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ayuan_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密中医穴位》出版上市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2:36:29 | 只看该作者
       三、太溪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寻摸,可以摸到前后两个凹坑。用指尖按压前面的凹坑很敏感,有肾经前线的经络感传;用指尖按压后面的凹坑较为敏感,有肾经后线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1)前面的凹坑(前太溪穴)在内踝后缘,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肾经前线***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下前外行线到小趾内侧端;上行线到扁桃体前半***,眼**,鼻**,唇**,齿**,耳**,脑干**。中途有分支到肾**和生殖器官**。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后线*和膀胱经小趾内外侧线*。
           (2)后面的凹坑(后太溪穴)在跟腱前缘,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肾经后线***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下行线沿跟腱内侧下行,经足跟内侧和前缘到足外侧缘,前行到小趾外侧端;上行线到内耳***,眼**,鼻**,舌**,牙**,唇**。中途有分支到肛门**。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线*和膀胱经小趾内外侧线*。
         4)结论探讨
       太溪穴的定位不精确,可以分成前后两个穴位。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前太溪穴归属于肾经前线。
           (2)后太溪穴归属于肾经后线。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前太溪穴在扁桃体前半***,眼**,鼻**,唇**,齿**,耳**,脑干**,肾**和生殖器官**。
           (2)后太溪穴在内耳***,眼**,鼻**,舌**,牙**,唇**和肛门**。
         3)穴位感传的串经
       前后太溪穴都是大全息的穴位,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或后线*和膀胱经小趾内外侧线*。
         4)左右穴的感传的差异不明显。
       3、太溪穴释名(别名:大溪、吕细)
         1)穴名字解
           (1)太字指大的最高程度,特大,超大。此处指感传较强。
           (2)溪字是谿的通假字,指手足掌的两侧。
           (3)大字指成年人。引申为外形规模超常的情况。此处指感传较强。
           (4)吕字指两人合唱或指膂。此处指脊椎。
           (5)细字指丝线团。引申为横截面小的或形体小的。此处指感传显较弱。
         2)穴位名称的意义
           (1)太溪穴指有较强的感传到手足掌的两侧。
           (2)大溪指有较强的感传到手足掌的两侧。
           (3)吕细指有较细的感传到脊椎(督脉)。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
         2)现代治疗的病症
       头痛目眩,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前太溪穴有:扁桃体炎,肾炎,面肌痉挛,面部五官疾病和生殖器官疾病。
           (2)后太溪穴有:耳聋,痔疮,面部五官疾病。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5)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头痛(督脉、肺经、胆经、肝经等),目眩(肝经),咳嗽(肺经),气喘(肺经等),胸痛咳血(肺经),消渴(脾经),失眠(小肠经等),健忘(小肠经),阳痿(肝经)。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6:3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6-22 06:33 编辑

天突穴传统上只有一个穴位位点。我研究的结果有三个:二十二、天突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天突穴位于颈部,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胸骨上窝正中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大凹坑。大凹坑的中线有一条较细的韧带,韧带两侧有小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大凹坑的中心稍有敏感,有肺经的经络感传;用指尖按压两侧的小凹坑较为敏感,有十七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1)用牙签刺激这个大凹坑的中心处(中天突穴),可以发现肺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感传向左右两侧行走,到拇食指两侧端。中途有分支到头部**,肺**,气管**,咽喉**,面部五官***,胃**和大肠**。有串经到心经*,脾经*和肝经*。
           (2)用牙签刺激这个大凹坑旁边的小凹坑(旁天突穴),有十七经脉***的经络感传。
         4)结论探讨
       天突穴的定位比较模糊,可以细分成左中右三个穴位。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中天突穴归属于肺经。
