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实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03:55:49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11-16 13:45
经络不是血管,经络的概念与血管完全不同。经络中运行的是真气,血管内流动的是血液。血管是现代医学名词, ...

一吐先生所言不差。血管确实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但是血脉并不能能完全概括经络的功能,而且血管的走行和经络的走行也并不完全吻合。所以血管只能是经络的一部分。况且,内经中明言:心主血脉。却从来没有心主经络之说,看来是经络另有系统的。先生以为呢?
12
发表于 2017-11-17 06:57:32 | 只看该作者
      等到气功谎言被揭穿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它们不过是五彩缤纷的肥皂泡,除了迷惑人外毫无用处破裂是迟早的事情。
13
发表于 2017-11-17 07:13:26 | 只看该作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我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真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经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γ照相机拍摄到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自身调节论:认为经络是以西医"三调节"之一的"自身调节"为第一主要机制的理论,以及相应的"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大统一的分形经络(邓氏理论)。
  ●细胞群(细胞社会学)论:细胞充填,粗糙,不光滑,非管的细胞群的"自身调节"经络(邓宇)。
  ●分形论:1996年邓宇等提出的"分形经络(分维经络)",及同年张声闳提出"间隙维"(出错)经络."间隙维"与"分形维"有本质实质性区别。
  ● 间隙论:张声闳等的间隙维经络认为,经络在0.3维,暨0.3间隙维经络.分形维是2.7维(有疑问)。
  ● 自由基论:饶平凡,刘树滔,郭静科等认为,经络与自由基密切相关,甚至已通过自由基特点显影技术获得全世界第一张清晰度最高的经络路线照片。
编辑本段现代分形经络
  现代分形经络,1996年张声闳提出"间隙维"(出错):间隙,而邓宇等提出了"分形维经络":经络是粗糙,不光滑,非管,细胞充填的细胞群的经络.
  ●自身调节-经络
  ●细胞群-经络,细胞社会学经络
  ●分形经络
14
发表于 2017-11-17 07:15:44 | 只看该作者
        
近代经络创新简史表
  2009年,饶平凡,刘树滔,郭静科等人首次通过自由基特定显影技术获得清晰度最高的经络路线照片,并刊登在《Bioscience Hypotheses》杂志上。
  2005年,代启彬提出经络是“类分化细胞集合”论断。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1996年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1995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1995年?
  •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1992年,中国曾邦哲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功能整合(经络宽带效应是三体互动的混沌现象)与系统医学模型等。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07:51:08 | 只看该作者
寻求真理是人的本性,但是真理有时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验证和体验的。经络有没有?到底是什么?现代科技尚无法做到眼见手摸,确实也有时候令人疑惑。
16
发表于 2017-11-17 08:36: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想知道经络是什么,必须破除结构决定功能的机械唯物论思想。
         经络,是一种功能,而不是解剖学结构,这个功能的实现需要全身结构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而不是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特殊机构。
         呼吸,是一种功能,传统的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肺等解剖学结构,不能完成呼吸运动,更不能完成气体交换。传统的呼吸系统除了进行呼吸运动、气体交换功能之外,他们具有内分泌、免疫、物质代谢、血液循环等等功能。
           经络,心肝脾肺肾……都是指的功能,完成各个功能的解剖学结构不是单一的、特定的、一对一的,而是全身结构参与的结果,仅仅是以某几个解剖结构为主。神明与五脏六腑皆有关系,以心为主。余类推。
          经络的功能是什么?是调控的通道,以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为主。调控系统,还有许多层级与子系统,在此不讨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发表于 2017-11-17 08:40:2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涵盖中西医理论,使之取长补短。
18
发表于 2017-11-17 08:42:49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1-17 03:55
一吐先生所言不差。血管确实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但是血脉并不能能完全概括经络的功能,而且血管的走行和经 ...

