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群 发表于 2014-8-16 16:09 《指迷》茯苓丸治疗痰凝湿阻之肩凝,我从八十年代初读先师刘炳凡主编之《湖南省老中医医案·谭日强医案》时 ...
使用道具 举报
萧铁 发表于 2014-8-16 21:02 大光明云先生可否把信息来源、尤其是第三条的出处列出?。 我也查了一下。以下摘自2010版《中国药典》 ...
胡不群 发表于 2014-8-17 00:09 《指迷》茯苓丸治疗痰凝湿阻之肩凝,我从八十年代初读先师刘炳凡主编之《湖南省老中医医案·谭日强医案》时 ...
萧铁 发表于 2014-8-17 21:32 呵呵,“临床家”们对验方的副作用视而不见,面对质疑,只会“抱团取暖”,令人失望。
萧铁 发表于 2014-8-13 14:58 这个案例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是肩关节活动不灵源于“痰湿”积聚在关节周围;而茯苓半夏一方面燥湿(其结果是 ...
查看全部评分
奔月
104.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0 22:38 , Processed in 0.0564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