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3-8 17: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脏腑表里与公共粘膜免疫系统:“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
(一)肺与大肠相表里历史回顾
肺与大肠相表里观点出自于《灵枢•本输》篇,原文如下:“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如果说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是以部位相近、功能相似而配合的,就象脾合胃、肾合膀胱、肝合胆都可以如此解释,那么心与小肠、肺与大肠功能不相似、部位亦不相近,怎么也构成表里关系呢?《难经》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并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如《难经•三十五难》曰:“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者,何也?然。经言心营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大肠小肠传阴气在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远也”,这个解释确实不大容易理解,似乎是说心肺在上通阳气,大肠小肠在下传阴气,阴阳本就是挺玄乎的东西,以玄解玄,结果使人更加迷惑。以后的医家没有人再继承《难经》的思考,因为在《内经》中脏腑表里是通过经络的的相互联系建立起来的,依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在临床实践中也屡屡行之有效,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在中西医学不断碰撞的今天,对肺与大肠表里理论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了。
(二)论肺与大肠表里等中医脏腑表里理论的现代实质是指身体各处的粘膜在免疫过程中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彼此传变的关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肺与大肠表里是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的。试问:如果从经络神经说出发,怎么去解释肺和大肠的表里联系呢?!可是从免疫观点却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胃肠道和呼吸道的粘膜两者都是组成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一处粘膜发生病变时,可以通过粘膜免疫的途径影响传变至另一处。现代免疫学发现: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GALT)与支气管相关淋巴样组织(BALT)以及其他部位粘膜的淋巴样组织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为政的,而是互相之间通过特殊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免疫应答网络,共同调节人体几百平方米粘膜的免疫应答。由于这种联系有其特殊性,相对局限于粘膜于粘膜之间,并且通过这种联系全身各处的粘膜淋巴组织统一在一起,因此Bienenstock等人于1977年提出了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概念[31]。
  人们也许要问,粘膜免疫是怎么相互联系的呢?下面笔者试以目前研究较多的肠道粘膜免疫过程阐释粘膜免疫联系的途径。目前研究认为[31]: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其诱导部位包括肠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结和阑尾,效应部位则是肠固有层和上皮内淋巴细胞。在来自肠道的抗原诱导下,肠道集合淋巴结中休止期B细胞经输出淋巴管,进入肠系膜淋巴结,转向胸导管,由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然后循血流循环选择性的向肠粘膜固有层和其他粘膜部位“归巢”,粘膜T淋巴细胞也大致经历了同B淋巴细胞相同的循环、分化和定位过程。通过这种特殊的细胞迁徙过程分散在身体各处的粘膜就建立了共同的粘膜防御机制,当一处粘膜进行免疫应答时,其他部位的粘膜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例如研究发现如果用霍乱毒素作为抗原检测致敏的小肠或结肠,可以发现在远处未受刺激的粘膜表面同样也建立了特异性免疫记忆。目前认为有两种细胞参与了这种粘膜免疫记忆的扩散,一种细胞经短暂循环后就归巢于各处粘膜,另一种细胞则持续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巡行,直至某处发现“敌情”—抗原时才向存在抗原的粘膜部位定向聚集。这种机制对机体是有一定适应意义的,这极大的增强了粘膜免疫抵御外邪的能力。联想到人体几百平方米面积与外界接触的粘膜恰恰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门户,人体大约80%的感染首先发生在粘膜的话,这种粘膜免疫联系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是同时,如果某处粘膜的病原侵袭能力足够强,时间足够久,超过了局部粘膜的免疫调节能力,或者局部粘膜因创伤、休克、药物、心理过度应激等因素导致防御能力的下降,最终打破了粘膜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平衡,从而发生免疫紊乱,这种免疫紊乱同样可以经过这种途径传变到其他部位的粘膜,从而引起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整体紊乱,也就是说,在病理情况下,这种粘膜免疫相互联系的途径却又常常成了病邪传变的道路。