謝謝回帖。请赐教,血管的走行和经络的走行怎的不完全吻合?经云: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营行脉里濡养百骸,卫行脉外,卫外防邪。脉分经脉,络脉,都是行气血。经如江河奔流,络如支流,小溪,其功能是浇灌流域的土地。若【血脉并不能能完全概括经络的功能】,不能的部分必然死亡,如中风后遗之病人。心主血脉,是心主经脉和络脉,经气行于其中。中医不能再折腾了,还是回归经典吧。
19
发表于 2017-11-17 10:28:40 | 只看该作者
        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现象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针刺麻醉和针灸治疗作用机制过程中,广泛地探讨了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在体表出现的某些特异性反应和刺激体表经脉或穴位对内脏功能的调整作用。大量事实表明,体表与内脏或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确实存在着规律性联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的体表反应
     1.压痛与硬结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表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脏腑有疾可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出现病理反应点,许多临床观察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事实。穴位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痛觉过敏、皮下结节或条索状阳性反应物以及局部血管扩张等。不同脏腑疾病常在不同穴位出现病理反应,有比较明显的部位特征。例如,胃部疾患主要在足三里、中脘、阳陵泉等穴处出现压痛点和条索状物,而肝病则在足三里、肝俞、曲泉、太冲等穴处出现上述阳性反应。
    刺激内脏器官也可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出现疼痛反应。在交感神经切除术患者身上,分别用气球扩张刺激胃时,所引起的牵涉痛一般是沿腹中线,同时向骶骨部放射;刺激十二指肠时投射范围是自剑突至脐部;空肠与回肠的投射部位是在脐周围。在一位女性患者做输尿管手术时,用电极刺激输尿管近肾端,患者主诉在脐部水平沿直肠边缘的肌肉出现疼痛,而当刺激肾脏时,则在背部脊柱与肋骨联合出现疼痛。前者与肾经走行的部位相符,而后者则相当于肾俞的部位。
      2.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电学性质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学者广泛开展了穴位低电阻的测定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资料。用恒流式皮肤电阻测试仪,以三电极法同时对500名受试者十二经脉腕踝部穴位进行了测试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和神经、意识方面疾患时,心经和心包经电阻有异常变化;有呼吸系统疾病时,电阻变化则多见于肺经穴位;有胃溃疡病患者,胃经穴位皮肤电阻变化显著,其次是脾经穴位。在对健康人与疾病患者肺经、胃经五输穴和经线上非穴点及经线旁开0.5厘米对照点测试结果亦表明,五输穴皮肤电阻一般都低于经线上非穴点和旁开对照点,并随病情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在脏腑病变时,出现相关穴位两侧对称皮肤电阻失衡现象。
     某些内脏生理功能变化,也会引起穴位导电量明显变化。例如,测定正常人进餐前后胃经有关穴位导电量,多数例次在餐后增高,其中以足三里最为显著。在膀胱经原穴京骨及膀胱俞、太溪、三阴交、照海、太冲、关元、中极等穴上测定排尿前后导电量,大多数例次在排尿后导电量下降,而其它经脉导电量变化不大。妇女妊娠过程中任脉的中脘、气海、关元、中极以及冲脉的肓俞、带脉的带脉穴等导电量,均较未孕时高。
20
发表于 2017-11-17 10:31:09 | 只看该作者
       (二)经脉、穴位和脏腑传入信息在各级中枢汇聚
      20世纪40年代,ruch在解释牵涉痛发生机制时曾指出,内脏痛觉传入与被牵涉皮肤区域的传入,在脊髓内汇聚到同一神经元,继而投射到大脑皮质,便产生了错觉。这一理论称之为会聚-投射学说。在当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学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验证据。近年来,由于电生理技术和解剖学神经通路追踪技术的发展,会聚-投射学说已得到充分证明和承认。
        1.穴区和相关内脏传入纤维在脊髓交汇和重叠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法(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或其它神经追踪法对胃与“足三里”穴、心脏与“内关”穴、肝脏与“期门”穴、胆囊与“日月”穴及子宫与“次髎”穴等器官和穴位进行了神经逆向追踪标记,结果发现各穴区与相应的内脏初级传入神经脊髓有若干神经节段发生交汇与重叠,即在交汇脊髓节段的后根节内出现被来自穴区与相关内脏注入的标记物质所标记的神经细胞。如胃和“足三里”在t10~t14,心脏和“内关”在c8~t1,肝脏和“肝俞”在t6~l1,胆总管和“日月”在t4~10,子宫和“次髎”在l2~s4节段重叠标记(见表2-13)。此外,在猫的膀胱(盆神经)和躯体(坐骨神经和阴部神经)分别注入hrp,发现两者都在骶髓后连合核(dcn)发生交汇,在该处既可被来自内脏的hrp所标记,又有被来自躯体神经(阴部神经或坐骨神经)的hrp所标记,提示后连合核可能是内脏和躯体初级传入纤维的交汇处。进一步应用溃变和hrp标记相结合的电镜技术,观察来自内脏和躯体的两种神经终末在后连合核的关系,结果发现躯体的溃变神经终未和来自内脏的hrp标记终末,都与dcn区同一树突形成突触,即两种神经终未汇聚于dcn区同一树突上,而该树突属于内脏感觉向中枢投射的ⅱ级投射神经元。
        2. 体表和相关内脏传入纤维在同一神经元汇聚 从穴位与其所联属内脏分别注入追踪物质,在脊髓一定节段后根节中出现被来自内脏及体表追踪物质所标记的细胞,证明了内脏和体表初级传入脊髓同一节段会聚现象。但不能证明所标记是否属于同一神经元。在ruch提出会聚-投射学说的同时,lewis曾提出传入神经分支学说,即同一传入轴突形成分支,一条支配内脏,一条支配体表,使不同来源的冲动会聚在一条轴突传到中枢神经系统。20世纪70年代初,ha h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上观察到后根神经节细胞可能有分支现象。1980年初,kuypers等采用荧光双标技术将真蓝(true blue,tb)和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bb)分别注入左右侧丘脑前部,在乳头体核发现被两种荧光染料双标记的神经细胞,证明了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轴突分支细胞存在。我国学者应用此项双标技术分别对心神经、内脏神经、膀胱和外周躯体神经进行双标记追踪,用双苯酰亚胺分别标记心神经和第2肋间神经,在t2~5出现了双标细胞。用快蓝(fast blue,fb)和核黄(nuclear yellow,ny)分别标记膀胱壁和胫神经,在l6后根节出现了快蓝和核黄双标细胞。由于在后根节、脊髓后角内存在双标细胞的事实,不仅使牵涉痛的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解释,而且可以设想针刺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可能在低级中枢(脊髓)就能进行调节,针刺穴位(或外周神经)的感觉冲动通过分支的传入轴突影响内脏功能和感觉(见表2-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6 04:25 , Processed in 0.0787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