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药前百年回眸与后百年展望[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4 20: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药前百年回眸与后百年展望[转贴]
王琦
  二千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中医药也伴随人类的历史进入了新纪元。当我们把深邃的目光投向未来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刚刚过去的前一百年回眸相顾,不能不对走进新世纪的中医药作出历史连接现实的思考。
  前百年回眸——沧桑巨变,响起历史的回声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100年前的20世纪的初叶,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30年代,日寇又大举入侵,国土遭蹂躏,人民置水火,中医学也陷入了历史的沉沦。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决意废除中医”,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余云岫废止旧医案,使中医药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时间全国中医药界奔走呼号,发出“拥护中医药就是保护我国国粹”、“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的呐喊,他们集会、请愿,迫使当局终止“废止中医案”的实施,然而紧接汪精卫又提出“凡属中医不许执业,全国中药店限令歇业”主张,再次扼杀中医药的生机。尘封的史册,血泪斑斑,一片悲凉。然而中医药界人士从未停止过求生的抗争,学术著作间有问世,古籍整理艰难进行,汇通派医家先后涌现,更有仁人志士兴教育,建学会,办刊物,奋斗不息……回首往事,在这片酿造自身文化的广袤的土地上,延绵了数千年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事业和繁衍昌盛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医药,却经历了如此起伏跌宕、不堪忍耐的屈辱,实是一个离奇的悲剧,时至今日,我们的耳畔必须经常鸣响起这一历史的回声。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使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发展我国传统医药被载入国家《宪法》,“中西医并重”被确立为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中医药的法律地位和科学地位得到确立;遍及全国的2629所中医院,标志着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体系基本建立,承担研究防治常见病、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的重要任务,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医疗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活跃在全国的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民族医药院校,标志着中医药教育已形成了以现代教育为主体的格局,为中医药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级人才;中医药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已拥有77家中医药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累计获国家级奖励成果68项,部局级成果731项,不仅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有些重大科研成果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医药走向国际的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日益提高,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建立了中医医疗、科研、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设立了7个传统医药中心,中医药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前一百年以中国社会历史演变为背景,结合中医药学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作这样的历史划分,即:1900~1949年,为中医药的沉寂与抗争时期;1950—1977年为新的建设时期;1978~1999年为振兴与转型时期。它深刻地告诉我们,中医药的发展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不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后百年展望——迎接挑战,把一个崭新的中医药带入21世纪
  机遇——全球回归自然的科学思潮正在涌现,保持了动植物各种天然形态和活性物质的中草药和各种非药物疗法,为人类健康提供了广阔的服务领域;世界疾病谱的嬗变,以及化学药品存在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多,迫使人们改变治疗思路;老龄社会和心身医学时代的到来、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健康观的改变,使得人们重新评价认识中医药;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中医药所揭示出来的各种生命现象,正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各国医疗保健费用的日益增长,已成为制约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迫使人们寻求新的途径,所有这一切均为中医药进入21世纪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挑战——中医药学与世界科技进步的差距。以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为先导的现代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关于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结构和机能的各种认识产生了一系列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药学若以超常的稳态发展,不形成开放系统,必然滞后,与现代医学整体发展的差距。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已拥有一百多个诺贝尔生理奖和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世界主体医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和科学方法指导下,逐步发展成为精密、定量、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庞大科学知识体系,目前正沿着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国医学家至今未能问鼎诺贝尔奖,中医学目前面临理论与临床覆盖不全,理论淡化,缺少重大突破与创新,缺少科学发现、发明,临床阵地缩小,预防医学退化,科研水平不高,剂型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走向国际的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均成为制约中医学发展的因素。挑战与回应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擎升的主要杠杆。面对挑战我们只有把准时机,作为积极的回应。高举继承与创新的旗帜,实现对历史的超越,对现实的超越,对自我的超越!
  前途——中医现代化!什么是中医现代化?现代化是指人类为全面适应现代社会与文明发展需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获得空前提高,由传统社会和文化向现代社会和文化转变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医现代化是在把握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伴随现代科学和技术进步,使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和升华,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科学体系。深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新世纪的中医药学将显示以下特征,即:国际共享性,为世界大多数人所认识与应用;不可替代性,在当今的卫生保健及在预防、医疗、康复等方面显示出更大贡献度;显示科学性,逐渐脱却思辩与推论,在理论、实践与方法学等方面均显现其现代科学特征,使其得到科学阐明与广泛应用;呈现开放性,使中医学成为主体发展与开放兼容系统;显示发展性,不断涌现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
  中医药在人类医学史上曾有过独领风骚的辉煌,今日仍闪烁着璀璨的科学的光芒,而未来更当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徜徉于世界文明主流之中。  
王琦,男,56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中国中医药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2
发表于 2005-4-21 11:43:0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前百年回眸与后百年展望[转贴]

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05:52 , Processed in 0.0491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