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紧急求助——眩昏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7 17:0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母在家休息已近3个月。因其从小就有失眠症状,现更日益严重。同时,由于长年从事办公室工作,多节颈椎、腰椎都已查出严重弯曲、突出症状。且其自身还伴有高血压、初期脂肪肝、美尼儿综合症。这几个月来,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甚至无法有任何移动,只能终日卧床的情况,多家医院求诊(包括专家门诊),检查大半天,看病3分钟,有时还能有幸看到几名医生争论的情形,但没有任何确诊结果。现吃一些专治头晕的中、西药,如眩昏宁,稍有减轻,但医生告诫不可多吃,且有些药对肝功能有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越来越弱。着实担忧,每每不安,在此求教各位。拜托了。[DISABLELBCODE]

-=-=-=-=- 以下内容由 lilyzhao2006年02月04日 10:06pm 时添加 -=-=-=-=-
衷心感谢各位的真诚帮助.
家母详细就诊情况如下:
2004年1月,三维TCD仪器,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
           X线摄片检查结果: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5-6节椎间盘变形。
2004年6月,放射摄片检查结果:胸椎退行性病变。
2005年8月,头颅平扫, CT扫描结果:脑实质内密度未见明显异常,脑室、脑池、脑沟、脑裂无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
2005年11月,X线检查结果:颈椎3-7节椎间盘突出。
其他检查结果:
1、血压:通常在100-150之间。对此,常年服用珍菊降压片。
2、心脏T波改变,拍片检查未发现明显症状,但时有不适甚至心绞痛,对此常年服用丹参片。
3、近十余年来每年有不同程度眩晕症表现,轻则一周,重则一、二月,表现为天旋地转、平躺侧躺皆是,无法起身,近几年表现更剧。对此,常年服用眩晕宁冲剂。西药未敢服用,担心对肝脏有影响。
2
发表于 2006-1-27 17:49:17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吃过些什么中药?现在的四诊情况如何?
3
发表于 2006-1-27 17:59:57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此眩晕,多为颈椎炎所致.
4
发表于 2006-1-27 19:32:27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请按“问诊单”的内容详细填写,大家才好帮助你。
5
发表于 2006-1-29 16:59:05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精髓空虚,络气不和。
6
发表于 2006-1-29 17:01:28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下面引用由夏红光2006/01/27 05:59pm 发表的内容:
此眩晕,多为颈椎炎所致.
红光此说与兄往昔之风格有异。
7
发表于 2006-2-1 15:28:19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下蹲同时,将双手举起。并养肾阴,保脾胃,可愈。
8
 楼主| 发表于 2006-2-4 22:04:33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衷心感谢各位的真诚帮助.
家母详细就诊情况如下:
2004年1月,三维TCD仪器,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
           X线摄片检查结果: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5-6节椎间盘变形。
2004年6月,放射摄片检查结果:胸椎退行性病变。
2005年8月,头颅平扫, CT扫描结果:脑实质内密度未见明显异常,脑室、脑池、脑沟、脑裂无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
2005年11月,X线检查结果:颈椎3-7节椎间盘突出。
其他检查结果:
1、血压:通常在100-150之间。对此,常年服用珍菊降压片。
2、心脏T波改变,拍片检查未发现明显症状,但时有不适甚至心绞痛,对此常年服用丹参片。
3、近十余年来每年有不同程度眩晕症表现,轻则一周,重则一、二月,表现为天旋地转、平躺侧躺皆是,无法起身,近几年表现更剧。对此,常年服用眩晕宁冲剂。西药未敢服用,担心对肝脏有影响。      
9
发表于 2008-8-3 20:52:57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眩昏症

久卧伤气,动则昏眩,此中气大虚,不宜太注意西医的诊断,可按照纯中医的思路治疗,可选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加葛根,余药不宜用,简单见真功。另外看看舌苔和脉象是不是于痰证有关。

-=-=-=-=- 以下内容由 yangxiaofan2008年08月03日 08:56pm 时添加 -=-=-=-=-
高血压脂肪肝美尼尔等疾病中医多辨证为痰证,长期眩晕也于痰有关,此病宜先补气后按照痰病治疗。切记要简单不可复杂。

-=-=-=-=- 以下内容由 yangxiaofan2008年08月03日 09:03pm 时添加 -=-=-=-=-
病史太过简单,四诊亦不全面,上面的一些老师讲的都有道理,久病穷必及肾,补肾填精固然有理,但痰阻络脉,补之不及,唯先补中气,再去痰邪,最后再填精益髓方可,个人意见只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4 18:05 , Processed in 0.0521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