱天气,不利于冬种”,同时给出了建议“在第四气降雨的期间作好储水准备,可以对入冬后的农作物进行灌溉”(见《2008年度中国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预测报告》)。关于2008年冬季的具体旱情,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则报道得出一些直观印象:
??进入2008年11月份以来,由于降雨偏少,加之气温偏高,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据2009年1月3日统计,全省已有1960万亩小麦受旱,其中重旱160万亩…… 据2009年1月3日统计,我省共投入抗旱资金近亿元,日最多出动劳力15万人,参加机电井8万眼,投入泵站85处,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万台套,累计抗旱浇地500万亩次。(来源:河南日报)
??关于2008年疾病流行情况,由于我缺乏相关方面的统计数据,只能依据最明显的特征进行分析。2008年没有出现我在报告中预测的流感病毒的大规模发生,但是出现过大范围的“小儿手足口病”的爆发,该病属于温热范畴,符合当年的运气特征。
??运气推算是一门深奥精微的学问,本人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经验和提高自己的推论水平,以能弘扬我国固有文化中的优秀的运气理论。希望从事五运六气理论研究的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批评性意见和建议,我将加以修正和完善,另外有兴趣的也可以参与进来,我们群策群力把这件造福于民的事情做好。
????第二章 2009年度运气分析:
??一、运气算式
???司天:太阴(湿土)
??中运:土运不及
??在泉:太阳(寒水)
??太阴 少宫 太阳 风清胜复同,同正宫。
??2009年干支为己丑,中运同司天,同岁支,是为太一天符之年,其运雨风清。
??二、五运情况
??(一)客运分布情况
??少宫 太商 少羽(终) 少角(初) 太徵
??即:
??土运不及(-)
??金运太过(+)
??水运不及(-)
??木运不及(-)
??火运太过(+)
????(二)五运加临情况
??初运:大寒(2009年)日寅初初刻起,土运(客)不及加临木运(主)平运;
??二运:春分后第十三日寅正一刻起,金运(客)太过加临火运(主)平运;
??三运:芒种后第十日卯初二刻起,水运(客)不及加临土运(主)平运;
??四运:处暑后第七日卯正三刻起,木运(客)不及加临金运(主)平运;
??五运:立冬后第四日辰初四刻起,火运(客)太过加临水运(主)平运;
??三、六气情况
??(一)客气分布情况
??一之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太阴(湿土)主上半年
??四之气:少阳(相火)
??五之气:阳明(燥金)
??六之气:太阳(寒水)主下半年
??(二)六气加临情况
??一之气:包括大寒(2009年)、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厥阴(风木)加临风木;
??二之气:包括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四个节气,少阴(君火)加临君火;
??三之气:包括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个节气,太阴(湿土)加临相火;
??四之气:包括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少阳(相火)加临湿土;
??五之气:包括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四个节气,阳明(燥金)加临燥金;
??六之气:包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四个节气,太阳(寒水)加临寒水。
??第三章 2009年气候和疾病具体流行情况预测及应对分析
???2009年为己丑年,本年度天干为阴干,属于阴年,土运不及,故胜(木)复(金)之气流行。司天之气为湿土,这会弥补本年度土运不及的情况。因此,2009年天气将会出现风大、雨多和寒冷的天气特征,由此而致的疾病情况将会是肝病、脾胃病(霍乱)和风寒感冒的流行。
??一、气候流行情况和应对措施
??(一)上半年天气情况
??2009年上半年虽然司天之气和中运相同,均为湿土,但是中运不及,会带来胜复之气,导致上半年前期出现风大和干旱的天气,后期则出现湿热和多雨的天气;在农业方面,春季将会继去年干旱进一步加重旱情,但到了夏季旱情可以得到缓解。