           (2)旁天突穴归属于任脉,有感传直通其他十六条经脉。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中天突穴有:头部**,肺**,气管**,咽喉**,面部五官***,胃**和大肠**。
           (2)旁天突穴没有重点部位。
         3)穴位感传的串经
           (1)中天突穴有串经到心经*,脾经*和肝经*。
           (2)旁天突穴直通十七条经脉,没有串经。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不明显。
       3、天突穴释名(别名:玉户、天瞿)
         1)穴名字解
           (1)天字指人头顶上的无限天空。此处指头。
           (2)突字指犬从洞中突然窜出来。此处指喉头。
           (3)玉字指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此处指胸骨。
           (4)户字指居室出入的可以开闭的双户。此处指穴位。
           (5)瞿字指鹰隼瞪着双眼。此处指眼睛。
         2)穴位名称的意义
           (1)天突穴指有感传到头部和咽喉。
           (2)玉户指穴位在胸骨上缘,有感传到胸骨和外阴部。
           (3)天瞿指有感传到头部和眼睛。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主面皮热,上气咳逆,气暴喘,咽肿咽冷,声破,喉中生疮,喉猜猜喀脓血,喑不能言,身寒热,颈肿,哮喘,喉中翕翕如水鸡声,胸中气梗梗,侠舌缝青脉,舌下急,心与背相控而痛,五噎,黄疸,醋心,多唾,呕吐,瘿瘤。
         2)现代治疗的病症
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扁桃体炎。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中天突穴有:头痛,扁桃体炎,面部五官疾病,胃痛,腹泻,便秘,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
           (2)旁天突穴有:高血压病,皮肤过敏。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瘿气,颈肿,梅核气,胸中气逆。
         5)肺经以外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打嗝(心经、胆经前后线),呕吐(胃经),暴喑(所有经脉),黄疸(肝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6:3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6-22 06:34 编辑

行间穴有四个位点:   
   二、行间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行间穴位于足背部,在第1、2 趾之间,蹼缘上方的横纹头处。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第1、2 趾之间,蹼缘上方的横纹头处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凹坑的两侧很敏感,有胆经前线、肝经、胃经和脾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有四个敏感点。
           (1)内侧赤白肉际上方3mm 处的敏感点(内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胆经前线**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大趾外侧端;后行线在外踝前上行到头侧部**、面颊部**、下眼眶***和泪囊腺***。期间有分支到膈肌的前1/3 **、喉咙**和尿道**。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内侧赤白肉际下方3mm 处的敏感点(内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肝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大指外侧端;后行线经内踝前方向上行走,到眼睛**。中途有分支到肝脏**和生殖器官**。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外侧赤白肉际上方3mm 处的敏感点(外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胃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成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2 趾内侧端;后行线经解溪穴上行,到眼睛***和前额***。中途有分支到胃***和咽喉***。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脾经*、胆经前线*。
           (4)外侧赤白肉际下方3mm 处的敏感点(外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脾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2 趾内侧端;后行线经内踝前上行到舌**和眼睛**。中途有分支到胰脏***和脾脏***。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结论探讨
       行间穴的定位不精确,可以分成四个穴位。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内背行间穴归属于胆经前线。
           (2)内掌行间穴归属于肝经。
