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渴小便利和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第9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1 09:0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9条
【原文】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词解】
  便血:这里是指尿血。
【释义】
  淋家,一般指患淋病日久不愈者;淋病之因,多由肾虚膀胱热盛或膀胱湿热所致。病延日久,阴分耗伤,肾虚更甚,虚热则益剧。此时虽有外邪,亦不可辛温发汗,因辛温之品,既助邪热,又劫夺津液,如此伤阴助热,热伤血络,动其营血,迫血妄行,则导致尿血变证。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淋家禁用汗法治疗。
【参考】
  [按语] 此举“淋家”禁汗为例,凡肾虚下焦蓄热而患外感者,均忌辛温汗法。然表有邪,不汗则外邪不解,还可循经入里,故养阴滋液,清热通淋,兼解其表邪方是正治。因此临床辨证当领悟禁汗之旨。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09:14:33 | 只看该作者

消渴小便利和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第9条

      《伤寒论》83条~89条为麻黄汤禁忌症,其中第84条即: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参看:《伤寒论现代解读》142页。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9 17:22:09 | 只看该作者
    患有淋病的人,外感时也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9 17:2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20 09:04 编辑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第二位。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

         淋病与淋证相去甚远。交叉比较少。淋病涉及到整个泌尿生殖系统甚至于全身其他器官,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淋证,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16:2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20 22:58 编辑

              淋证,中医病名。是指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因素为湿热。病位在肾与膀胱。多见于已婚女性。辨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别标本缓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

病证鉴别


1、六种淋证


六种淋证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此外各种淋证又有不同的特殊表现。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症状,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血淋为溺血而痛。膏淋症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2、淋证与癃闭


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但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为癃闭。


3、血淋与尿血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4、膏淋与尿浊


膏淋与尿浊在小便浑浊症状上相似,但后者在排尿时无疼痛滞涩感,可资鉴别。

症治分类

证名:热淋证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常用中药: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萆薢、大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

加减:伴寒热、口苦、呕恶者,可加黄芩、柴胡以和解少阳;若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生大黄、枳实以通腑泄热;若阳明热证,加知母、石膏清气分之热;若热毒弥漫三焦,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若气滞者,加青皮、乌药;若湿热伤阴者去大黄,加生地黄、知母、白茅根以养阴清热。

证名:石淋证

症状: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若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见面色少华,精神萎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脉细而弱;或腰腹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代表方:石苇散加减。

常用中药:瞿麦、扁蓄、通草、滑石、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石苇、穿山甲、虎杖、王不留行、牛膝、青皮、乌药、沉香。

加减:腰腹绞痛者,加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若尿中带血,可加小蓟草、生地黄、藕节以凉血止血,去山甲、王不留行;小腹胀痛加木香、乌药行气通淋;伴有瘀滞,舌质紫者,加桃仁、红花、炮山甲、皂角刺,加强破气活血,化瘀散结作用。石淋日久,证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者,为虚实夹杂,当标本兼顾,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益气通淋;腰膝酸软,腰部隐痛者,加杜仲、续断、补骨脂补肾益气;形寒肢冷,夜尿清长,加巴戟肉、肉苁蓉、肉桂以温肾化气;舌红,口干,肾阴亏耗者,配生熟地黄、麦冬、鳖甲滋养肾阴。

证名:血淋证

症状: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中药:小蓟、生地黄、白茅根、旱莲草、生草梢、山栀、滑石、当归、蒲黄、土大黄、三七、马鞭草。

加减:有瘀血征象,加三七、牛膝、桃仁以化瘀止血;若出血不止,可加仙鹤草、琥珀粉以收敛止血;若久病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症见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者,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肾阴亏耗严重者,加熟地黄、麦冬、鳖甲、旱莲草滋养肾阴;若久病脾虚气不摄血,症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者,用归脾汤加仙鹤草、泽泻、滑石益气养血通淋。

证名:气淋证

症状: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常用中药:沉香、青皮、乌药、香附、石韦、滑石、冬葵子、车前子。