??在大寒(2009年)、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之中,不及土运和厥阴风木加临风木,会出现干燥、风温的天气。由于太阴司天而气化运行后天,且初之运土运不及,那么厥阴风木之气和土运都会推迟到来,既而使大寒之后天气延续2008年年底干燥的天气,随后则出现风温天气,后期也会有一定量的雨水。
??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四个节气之中,不及土运(部分)、太过金运和少阴君火加临君火。金主燥和寒凉,君火主炎热,所以这段时间会出现或炎热或凉爽的天气,且干燥。由于上半年的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所以会有一些雨水,但上半年的农业旱情难以得到缓解。
??在小满、芒种、夏至、小暑这四个节气之中,太过金运(部分)、不及水运和太阴湿土加临相火。水运不及,土运胜之,木运复之,再有太阴湿土正临,所以这段时间将会出现严重的寒湿天气,降雨较多,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二)上半年农业应对措施1M)
??中国广大地区在2009年上半年前期要抗旱,后期则要做好防洪涝措施。
??在农业收成方面,2008年全国广大的小麦种植区将不会再出现2008年那样的丰收局面,但受司天之气的恩赐,收成也能达到平平。
??国家在2009年年初应该加强各地小麦种植区的抗旱准备措施,同时加强本年度水稻的病虫害的早期防治,做到早预防,确保2009年的粮食丰收。
??(三)下半年天气情况
??2009年土运不及统主全年,下半年的在泉之气为太阳寒水,再考虑到岁支的因素,所以下半年总的天气情况就是寒湿严重,冬季会出现冰冻雪灾的极端天气状况。
??在大暑、立秋、处暑、白露这四个节气之中,不及水运(部分)、不及木运和少阳(相火)加临湿土。在泉寒水之气降临,湿土胜不及水运,少阳相火相蒸,燥金胜不及木运,本气所主的天气比较复杂,或凉燥或湿热,正像经文所述“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
??在秋分、寒露、霜降、立冬这四个节气之中,不及木运(部分)、火运太过(部分)和阳明燥金加临燥金。在泉寒水之气降临,火运太过(部分)受制,燥金胜不及木运(部分),所以本气燥金大行,萧杀太甚,寒霜早降,草木早衰,天气寒凉干燥。
??在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四个节气之中,火运太过(部分)和太阳寒水加临寒水。火运太过(部分)受制于太阳寒水,而在泉又合岁支,这段时间天气将会尤其寒冷,会出现大雾、冰冻、雪灾的极端天气现象。
??(四)下半年农业应对措施
??2009年下半年冰雪天气较多,尤其是冬季,这对于小麦的生长而言是比较有利的。
??在农业收成方面,由于土运不及,万物秀而不实,“成而粃也”, 并且由于夏秋寒湿之气较重,水稻多会出现病虫害,所以2008年全国广大的水稻种植区将会出现歉收的不利现象。
??本年度除了小麦收入平平,水稻歉收之外,大豆会意外丰收,希望大豆种植区的农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国家有关部门在今年冬季需要做好防御冰冻、雪灾的极端天气的准备。
??二、疾病流行情况预测和应对措施
??(一)外感疾病
??六淫致病是外感的重要原因,2009年由于是土运不及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所以本年度风淫、湿淫和寒淫太甚,这样的年份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本年度在夏季容易出现大量的因湿热引起的霍乱病人,而在冬季则会出现大量的风寒感冒的病人,希望人们能够早早地做好防湿防风寒的准备。
??(二)内科杂症
??在五脏中,脾(胃)属土,肝(胆)属木;土不及,必受木来胜之,2009年人体的脾胃和肝胆容易出现疾病,这就是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将会增加。
??在脾系病症方面,会出现腹泻霍乱、痿症(类似于重症肌无力)、脾胃杂症以及风湿病。
??在肝系病症方面,会出现晕眩、中风、黄疸和其他肝胆疾病。
??(三)外科
??2009上半年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之气,因风湿而致的皮肤病会有所增加。
??(四)保健措施
??对于个人而言,要做好防湿和防风寒的保健措施,同时要加强食疗,比如经常服食一些补气健脾类药物,如在炖汤时要加一些党参、山药、肉豆蔻和肉桂等补气健脾的药物。
??根据个人情况可以服食理中丸、健胃消食片、归脾丸等补气健脾的药物;桂附地黄丸、刺五加片等等补阳类药物;居家要必备藿香正气水(胶囊)、治疗风寒感冒类的药物等。
??(五)中药市场预测:
??中药材市场预测:2009年补气健脾类、疏肝理气类、祛风湿类、温补肾阳和解表散寒类中药材要出现销售旺势。