           (3)外背行间穴归属于胃经。
           (4)外掌行间穴归属于脾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内背行间穴在头侧部**、面颊部**、下眼眶***、泪囊腺***、膈肌的前1/3 **、喉咙**和尿道**。
           (2)内掌行间穴在眼睛**、肝脏**和生殖器官**。
           (3)外背行间穴在眼睛***、前额***、胃***和咽喉***。
           (4)外掌行间穴在舌**、眼睛**、胰脏***和脾脏***。
         3)穴位感传的串经
           (1)内背行间穴属于大全息穴,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内掌行间穴属于大全息穴,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外背行间穴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脾经*、胆经前线*。
           (4)外掌行间穴属于大全息穴,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左右穴的感传的差异在胃、肝和通往胆囊的路径上。
           (1)左侧到胃的左上半、肝左叶、在膈下横行到胆囊。
           (2)右侧到胃的右下半、肝右叶、直接到胆囊。      
       3、行间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行字指纵横通畅的十字路口。此处指有多方向的经络感传。
           (2)间字指月光从门缝中照入室内。引申为两个物体的空隙。
         2)穴位名称的意义
       行间穴指此穴位于足大指和2 趾之间,行间的经络感传有四条,方向也不同。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主呕逆,洞泄,遗溺癃闭,消渴嗜饮,善怒,四肢满,转筋,胸胁痛,小腹肿,咳逆呕血,茎中痛,腰疼不可俯仰,腹中胀,小肠气,肝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口喎,癫疾,短气,四肢逆冷,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便溺难,七疝寒疝,中风,肝积肥气,发痎疟,妇人小腹肿,面尘脱色,经血过多不止,崩中,小儿急惊风。
         2)现代治疗的病症
       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癃闭,疝气和胸胁胀痛。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内背行间穴有:偏头痛、面颊肿、眼眶痛、眼干燥、迎风流泪、膈肌痉挛、咽喉肿痛、尿路感染。
           (2)内掌行间穴有:内眼疾病、肝炎和生殖器官疾病。
           (3)外背行间穴有:外眼疾病、前额痛、胃痛、咽喉肿痛。
           (4)外掌行间穴有:舌炎、胰腺炎(右侧穴位)、糖尿病(右侧穴位)、外眼病等。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中风,癫痫,口喎和胸胁胀痛。
         5)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遗尿(肾经前后线、小肠经),癃闭(肾经前后线、小肠经)和疝气(肾经前线)。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6:36:52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6-6-22 06:30
天突穴传统上只有一个穴位位点。我研究的结果有三个:二十二、天突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 ...

传统的经穴都是凹陷的,有些小儿推拿穴位和奇穴摸不到凹陷。这一部分在理论部位有介绍。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7:47:2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   穴位的定义
       穴位是一个很大众化的名词,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人体上有很多可以治疗疾病的穴位。不过即便是针灸学的专家和教授也未必能够讲明白什么是穴位,至于那些普通民众就更难讲明白了。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各个时期对穴位的定义或概念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很难界定什么是穴位。下面是历史上不同时期对穴位的基本概念:
       一、穴的时期
       穴的时期就是在对穴位的经络感传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之前的时期。那时人们只知道人体身上有一些能够治疗疾病的位点,这些位点的特点就是可以用手指在这些位点上摸到一个凹坑。这些可以用手指摸到的凹坑并不一定能够用眼睛看得出来,因此寻摸就是确定穴位位置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寻摸的时候还可以发现在穴位的位点上有对按压的特殊感觉。例如:酸、麻、重、胀、痛等。
       简单的给出一个定义就是:穴是在人体皮肤下面可以摸到的较为敏感的有治疗作用的凹坑。
       当时对穴位的基本要求是:穴的名称、位置和能治疗什么病症。
       回顾一下古人对穴的定义有二:
      1、甲骨文的穴是指人类居住的山洞。用在穴位上是指骨骼的凹坑、缝隙或边缘。
      2、《说文解字》中的穴是指人类在高地上挖出一个平底的坑,上面覆盖草木。人类就居住在这个坑中。用在穴位上是指肌肉的缝隙或皮下软组织的凹坑。
       以上两种类型的穴就是早期穴位的基本类型。
       二、腧穴的时期
