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心办了坏事——“关怀过度”,无益于肿瘤患者康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6 09:4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际上,癌症患者只要不是病情特别严重,不是特别治疗时所必需采取的辅助措施(如有时实施化疗时需要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完全没有必要限制其正常活动,饮食也毋需忌口,性生活也不必从此取消,而应让他们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练,鼓励其从生活自理开始, 向社会靠拢,则有益于其康复。
   对癌症病人关怀过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患者面前表示明显的怜悯与同情,与其交谈过于小心翼翼,如目光不敢对视、顾左右而言它等等。患者会因此联想到自己与常人的区别, 及自己已被排斥于社会正常生活之外。这种感觉在一些内向、敏感的患者中更为强烈。
第二,关怀照顾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都包办代替,这样易使患者感到自己已是一个废人,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日久必会造成功能丧失,导致癌症治愈后的生存无能。
第三,有意隔断患者与社会的联系。如过于严格地限制探视、禁止患者看书读报、缩小其活动范围等等。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病人孤独感更强烈,甚至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
第四,不适当的忌口,如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正常的夫妻生活也被婉拒剥夺。诸如此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精神异常。
    在今天,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癌症带来的病苦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减轻,各种有效的治疗能够大大延长其生存时间,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像众多的“抗癌明星”在抗癌俱乐部、民生健康家园中愉快地生活,有的人甚至比患病前取得更大的成绩就是证明。
    癌症康复治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康复医学和肿瘤学的一个分支,是使癌症患者战胜癌症、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癌症已不是一个与死亡划等号的词。许多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重新获得生命。但是,他们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身体的残疾、功能的恢复、职业的适应和经济支持等,都应在癌症康复学的范围内来解决。癌症的康复贯穿于癌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治疗后-终末期-死亡后家庭的支持等的这一全过程。但国内目前多将癌症康复集中在对癌症已治愈患者的恢复性治疗, 未免显得太狭隘了些。
——摘自何裕民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4 22:33 , Processed in 0.0487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