??诸如黄芪、人参、山药、白术、茯苓;香附子、柴胡、茵陈、木香、郁金、丹参;藿香、马钱子、独活、羌活,桂枝、肉桂、附子,麻黄、干姜、细辛和苏叶等药材。
??中成药市场预测:同理疏肝理气类、补气健脾类、祛风湿类、温补肾阳类和解表散寒类中成药要出现销售旺势。
??如藿香正气水(胶囊)、逍遥丸和桂附地黄丸等。
????第四章 2009度气候和疾病流行特征小结
???根据运气理论,2009年度“土运不及”,“寒水司天”,天气多风、多雨和寒冷,冬季会有大雾、冻冻和雪灾。
??2009年全国范围内要做好抗旱防涝的准备,积极地预防水稻的病虫害,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争取实现农业丰收。
??2009年“风淫”“湿淫”和“寒淫”为害,全国可能会出现肝胆疾病、脾胃疾病和风寒感冒等疾病流行的情况,希望国家相关的卫生管理部门早作肝炎、霍乱和流感爆发的防御准备。
??“人有远虑免近忧”,我们需要充分运用“运气理论”这份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对未来的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进行有效地预测,做到未雨绸缪。不管会不会出现预测的情况,有准备总比没有准备来得稳当。)
???第五章 经文辑要;
????一、《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膶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雕,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大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二、《黄帝内经•素问•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
??“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长气整,雨乃愆,收气平,风寒并兴,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粃也。其气散,其用静定,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藏脾,其果李栗,其实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苍黄,其畜牛犬,其虫倮毛,其主飘怒振发,其声宫角,其病留满否塞,从木化也,少宫与少角同,上宫与正宫同,上角与正角同,其病飧泄,邪伤脾也,振拉飘扬则苍干散落,其眚四维,其主败折虎狼,清气乃用,生政乃辱。”
??三、《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太阴 少宫 太阳 风清胜复同,同正宫。
??己丑太一天符 己未太一天符 其运雨风清。
??少宫 太商 少羽(终) 少角(初) 太徵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辟,大风时起,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上应镇星辰星。其政肃,其令寂,其谷黅玄。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间谷命其太也。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i@|
??必折其郁气,而取化源,益其岁气,无使邪胜,食岁谷以全其真,食间谷以保其精。故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赞其阳火,令御甚寒,从气异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热化,同湿者以燥化,异者少之,同者多之。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画 水 无 风 空 做 浪
抚 琴 有 雨 指 生雷



|_罙a!謀莮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中药材市场预测:2009年补气健脾类、疏肝理气类、祛风湿类、温补肾阳和解表散寒类中药材要出现销售旺势。D
??诸如黄芪、人参、山药、白术、茯苓;香附子、柴胡、茵陈、木香、郁金、丹参;藿香、马钱子、独活、羌活,桂枝、肉桂、附子,麻黄、干姜、细辛和苏叶等药材。}LGF
??中成药市场预测:同理疏肝理气类、补气健脾类、祛风湿类、温补肾阳类和解表散寒类中成药要出现销售旺势。.1
??如藿香正气水(胶囊)、逍遥丸和桂附地黄丸等。.qm
???第四章 2009度气候和疾病流行特征小结&#35;i!