       腧穴的时期是在刺激某些经络敏感人穴位的时候,人们发现:受刺激的人还有经络感传现象。于是古代的医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广泛和持久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是:
       1、发现了经络系统及其气血运行的规律。
       2、发现了穴位与经络之间的关系。
       3、发现了穴位经络感传的普遍规律和每一个穴位经络感传的特异性。
       4、发现了经络理论在穴位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5、古人在对穴位的命名中充分的体现了穴位的经络感传研究结果。
       从此人们对穴位有了新的概念。
       腧穴的定义如下:腧穴是人体经络线上气血输注量较多的位点。这个位点在人体皮肤的下面,在此处可以摸到较为敏感的有治疗作用的凹坑。
       腧穴的定义体现的内容有:
      1)腧穴在人体皮肤下面,可以摸到的较为敏感的有治疗作用的凹坑。
      2)腧穴在人体的经络线上。
      3)腧穴气血输注量较多。
      这个腧穴的腧字是俞的演化字。其原本的字是俞。甲骨文的俞字指河边的码头,因此,腧穴早期也叫俞穴。古人用河流比喻经络,用码头比喻经络线上的穴位。从此穴位便与经络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经络介入穴位,使得穴位的治疗效果出现了明显的提高。
       三、小儿推拿穴位的时期
       大约在明朝的时候,小儿推拿渐渐兴起。由于推拿疗法的治疗特点,导致小儿推拿穴位的定义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特点是:穴位由小点扩展成有一定范围的大点,大片和或长或短的线状、带状、圈状。其中有很多的穴位已经失去了穴的凹坑和点的概念。
       小儿推拿穴位的定义是:在小儿皮肤下有一些与经络有某种联系的有治疗价值的一些点、线和片。
      小儿推拿穴位继承了腧穴概念中穴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特点,这在穴位经络感传研究已经长期失传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另一方面小儿推拿穴位却抛弃了最原始的穴的内容。这也许是因为小儿推拿行业特点所决定的。继小儿推拿之后的一些经外奇穴也以另一种方式突破了一个穴位名称对应一个位点的传统方式。例如十宣穴,八风穴,八邪穴和四神聪穴等。
       三、近代对穴位的定义
       如果单从近代对一些新穴的命名来看。这些穴位的名称和使用完全失去了与经络相关的内容。唯一还剩下的内容就是皮肤下面有治疗价值的点。因此,近代对穴位的定义应当是:人体皮肤下面的有一定治疗价值的点。
       新穴位在抛弃了经络理论之后,陆续发现的穴位越来越多,但治疗的效果却越来越差。其实除了近代发现的新穴位以外,那些名称上与经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统穴位(就是经穴)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现代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将经络理论与穴位的应用连接在一起了。所以现代对穴位的定义就仅仅是人体皮肤下面的有一定治疗价值的点。在这样一个穴位定义指导下,经络理论对穴位应用的指导意义几乎消失殆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6
发表于 2016-7-5 17:33:01 | 只看该作者
    向二位学习!
17
发表于 2016-7-5 18:10:31 | 只看该作者
       郭发渊?百度没有找到这本书!
18
发表于 2016-7-5 18:43:2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有自信,对于经络的认识,我们要有自信。经络是中国古代发现的,西医没有发现他,西方科学也没有发现他!腧穴,经络是客观存在,能够治病就是证据。
        经络把人体的四肢、躯体与内脏联系起来了,而且有特异性的对应关系,足三里与胃肠道,内关与心脏……。西医西方科学没有发现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虽然把全身连接为一个整体,但是没有体表与内脏的特异性联系,无论生理学还是解剖学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二者的特异性联系!单凭这一点,就能够颠覆西医学与西方科学的真理性!!科学性!!发现规律,发现真理,不是西方科学的特权!实际经验发现规律,发现真理,与西方科学没有关系!没有西方科学,照样能够发现规律,发现真理!
       经络超越了西医,超越了西方科学!西方科学需要一场革命,彻底打破西方科学神话,西方科学迷信!
19
发表于 2016-7-7 13:55:3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7-5 18:43
我们要有自信,对于经络的认识,我们要有自信。经络是中国古代发现的,西医没有发现他,西方科学也没 ...

这番话中医人士还是不说为好,以免引起对中医产生新的不良看法。
20
发表于 2016-7-7 16:38:05 | 只看该作者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7-7 05:55
这番话中医人士还是不说为好,以免引起对中医产生新的不良看法。

       中医的存在,彻底否定了真理一元论!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真理只有一个!现在出来两个真理,机械唯物主义彻底失败了!建立在机械唯物论基础上的西方科学是不完备的,有缺陷的,需要革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18:41 , Processed in 0.0524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