那么,联系分散在身体各处的粘膜免疫的特殊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现代免疫学认为[31]:联系各处粘膜的共同分子基础是分泌型IgA(SIgA)。IgA是五类免疫球蛋白之一,具体分血清型IgA和分泌型IgA两大类。在粘膜淋巴细胞迁移过程中,IgA阳性B细胞不断扩增,分化成熟为IgA阳性浆细胞,IgA阳性浆细胞则定向向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粘膜固有层部位归巢,定植于局部粘膜后产生聚合型IgA,聚合型IgA在分泌过程中与上皮细胞分泌小体共价结合,装配成分泌型IgA,然后才释放到分泌液中。SIgA与上皮细胞紧密粘合在一起,通过阻抑病原微生物粘附、溶解细菌、介导ADCC、中和病毒、中和毒素、免疫排除等机制在粘膜免疫中发挥主要防御作用。研究发现SIgA的形成和作用主要局限于粘膜区,同时通过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过程SIgA又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粘膜,如果口服灭活或减毒微生物疫苗或食物抗原刺激消化道粘膜后,可在泪液、乳汁、呼吸道外分泌物、尿液等中检测出共同的特异性SIgA抗体,这充分说明了SIgA是联系各处粘膜免疫的共同分子基础。
为什么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定向向各处粘膜归巢而不停留于其他部位呢?现代免疫学的研究认为[31]:这种循行的定向性与位于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上的受体和抗受体的调节有关。粘膜着点素细胞粘附分子-1是α4β7整合素的抗受体,它特异性的在派尔氏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上表达,但在周围淋巴结中则不表达。而α4β7整合素则在迁徙的粘膜淋巴细胞中表达。通过α4β7整合素与α4β7整合素的抗受体粘膜着点素细胞粘附分子-1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迁徙的粘膜淋巴细胞定向转移到粘膜固有层,因此也有人称α4β7整合素是粘膜淋巴细胞的导航分子或导航受体。此外也有人报道:粘膜淋巴细胞定向向各处粘膜归巢的过程尚与召引特异性表达IgA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有关,这种趋化因子由上皮细胞所产生,可在乳汁内检测出。
在这儿,我想对比一下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与肠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途径是很有意思的。为了节省篇幅,我尽量用简短通俗的话描述一下肺经和大肠经的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过膈,属肺,至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其支者,于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继上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而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在前下行入锁骨上窝,入胸络肺,向下过膈,属大肠。而肠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途径则是由肠集合淋巴结上行经胸导管(过膈)转入锁骨下静脉,然后循血流过右心房室经肺循环进入左心室经动脉至毛细血管(四肢及内脏)再由静脉或淋巴管回流,在这过程中粘膜淋巴细胞选择性的定向向肠粘膜固有层和其他粘膜部位“归巢”,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种途径是非常相似的。(当然这种对比也有不尽恰当之处,也许应该把整个十二正经的循行和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总路线进行比较才是合适的,可是这就产生了疑问,因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是循血流从胸中沿各支动脉同时走行至四肢末端再同时循各支静脉或淋巴管途径回流,而不是沿经络十二正经序贯流注的次序,两者不一致,为什么?是正确的流注应该遵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次序即循手足三阴经同时走行至四肢末端再同时沿手足三阳经回流呢?还是免疫循环本就存在着象中医经络学说所描述的特殊循行规律?!另外现代粘膜免疫联系途径的阐述相对简单模糊,中间的空白之处太多,这也阻碍了比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但这种比较对理解中医经络理论的实质,进一步开展经络的现代研究肯定是有益的)。
  说到这儿,大家也许已经得出结论:肺与大肠表里其实就是讲的通过粘膜免疫细胞的迁徙而使公共粘膜免疫系统中和外界接触最多,粘膜面积最大的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消化道粘膜和呼吸道粘膜在免疫过程中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彼此传变的关系。同理,心与小肠表里也是讲的口咽部粘膜与泌尿道粘膜在免疫上的相互联系。一言以蔽之,现代医学所谓的公共粘膜免疫系统就是中医脏腑表里理论的物质基础。
(三)结语
现在再回过头看看《难经》对肺与大肠表里的解释,才逐渐理解:脏腑表里在《内经》中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经络是营卫气血运行的通路,营属阴,卫属阳,血为营,气为卫,因此虽然心、肺去小肠、大肠远,但两者却通过营卫气血的运行(注:指借免疫和内分泌信息流的运行相联系,此处特指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才是肺与大肠表里的实质啊。笔者认为:绝不能以僵化的形式的观点去理解中医理论,而是要看到中医脏腑表里理论在形式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古人以另一套语言阐述的人体各处粘膜通过免疫联系在一起的事实,这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观点也可以推广至其他的中医研究。
32
发表于 2009-3-8 19: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10:07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8 06:25pm 发表的内容:
同理,心与小肠表里也是讲的口咽部粘膜与泌尿道粘膜在免疫上的相互联系。
===========================================================================
    “肺与大肠相表里”与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关系,与 ...
