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22|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的定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4 16:4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2-15 23:07 编辑

教科书中的定义:

中医所谓的“证”,就是“证候”的简称,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斗争强弱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也是对其相适应的疾病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症状的归类和总结。由于疾病的发生以及患者的体质的差异,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所以也各适于不同类型的辩证归类。例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

所谓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得来的症状、体征、理化指标等资料,根据他们内在的有机联系,加以综合和分析,最后归纳并作出诊断的过程。所以辩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方法,同时也为中医治疗提供了根据。

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47:2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病症的一种方法,证是中医诊治病症的基本单位。证的概念,整体上言是一种病理学层面的诊断,缺失了病因(实质的,客观意义上)层面的诊断,并且偏重于病理生理学层面,缺失了病理解剖学的层面。与症状的关系,是症状与病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症状是证外在的现象的的表现,证是症状内在的病理的本质。一个证可有多个症状的表现,一个症状可见于多个证的存在中。

辨证论治模式,是在中医疾病观(以病理为疾病本质)指导下,以病理过程或状态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定病位,定病性,定彼此标本转化轻重缓急关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有是证用是治,直接针对病理过程或状态进行调整干预的一种方法。

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50:38 | 只看该作者

病理状态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一一病理状态或过程是非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可见于多种具体西医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在内伤杂病领域,中医辨证论治,强调突出的是病理改变,是各种病理改变之间的标本转化轻重缓急的关系,强调突出的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不是单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纵向关系。这种横向关系已经突破了西医具体疾病的束缚,而是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以整个内伤杂病为参照系),以更小的诊断单位(证或病理状态病理过程)去分析病人的状态状况,去治疗干预病人的状态状况。
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6:50:59 | 只看该作者
在内伤杂病领域,中医辨证论治,强调突出的是病理改变,是各种病理改变之间的标本转化轻重缓急的关系,强调突出的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不是单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纵向关系。

一一这种横向的,各种病理改变之间的标本转化轻重缓急的关系,可以有千变万化的组合,有着极大的随机性。
5
发表于 2016-2-14 17:32:5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2-14 16:47
个人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病症的一种方法,证是中医诊治病症的基本单位。证的概念,整体上言是 ...

       个人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病症的一种方法,证是中医诊治病症的基本单位。证的概念,整体上言是一种病理学层面的诊断,缺失了病因(实质的,客观意义上)层面的诊断,并且偏重于病理生理学层面,缺失了病理解剖学的层面。与症状的关系,是症状与病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症状是证外在的现象的的表现,证是症状内在的病理的本质。一个证可有多个症状的表现,一个症状可见于多个证的存在中。
       辨证论治模式,是在中医疾病观(以病理为疾病本质)指导下,以病理过程或状态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定病位,定病性,定彼此标本转化轻重缓急关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有是证用是治,直接针对病理过程或状态进行调整干预的一种方法。
——————————————————————————————————
      陈先生:
      我的观点是:
      1、证不是病理生理学诊断。
      2、证也不是疾病的本质。
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7:29:46 | 只看该作者
“证”不是疾病的本质,也不是病理生理学诊断——与陈斌先生商榷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456
7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8:07:42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2-14 09:32
个人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病症的一种方法,证是中医诊治病症的基本单位。证的 ...

2、证也不是疾病的本质。

——关于证是不是疾病的本质的问题,中医是通过治证来治病,解决病人的病症问题,对于中医言,证(内在病理过程或状态)自然是疾病的本质。

但若是放在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考虑,在不同的疾病领域,疾病的本质则应有所偏重不同。

在外感病(流行传染性疾病)领域,诊治的核心应在于病因(病原体,整体上),疾病的本质当以病因为主;

在内伤杂领病领域,如以前所述过:病因往往多原而非特异性(遗传、饮食、起居、情志等),认识病因多数时候只是利于预防或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西医西药)往往还是直接针对病理结果(与病理机制)而展开进行的。此处,疾病的本质当以内在病理状态或过程为主。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治模式,适合于内伤杂病领域的病症诊治规律与客观要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
发表于 2016-2-17 07:20:4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2-15 10:07
2、证也不是疾病的本质。

——关于证是不是疾病的本质的问题,中医是通过治证来治病,解决病人的病症 ...

“——关于证是不是疾病的本质的问题,中医是通过治证来治病,解决病人的病症问题,对于中医言,证(内在病理过程或状态)自然是疾病的本质。”

说得对极了,对于中医来说,证,就是反映的疾病的本质,也就是疾病的根本的病理变化。

“证”,是指疾病的证候,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它是各种致病因素即病邪与人体防御功能即正邪相互斗争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病理体征和主观症状的综合。判断准确的“证”,常可反映出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正气的虚实。如一患者面色萎黄、消瘦,胃脘隐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纳差、便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通过四诊及辨证得知:本病的起病是饮食失节,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脘腹受凉;病变部位在脾胃,病机是寒湿伤脾,脾失健运;疾病属性为寒,正邪双方对比正虚明显。综合诊断是:“脾胃虚寒”证,从而制定出温补脾胃的治则。   从以上可以看出,“证”可以基本反映出疾病的本质,所以可以作为立法、处方、用药的依据。
9
发表于 2016-3-4 06:41:05 | 只看该作者
        证的概念,整体上言是一种病理学层面的诊断
=====================================
       回复:
       你所说的:病理学层面,是中医的“病理”,还是西医的病理???先生始终都没有中医“病理”(病机)的意识!
         西医的病理学包括病例生理学与病理形态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等等),概念是十分清楚的。
          把中医的证,转换为西医的病理学,先生是怎么样转换的??例如:热实结胸证,他的西医病理学是什么?如何证明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1:2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3-4 03:4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3-3 22:41
证的概念,整体上言是一种病理学层面的诊断
=====================================
       回复 ...
你所说的:病理学层面,是中医的“病理”,还是西医的病理???先生始终都没有中医“病理”(病机)的意识!
         西医的病理学包括病例生理学与病理形态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等等),概念是十分清楚的。

——其实这只是一个名实之辩的问题。中医没有病理学、生理学等名称,但中医有没有病理学、生理学等实质性内容呢?这应当不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如同以前所述过,中医是没有生理学、病理学等名称的,但生理、病理活动与改变,是一种客观存在,通过机体生命活动与症状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来,而被古人不同程度的认识到,并以古人自己的语言表达描述出来。中医的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学说,即是中医的生理与生化学。中医的证候学,即是中医的病理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17:01 , Processed in 0.1237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