加减:少腹胀满,上及于胁者,加川楝子、小茴香、广郁金以疏肝理气;兼有瘀滞者,加红花、赤芍、益母草活血化瘀行水。

证名:膏淋证

症状:小便混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常用中药:萆薢、石菖蒲、黄柏、车前子、飞廉、水蜈蚣、向日葵心、莲子心、连翘心、丹皮、灯芯。

加减:膏淋病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甚,形体日见消痩,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细无力,此为脾肾两虚,气不固摄,用膏淋汤补脾益肾固淫。偏于脾虚中气下陷者,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者,配用七味都气丸。偏于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伴有血尿者加仙鹤草、阿胶补气摄血。夹瘀者,加参三七、当归活血通络。

证名:劳淋证

症状: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病程缠绵,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肾。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常用中药:党参、黄芪、淮山药、莲子肉、茯苓、薏苡仁、泽泻、扁豆衣、山茱萸、菟丝子、芡实、金樱子、煅牡蛎。

加减:中气下陷,症见少腹坠胀,尿频涩滞,余沥难尽,不耐劳累,面色㿠白,少气懒言,舌淡,脉细无力,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肾阴虚,舌红苔少,加生熟地黄、龟板滋养肾阴;阴虚火旺,面红烦热,尿黄赤伴有灼热不适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低热者,加青蒿、鳖甲清虚热养肾阴;肾阳虚,加附子、肉桂、鹿角片、巴戟天等温补肾阳。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主穴:中极、膀胱俞、阴陵泉。

配穴:热淋加委中、行间;石淋加秩边、委阳;气淋实证加肝俞、太冲、期门;气淋虚证取阴陵泉加气海、足三里、脾俞;血淋实证加委中、三阴交、血海、膈俞;血淋虚证去阴陵泉加太溪、复溜、三阴交、膈俞、肾俞;膏淋实证加委中、三阴交;膏淋虚证去阴陵泉加气海、肾俞、三阴交;劳淋去阴陵泉加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气海、肾俞、关元加灸。


转归预后

各种淋证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表现在转归上,首先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如实证的热淋、血淋、气淋、可转化为虚证的劳淋。反之,虚证的劳淋,亦可能兼夹实证的热淋、血淋、气淋。而当湿热未尽,正气已伤,处于实证向虚证的移行阶段,则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候。其次是某些淋证间的相互转换或同时并见。前者如热淋转为血淋,热淋也可诱发石淋。后者如在石淋的基础上,再发生热淋、血淋,或膏淋并发热淋、血淋等。在虚证淋证的各种证型之间,则可表现为彼此参差互见,损及多脏的现象。淋证的预后往往与其类型及病情轻重有关。初起者,病情尚轻,治疗的当,多易治愈。但热淋、血淋有时可发生热毒入血,出现高热神昏等重笃证候。若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不但可转为劳淋,甚则转变成水肿、癃闭。关格等证,或肾虚肝旺,成为头痛、眩晕。石淋因结石过大,阻塞水道亦可成水肿、癃闭。关格等证。膏淋日久不愈,精微外泄,可致消瘦乏力,气血大亏,终成虚劳病证。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16:31:49 | 只看该作者
        发热、疼痛、小便浑浊有杂物。
        热淋与心火下移小肠的鉴别。前者小便浑浊有杂物,后者一般小便没有杂物,比较清亮。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16:37:50 | 只看该作者
            泌尿道感染
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


(1)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血尿;患侧或双侧腰痛;患侧脊肋角有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等;


(2)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3.无症状菌尿


无症状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多见于老年女性和妊娠期妇女,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的其他疾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脊肋角压痛,耻骨上区疼痛和发热等)。复杂性尿路感染常伴随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其导致的后遗症也较多,最严重和致命的情况包括尿脓毒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可逆和不可逆等。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16:4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20 08:48 编辑

         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
        

       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这一组临床表现,与心火下移是一个证态。
        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与热淋、癃闭关系密切。
        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与膏淋关系密切;
        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属于血淋

        辨证论治一定要 具体到不同的阶段与不同的临床类型。可以看出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交叉点(即融合点,地面公交与地铁的共用车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22:31 , Processed in 0.1101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