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55|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营卫今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7 11: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卷二 营卫生会篇第十八)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水谷入胃,首先是水谷的电磁变化信息对人体的影响,如米味就是米的香味(实际是电磁信息),什么东西能在经脉(如电路)里运行呢?电磁信息可以在经脉里运行。从经文看说明肺是接受信息的,通过经络传入五脏六腑,所以我认为营是食物的电磁变化信息,卫是营养物质。[/watermark]

点评

营气卫气是气体分子  发表于 2018-11-23 09:37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肺气,气是分子  发表于 2018-11-23 09:35
嗅觉由位于嗅觉细胞树突末端的嗅觉纤毛所接受,然后传送到细胞质,接着到达神经元的输出延伸物--轴突。轴突会穿越筛骨板与前脑叶下侧的两个嗅球会合,嗅球本身藉着嗅脚与大脑相连;嗅神经就是在此开始分支,往内嗅中   发表于 2018-11-23 09:31
气味分子是分子物质物质,不是电磁信息物质。  发表于 2018-11-23 09:29
外界气味分子接触到嗅感受器,引发一系列的酶级联反应,实现传导  发表于 2018-11-23 09:26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21 10:34:38 | 只看该作者
老董轻易不发主帖,今发帖一鸣惊人。一个电磁变化信息既是传统的气化,又是现代的子,请继续。

点评

老董有人气,都来讨论,比我强,我发帖少有人理,向老董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2 22:17
3
发表于 2018-11-21 18:58: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营卫想得有点远
4
发表于 2018-11-21 21:02:56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1 18:58
这个营卫想得有点远

周先生既然在“营卫”上下了功夫,建议能把营卫说清楚。
5
发表于 2018-11-21 21:0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1-21 13:32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11-21 13:02
周先生既然在“营卫”上下了功夫,建议能把营卫说清楚。

正在努力。一些文章会逐渐发表出来。以下是一些想法。

营卫是现代中医遭遇误解最大、蒙冤最深的两个概念。

营卫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本是很明白的两个字,在《内经》时代以前,营的本义是军营,卫是在营门站岗或在营周围四处巡逻的卫兵,所以营卫是和当时的军事战争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内经》借用了这两个概念,结合人体的实际,创建了营卫学说:卫延续了保卫的含义,类似于前线的军队;营则渐渐分化,和荣通假,荣是和营养代谢密切关联的字,原义草木繁盛之状,如果说荣是营养代谢过程的话,营的概念类似于军队的后勤保障系统,因为军队和战争的维持需要大量物资的消耗,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可参见《孙子兵法》),与之相类比,古人认识到人体防卫系统的后勤保障需要营养代谢系统提供支持,故在《内经》中,营荣逐渐合流,这两个概念可以相互换用,在《内经》中,这两个概念在当时似乎没有区别的必要。

以后的历代医家对营卫的理解一直也都没有大的歧义,只是在中西医交流之后,营卫才逐渐变得混淆难解。

因为中西医交流之初,西医的长处在于解剖,对机体的代谢和免疫过程了解比较少,在开始的中西医交流中,西医理论中并没有能够和中医营卫对应的概念;然而,在当时以西医为科学标签的社会语境下,以西解中,生搬硬套的乱解盛行,当时的营卫不但得不到理解,还不断遭遇误解和误读:

中医中首先重视解剖的改革者王清任,在其名著《医林改错》中提出“卫为动脉,营为静脉”,因为他当时看到的动脉内无血,认为是行的气,也就是卫气,所以称呼动脉叫卫总管,认为动脉也就是卫气的所在,静脉中含血就称为荣(营)总管,这开始了从解剖乱解营卫的先河;不过王清任的错误大家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观点也就没有多大市场了,以后民国时候的辞源辞海中国医学大辞典又完全翻了个个,异口同声:“营为动脉,卫为静脉”、还有称为“卫为小便”,“卫为体温”,“卫为淋巴”(直可以当做笑话大观,却都是出自当时的中西名家之口,而且都是以无比严谨认真的态度讨论的),归根结底,是由于当时“科学”的西医还没有对人体防卫系统全面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当时中医西医在这方面很难沟通和交流。