李教授果然厉害,一下就抓到了要害。
粘膜免疫系统主要包括肠道粘膜和支气管粘膜两部分,肠道约占400平米,支气管80平米左右,泌尿生殖道只有5平米,相对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关于口咽部和泌尿道粘膜的联系,我只找到了这个图,希望高明者能提供更多的资料
很高兴咱们有类似的认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3
发表于 2009-3-8 20: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8 07:01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理论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构架建立起来的。这个顺序不能乱。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始证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来源于临床现象的推理。
34
发表于 2009-3-8 2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10:3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2009/03/08 08:35pm 发表的内容:
当今的扭伤及撞伤(未导致骨裂),冷冻封闭冰敷是前期治疗的主要手段,请问楼主,从营卫角度怎样解释前述损伤及治疗方法?
扭伤及撞伤,未伤及骨,主要以筋肉溪谷间营卫运行受阻为主,营壅则肿,卫郁则热,治疗应该活血开郁,使营卫通行为要。如此则热肿自解。冷敷属于治标之法,可以减轻局部的热肿以及因此并发的疼痛症状,却并不能增进营卫通行。还是要着眼于营卫,以恢复营卫的正常通行为目的。
35
发表于 2009-3-9 06: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9 07:19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8 07:01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理论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构架建立起来的。这个顺序不能乱。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始证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同意李教授的观点。我推测“营卫”概念的由来,应该是源于类比的启发。类比啥呢,应该是类比战争。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争霸,烽烟不断,长期的战争使人对战争的规律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也成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著作,如孙武、孙膑等。《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既要了解敌人,又要了解自己。可是,知己知彼都要知道哪些方面呢?当然是要知道敌我兵力的部署,这是最重要的。此外,战争必然会带来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孙子·作战》篇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其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从系统的角度,深刻分析了战争对国力的戕害,提出宜速战不宜久战的思想。这就很有点营卫相互作用的意思。
疾病就是人体的战争,古代医家很可能是从战争规律中得到启发,创造了营、卫、邪的概念。不过,应该强调,营卫并非是来源于兵书,而是医家自己的创造,它完完全全属于医学的范畴。营卫学说的内容也完全是医学方面,它是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反复的医疗实践基础上建构的医学理论。它是地地道道的医学概念,与战争无关,与哲学也没有关系。
同样,肺与大肠相表里也来源于长期实践的观察,是以营卫入手来认识疾病合理推理的结果。并非来源于取类比象。
阴阳五行在这过程中起了协助整理资料或者说理的作用。
36
发表于 2009-3-9 07: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据考证其中的“营”是指的“营卫”之“营”,属于当时的医学理论。如果考证属实,这可能是关于营卫最早的记载。
37
发表于 2009-3-9 15: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9/03/09 09:01am 发表的内容:
周先生,您好!
看先生用红色标出“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想必有深刻理解,能说说吗?
