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二期——王勇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3-13 22:42:4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王先生理论临床结合,阅历丰富,经验宝贵,难得明医!
42
发表于 2009-3-14 03:25:3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先生对中医矢志不移,理技双全,钦佩!
43
发表于 2009-3-14 06:34:2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9/03/13 07:44pm 发表的内容:
12、阴阳两个字,能有几人知,皆是先天元性,这点真性,散之在内,五脏六腑,知已知宝,散之在外,皮毛筋骨,时痛时痒;性命归元气,此处觅真元,迷失当来路,能回苦万千,若悟歧黄旨,彻悟妙中玄,心息相依处, ...
“散之在内,五脏六腑,知已知宝,散之在外,皮毛筋骨,时痛时痒;”其中“知已知宝”从前后对应来看,我私自揣度似应为“知饥知饱”,不知您以为如何。
44
发表于 2009-3-14 09:54:5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两个问题:
1  四川达川宣汉有什么自然旅游景点?旅游方便吗?
2  在中医萎缩 的 情况下,你们那里中医好像非常兴旺,什么原因?
45
发表于 2009-3-14 12:53:1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王老师,我是中西结合专业专科毕业,家在乡镇,我喜欢中医,有些担心中医专业发展不起来,你在基层做过,想听些您的意见。
46
发表于 2009-3-14 13:31:3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先谢谢各位老师的鼓励!
申志强先生提出的理解亦在其中。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两个问题:
1、宣汉是山区县,天然气有影响,普光气田。
2、宣汉在历史上中医有影响,向、雷二老曾经当过中医院院长,有传承,没有间断,能够守侯中医,中医萎缩的危险在我们这里逐渐形成,因为基本上学中医人多,但势弱。我亲眼所看到读中医的10人,有8人之多改行西医,究其原因,一是对中医缺失信心;二是为生计,毕竟在医院西医拿钱多些,在一个地方中医从业人员过多不行,过少也不行。可见守候中医之艰。但是真能守下来的中医有信心、有生计。明年有二老可能不在反聘。我们医院目前中医适中。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03月14日 01:33pm 时添加 -=-=-=-=-
czq123689 朋友的问题我在晚上回。
47
发表于 2009-3-14 13:36:3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中医临床一靠传承、二靠守侯、三靠经营。
48
发表于 2009-3-14 19:16:3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czq123689 朋友的问题
在基层工作,中西结合是长处,走纯中医的路要困难的多。无论你喜欢什么,建议你做好三件事。
一、把教材学习好,一切为考好执业资格服务,现在执业,资格很关键,也就在先立业。
二、在工作中患者要求西医治疗的,你尽可能满足患者要求,但一定要诊断准确,用药规范,如果病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你又诊断后觉得中医药把握性大的,尽力用中医药处理。也就是要立信。
三、当你有一定病人基础,又立意在中医方面发展时,你最好选一位临床有经验的老中医,进修一年,这样可以提升你对时病、常见病、疑难病治疗的认识和能力。在你临床中要有西医诊断准确的水平,在处方用中药时要用中医思维,避免干扰,不失中医的方从法出,法随证立,随证施治的基本理法。用好西医诊断会对你在临床中对急、难、重症时,心中有数,学会选择,如胃出血,脑出血等急病要让上级医师或转上级医院治疗,决不冒险,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量力而行。基层的好处是病源广,慢性病多,特别如慢支炎、哮喘、心脏病、慢性胃炎,腰腿痛等病患多,你能治好一些老病号,你就会有口碑。小儿病中医疗效好,除了急、重病,一般原理是:小儿外证求太阳,小儿内证求太阴。也就是小儿外感和脾胃病居多,与受寒受热、饮食不节有关。妇科常见病中医疗效很好,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郁证等病人多。在基层工作最能锻炼人。不要看不起小病,在基层小病你看不好,大病未必能够看好。只要你有愿望学习,发扬中医特色,努力实践,不断进取,你会成功的,会成为病人喜欢的好医生,也会有你稳定的收入。也就是能安身。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在中医萎缩 的 情况下,年轻人走纯中医的路要有愿力、耐心和恒心。
49
发表于 2009-3-14 20:28:4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9/03/13 07:48pm 发表的内容:
18、中医博大精深,有理论有实践。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则是理论的应用。中医历来重临床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极端,没有实践的理论是说食数宝,煮砂欲成饭,终不可得。
19、《内•难》重理,《伤寒杂 ...
学习了先生许多临床之贴,在此表示感谢;但本人对先生此贴有不同看法,与先生讨论,如有不妥请先生理解并谅解.本人认为: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总结;行医者多数是先理论后实践,但也不乏先实践后理论之医或巧医;而后者不乏创新之人,所以后者之力与前者之力的融合,才能取长补短.本人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故事,叙说母子相依为命,母亲患癌症无钱医治,孝子用树上疙瘩(茯苓)每天煎水给母亲喝,一方面发挥了人体的祛病功能,另一方面茯苓帮助人体祛疾,母之病竟然创造了痊愈的奇迹,此子本人称之为巧医.
50
发表于 2009-3-14 23:43:0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期——王勇

先生说的故事启发是:大自然有无穷尽的奥妙 ,中医也有无穷尽的奥妙,愿我们努力探索吧!谢谢探讨和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7 20:50 , Processed in 0.06623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