建国后,中医整理理论时,曾经经过了长达两年的营卫争鸣,大家一致认为营和营养有关,卫和防卫有关,不过因为当时西医对人体营养代谢和防卫系统的认识依然是片面的,中医的营卫依然无法被理解,营卫成了中医理论中最难解读的东东,所以在编纂教科书的时候,营卫这一部分内容就被错误的边缘化了,历次中医教科书中,营卫的内容只剩下了一小点点,或者以气血代替、模糊化了营卫。《内经》、《伤寒》很多以营卫解释的内容,却被现代中医有意无意的回避,药物方剂中,和营卫相关的似乎只有桂枝汤了。

十年浩劫之后,中医重建,被这套教材教育出来的中医对营卫的了解越来越少,营卫似乎已经成了中医视野之外的某种东西。只有看《内经》,才能知道原来营卫才是中医这一套理论建构的来源,理解营卫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内经》研究的重点在于卫——机体的防卫系统,着力去弄清楚人体的防卫系统是怎么运作的,怎么去调控,这是内经关注的中心,所以中医的营是作为卫的附属而存在的。

总起来说,营是营养,卫是防卫,中西医都曾对营养代谢过程和防卫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过用了不同的方法(系统和还原),建构了各自不同的概念术语体系。

但在古人简陋的条件下,无法深入系统内部,防卫和营养代谢的具体内部过程没有办法研究,古人采用的是司外揣内的黑箱法“现象学”方法,还广泛使用了类比、运动、模型、状态等具有古代文化特色、类似于系统论的研究方法,西医是分析、解剖、还原、实验等方法。中医讲营卫是气化,西医讲营卫是分子。营卫不仅仅是中医概念,营卫应该是中西医的有效结合点。

6
发表于 2018-11-21 21:1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11-21 21:21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1 21:09
正在努力。一些文章会逐渐发表出来。以下是一些想法。

在《内经》时代以前,营的本义是军营,卫是在营 ...

谢谢回复。
内经书上,也有说“荣气”的地方。就不是军营了吧?特别是内经中各处所论营气,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不能理顺。
7
发表于 2018-11-21 21:29:5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11-21 13:19
谢谢回复。
内经书上,也有说“荣气”的地方。就不是军营了吧?特别是内经中各处所论营气,也有自相矛盾 ...

内经的营卫当然不是军营,而是实实在在的医学概念,军营只是营这个字的本义,并非是《内经》中营的意思。

先生潜心研究中医理论多年,也想问问先生认为《内经》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哪?希望大家对此深入的讨论

点评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是谷气,是经营,营生,营运之意吧?运行于脉,营养人体。卫是水气,行于脉外,脉外皆卫气,卫脉也。营卫依脉而生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1 22:28
8
发表于 2018-11-21 22:28:53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1 21:29
内经的营卫当然不是军营,而是实实在在的医学概念,军营只是营这个字的本义,并非是《内经》中营的意思。 ...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是谷气,是经营,营生,营运之意吧?运行于脉,营养人体。卫是水气,行于脉外,脉外皆卫气,卫脉也。营卫依脉而生存。
9
发表于 2018-11-22 18:16:35 | 只看该作者
小董先生是本论坛资深会员,又一直是活跃分子,是一位难得的勤恳认真的会员,而且从来都是别具只眼,常常从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切入和展开。但是他一般是参与回复别人的帖子多,独立发帖的较少。这次从电磁波和营养物质的角度认识营卫,并且自成一贴。首先予以热烈祝贺,再就是也积极参与他发起的讨论,已表示支持!

小董先生说:“我认为营是食物的电磁变化信息,卫是营养物质。”而我认为这句话欠妥,是把营卫的功能和性质搞反了。我感到应该是:“营是营养物质,卫才是电磁变化信息。”不知道是否这样?欢迎拍砖。
10
发表于 2018-11-22 22:17:50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11-21 10:34
老董轻易不发主帖,今发帖一鸣惊人。一个电磁变化信息既是传统的气化,又是现代的子,请继续。

老董有人气,都来讨论,比我强,我发帖少有人理,向老董学习。

点评

还不因为你又臭又硬。  发表于 2018-12-26 20:26
老吐人气也很高的,辩论也在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2 23: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7 04:08 , Processed in 0.0532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