营卫相随为平,营卫相逆为乱。
厥,逆也。

38
发表于 2009-3-9 15: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9 03:42pm 第 1 次编辑]

今天偶尔又找出了两年前游戏论坛的文字,与大家共赏,呵呵
“脾主统血”的误读
                          ——驳棒棒《证明中医理论荒谬非常简单》
棒棒号为37度中医反王,笔意雄浑,见解深刻,言辞犀利而不失诙谐,是网上不可多见的奇才。然而此公对中医偏见甚深,曾在网上发表数篇反中医的文章,流传颇广,有些还被反中医教总坛新语丝所收录。棒棒因此成为反中医的一员大将,简直就是当今余云岫之第二了(在我看来,棒棒的文章比张功耀们要强得多了,即便方舟子也很难赶上此公的文采,大约只有和余云岫有得一拼,呵呵)。
当年棒棒纵横37度之时,我曾经和他有过短暂的交锋。虽然我和他见解不同,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我还是非常佩服这个对手,把他看作我在网上所遇到的第二高才(第一是谁,暂时保密),至今惺惺相惜。最近又承蒙棒棒对笔者小书《中医求索》拍砖,受益颇多。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脾主统血”是棒棒攻击中医所最常使用的工具,他曾自言关于“脾主统血”证明的三个步骤“无懈可击,任何有着正常思维的人都该认同”,标榜“至今无人能对它进行有力的反驳”,颇自鸣得意状,所以我也就搜罗搜罗网上资料,对棒棒“脾主统血”的一些说法提出商榷,以求进一步澄清对中医理论的一些认识,并求教于方家。
1、中医的“脾” 和西医的“spleen”在解剖上是同一个东西么?!
我们先来看看棒棒证明中医“脾主统血”不成立的所谓三步骤:
[color=#A52A2A]步骤一:脾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质器官,和西医的spleen在解剖上是同一个东西。只要不是太无耻,这一点是否认不了的。因为中医教科书上明白的写着“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形如刀镰”,嘿嘿,铁证如山,无可抵赖!
  步骤二:只要切掉脾,那么“脾主统血”的功能将不可能存在。就是说,没什么东东来“统血”了,血管将到处漏血:便血、尿血、崩漏、鼻衄、紫癜等等。这样的逻辑推理虽然简单,但相信绝无破绽!
  步骤三:现在我们来看铁的事实:临床上有很多被切了脾的病人,如外伤不幸脾破裂的、难治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吸虫病的巨脾等等,所有这些病人都观察不到切脾后便血、尿血、崩漏、鼻衄、紫癜等出血倾向。相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症状在切脾后反而可以消失呢。
诚然,就像棒棒所说:“说中医根本就没有‘解剖’这样一个概念是错误的。在《内经》里有很多解剖的具体描述”,而且“解剖”这个词本就出于《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因此,中医学的五脏六腑是有实体所指的,虽然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它还粗糙而不够准确(实际上比同时代的西医当时中医的解剖要先进的多),但也不能因此否认脏腑实体的存在。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棒棒的认识。
可是,棒棒根据中医教科书上的“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形如刀镰”,就简单的推理中医的“脾”和西医的“spleen”是同一个东西,并且认为“铁证如山”,事情果真是这样的么???!!!
然而我们明确的知道,“位于中焦,横膈之下”与胃相邻的器官除了liver(肝)\spleen(脾),还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就是pancreas(胰腺),从“刀镰”狭长而扁平的形状上说,到底是像“pancreas”更多一些还是更象“spleen”更多一些呢?!(肝当然是不需要考虑的了,中医已经有对肝明确地描述,和西医的liver相通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考察中医理论建构的基础《黄帝内经》,对脾脏的解剖特点谈的并不多,但在古人的心目中,脾以及其他的诸多脏腑绝不是虚拟的脏器而是实有所指,这倒是确实的。《内经》提到脾脏解剖特点主要有下列几处:《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立以灌四傍”;其他还有脾与胃相表里、在膈下腹中等散在的论述。虽然“pancreas”和“spleen”都可以说是“与胃以膜相连”,但是“pancreas”更靠近中部,而“spleen”却偏安于一隅,而这与《内经》认为脾居中央的认识是不大符合的。从另一方面说,“pancreas”紧贴于胃后壁,和胃的结合比“spleen”要密切的多,更符合中医脾胃相表里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对脾功能的论述上说,脾也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其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更加密切,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而且《内经》还把脾的病变和消渴联系起来了,如《素问•病能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脾的功能失常也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和现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很相似的。