????根据运气理论,2009年度“土运不及”,“寒水司天”,天气多风、多雨和寒冷,冬季会有大雾、冻冻和雪灾。?>G)
??2009年全国范围内要做好抗旱防涝的准备,积极地预防水稻的病虫害,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争取实现农业丰收。F
??2009年“风淫”“湿淫”和“寒淫”为害,全国可能会出现肝胆疾病、脾胃疾病和风寒感冒等疾病流行的情况,希望国家相关的卫生管理部门早作肝炎、霍乱和流感爆发的防御准备。<d6+@
??“人有远虑免近忧”,我们需要充分运用“运气理论”这份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对未来的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进行有效地预测,做到未雨绸缪。不管会不会出现预测的情况,有准备总比没有准备来得稳当。)N';EZ^
???第五章 经文辑要;*
??一、《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0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膶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雕,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大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vi3/{
??二、《黄帝内经•素问•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J{`K
??“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长气整,雨乃愆,收气平,风寒并兴,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粃也。其气散,其用静定,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藏脾,其果李栗,其实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苍黄,其畜牛犬,其虫倮毛,其主飘怒振发,其声宫角,其病留满否塞,从木化也,少宫与少角同,上宫与正宫同,上角与正角同,其病飧泄,邪伤脾也,振拉飘扬则苍干散落,其眚四维,其主败折虎狼,清气乃用,生政乃辱。”K8YQd
??三、《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m9<
??“太阴 少宫 太阳 风清胜复同,同正宫。&#35;\"
??己丑太一天符 己未太一天符 其运雨风清。Z
??少宫 太商 少羽(终) 少角(初) 太徵S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辟,大风时起,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上应镇星辰星。其政肃,其令寂,其谷黅玄。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间谷命其太也。(*\3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8I&#35;mC
??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X&1|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g!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aM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x;&#36;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i@|
??必折其郁气,而取化源,益其岁气,无使邪胜,食岁谷以全其真,食间谷以保其精。故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赞其阳火,令御甚寒,从气异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热化,同湿者以燥化,异者少之,同者多之。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D=%
47
发表于 2009-2-8 12:01:1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对不起,“画 水 无 风 空 做 浪,抚 琴 有 雨 指 生雷 ”后面一段文字是我不小心带上去的。在此向论坛同仁表示歉意,也向净面尊者王世保表示歉意。
48
发表于 2009-2-8 21:37:1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9/02/06 10:48am 发表的内容:
有的同道不同意六淫中不该有风——似乎同意不该有火,于是剩了五淫。
我认为风还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病因。否则,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中医说的中风——中的什么风?
2、《伤寒论》用桂枝汤治太阳中风,中的什么风 ...
无语。
真不知道赵先生的《伤寒新论》是怎么写出来的。
49
发表于 2009-2-8 22:49:1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支持楼主的去掉“风火”二淫!为什么呢?很简单的事,那些所谓的治风治火的药其实里面不就是温热凉寒、干燥润湿的气性吗?
我几十年用药从未以什么风火淫气侵犯人体而去论治的,莫非就治不好吗?哈哈!
50
发表于 2009-2-9 03:50:0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02/09 03:51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9/02/08 10:36am 发表的内容:
三 中医病因学的缺点
古人不可能认识到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因素,也不可能认识缺碘和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等化学因素。环境物理因素中的大气压力、紫外线、放射和地球磁场变化等,古人也不可能认识到。
不过,这里 ...
所谓风、寒、暑、湿、燥、火,实际只是寒暑(热)燥湿四因,即温度和湿度异常变化。中医论外因,不考虑微生物,环境气候影响于人体者只有温度和湿度。温度异常即寒和暑,湿度异常即燥和湿。《伤寒论》主要讨论温度异常、特别是温度突然下降——寒对人体的损害。
好文章!
这种在病因学说方面的见解,突破了中医的固有理论,为中医病因学说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生了不起!但七情中所生的“火邪”又如何处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8 01:47 , Processed in 0.0578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