无论从解剖、功能还是相关的疾病,中医的脾和“pancreas”都更相近,而和“spleen”却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内经》也确实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明确的分开(是古人没有观察到还是误认为一个脏器,还是为了建构理论的需要有意把它省略了呢,这都不好说),这给以后脾认识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中医另一本经典《难经》曾对中医脾的解剖做过更明确地阐述:《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难经》成书年代和《内经》相距不远,内容和《内经》有很大的重复,虽然理论和《内经》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但应该比其他的书更接近《内经》的原始认识。棒棒认为换算成现代度量衡,想当然就是指的“spleen”,其实仔细对比对比,应该是把“pancreas”和“spleen”混在一起当成一个脏器的可能性更大。现代的解剖发现“pancreas”长大约15cm,宽5cm左右,重约100g,比《难经》的重量要少得多。“spleen”且待我再找找资料,《难经》强调“扁广三寸”,是不是说明《难经》所述的脾脏呈横位,类似于“pancreas”的位置,不好说。
其他所谓“王冰注《素问》:‘脾,形象马蹿’;《类经图翼》:脾‘与胃用膜相连而附其上之左’,“形如刀镰’;《医学入门》脾‘微差左胁于胃之上’,‘扁似马蹄’;《医贯》‘(胃)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脾的色泽‘如马肝赤紫’等;此外《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必读》等绘制的人体脏腑图中都明确标明脾在腹腔中左季胁处。”等等等等,都证明不了棒棒所说的中医的脾就是“spleen”,因为这些反而和“pancreas”更相近,至于《医纲总枢》所说“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更活脱脱就是“pancreas”的典型描述了,相信任何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不会和“spleen”联系起来。
那么为什么中医的脾和“spleen”会混到一起而没有和“pancreas”去联系呢?这要归因于中西医交流翻译的历史了。在中西医碰撞之初,面临着交流的迫切现实需要,在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那些中西医翻译的开拓者们几乎是各自凭着自己的理解随意拿中医的概念去比附西医,很多概念都是经历了一个混乱的过程才逐步定型下来被大众所接受(可惜我手头缺乏这方面的资料,不然搜寻搜寻真是很精彩的),这在当时时不可能不这样的。由于中西医研究范式并不相同,两者翻译时意思不可能完全等同,必然伴随着含义的部分改变,因此很多中医概念被西医借用后被重新定义,比如“霍乱”、“感冒”等等都和中医理论中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由于具体的历史原因和中医自己发展的失误,西医成了世界的主流医学,把握住了医学中的强势话语权。当拿这被西医改变过的概念再来理解中医理论时,反而造成了中西医概念混淆和误读,这其实是中西医纷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需要诠释学来研究的问题。
脾和“spleen”的误读大约是中医被翻译所误解比较典型的例子,概念是在不断的演化的,几百年前中西医交流刚刚开始的时候,西医对“pancreas”和“spleen”还停留于什么状态呢,大约翻翻医学史可以找到答案,最后是当时处于解剖弱势的中医默认了这种误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pancreas”为“副脾”。本来应该是“正脾”的退而成了“副脾”,如今似乎连副脾也不是了,脾概念的混淆反而成了棒棒们摇旗呐喊攻击和否定中医的理由,这就像自家的商标被别人冒签,最后自家倒被冒签者来打假了,这真是有种讽刺的意义。如果从“pancreas”角度来理解中医脾,那些“主运化、主升清、在液为涎、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等反而都有了一定的道理,难道不是么?联想到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贤哲创造的天才认识,更令人感佩,然而由于中医自身发展的失误,现代的中医并没有把这些理论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下去,反而堕入了落后必然挨打的命运,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其实“胰”的本义更和“pancreas”不相干,宋代《广韵•脂韵》中提到“胰,夹脊肉也。”不知棒棒会不会也会狂草一篇《论“pancreas”不当为“胰”说》呢,大约也会有三个步骤,并且也会是“铁证如山、无可抵赖”、“绝无破绽”、“无懈可击”的,呵呵

点评

我认为解剖的脾与藏象的脾不是一回事。不知先生是否同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31 13:24
39
发表于 2009-3-9 16: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9 04:07pm 发表的内容:
在"再來"那帖
問了先生一個問題
先生一直未答覆
如果脾是胰之誤
借問這胰與脾經
如何聯繫?
如果脾是胰之誤
还是脾與脾經聯繫
呵呵
40
发表于 2009-3-9 17: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0 11:02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9 05:02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這不好笑
那胰與經絡學如何聯繫?
只能当说脾的时候,心里想着它其实指的是“pancreas”而不是“spleen”,虽然别扭,也就先别扭着过吧,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0 22:47 , Processed in 0.0827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