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杂病论》对五行学说的应用学习总结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8-7-27 12:16:4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7 04:13
谈概念是否清楚,本来就不是你的强项。

        你就谈五行学说可否直接、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 ...

你就谈五行学说可否直接、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病就行了,如果可以,就说明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用,否则,就是无用。无用的东东,就得废除。

——您试试看,是否可以用辨证法三大规律,五大范畴,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病。如果可以,就说明辨证法对医学有用,否则就是无用。无用的东东,就得废除。
142
发表于 2018-7-27 12:2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27 08:29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7-27 08:16
你就谈五行学说可否直接、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病就行了,如果可以,就说明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用,否则,就 ...

那么,下面的内容,是否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在临床中“五行相生相克”的运用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500&_dsign=5d46dc77

五行相生理论应用

补肝养心法
补肝养心法适用于心神虚祛、怔忡心悸、不寐健忘等证。

心藏神而主火,营血不足,致虚火上炎,心神不得安宁。由于木为火母,肝血不荣,导致营血亏损,血虚不能养神,故宜补肝以养心神,主方如养心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五味子、白芍、远志、合欢、九香虫)加枣仁之类。

益火生土法
此法适用于命门火衰,脾土不振而患下利清谷等证。症见黎明泄泻,腹痛喜按、喜温,并兼见一系列脾肾阳虚的症状。

由于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故见五更泄泻。诚如明代医家李士材所说:“肾主二便,封藏之本,虽然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则不可运行三焦,府熟水谷。”李士材所说肾中寓有真阳,即指命门,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

脾胃主中土,非火不能生,故命门为生化之源,脾胃之母。在正常情况下,荣养本于水谷,食强则体壮。若命门火衰.不能鼓舞脾胃阳气,则脾胃运化无权,故纳呆食少,下利清谷。治宣补肾健脾,用四神丸(补骨脂、吴萸、肉豆蔻、五味子)之类,亦可用五味子丸(人参、白术、五味子、补骨脂、茯苓、吴萸、巴戟、肉苁蓉、龙骨)。在临床上治久泄不止,或用附桂理中汤温肾补脾,“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培土生金法
培上生金法适用于肺病日久,脾土虚弱,土不生金之证候。症见形瘦食少、便溏,舌光,脉细数等。

肺痨咳血之证,固当清肺热以滋上源,养肾阴以制阳光。由于久病不愈,单纯清金滋水,是取不到良效的,必须结合培补脾土之法,以资生化之源。因此,前人治疗肺病时,常常加上一些兼顾脾胃之药,如茯苓、扁豆、山药、白术、石斛等。

在阴虚火旺的情况下,如见骨蒸潮热、咳吐血痰、形瘦、脉数、唇红、胃纳不旺,则以补养脾阴与清金滋肾相结合。总之,虚劳之证不宜单纯强调滋补,以防久用碍脾,必在滋补之中,佐以培土之法,方能获效。

清金滋水法
此法用于火灼肺金,水源涸竭,阴虚劳损之证。症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形体消瘦、潮热盗汗、腰酸遗精、咽痛失音,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143
发表于 2018-7-27 12:3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7-27 04:33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7-27 04:04
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主观的认知(认识方法论),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客观事物及客观规律,则是不 ...

说得好!
自然界及其运行的运行规律(例如: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是28天。山高水远,春花秋月,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人们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却会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因为人的认识是主观的,如果他不说,即便再奇妙,你也是无际可查的。五行学说或者阴阳学说都是一种哲学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只能存在于心里,自然界里怎么可以找到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4
发表于 2018-7-27 12:35:1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7-27 08:16
你就谈五行学说可否直接、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病就行了,如果可以,就说明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用,否则,就 ...

那么,下面的内容,是否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南京陈斌
又开始绕弯子了?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


[color=#999999 !important]——————————————————————
[color=#999999 !important]你应该回答:是或否。
145
发表于 2018-7-27 12:4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27 09:00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27 08:31
说得好!
五行学说或者阴阳学说都是一种哲学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只能存在于心里,自然界里怎么可以找到呢?

难道下面这些内容都只存在心里,而不是客观事实?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
对立是指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阴阳对立是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人、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阴阳的对立统一是“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实质。
、、、
总之,阴阳的对立是用阴阳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阴阳互根
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故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素灵微蕴》)。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分离性。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
1.阴阳互根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
2.阴阳互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3.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因为阴阳代表着相互关联的事物的双方或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因而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向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也是以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的关系为基础的。因为阴阳对立的双方没有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消长
、、、
(四)阴阳转化
、、、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阳匀平谓之平人。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阴阳学说在生理学的应用主要是:
1.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主要是:,
1.分析邪气和正气的阴阳属性:、、、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即阴盛、阳盛,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
(3)阴阳互损:、、、
(4)阴阳转化:、、、
(四)用子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和辨别证候。
1.阴阳是分析四诊资料之目:如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语声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者属阴;口渴喜冷者属阳,口渴喜热者属阴;脉之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2.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临床辨证中,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所以辨别阴证、阳证是诊断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脏腑辨证中,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不外阴阳两大类,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气虚、阳虚和血虚、阴虚之分,前者属阳虚范畴,后者属阴虚范畴。
总之,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疾病的病理变化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
(五)用子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
2,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淡味能渗泄利尿(物质的浓淡对比而言,浓属阴,淡属阳)故屑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药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疗目的。

146
发表于 2018-7-27 12:46:4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7 04:35
那么,下面的内容,是否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

您的学风不大好,总是正面的回避问题,然后东拉西扯,或重复纠缠……然而,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莫非经您这样一折腾,诡辩就会成为真理?没用的,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无需诡辩,诡辩替代不了真理。真理就存在在那儿,您承认它,它也在那儿。您回避它,它也在那儿。
147
发表于 2018-7-27 12:5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27 08:54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7-27 08:46
您的学风不大好,总是正面的回避问题,然后东拉西扯,或重复纠缠……然而,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莫非经您这样一折腾,诡辩就会成为真理?没用的,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无需诡辩,诡辩替代不了真理。真理就存在在那儿,您承认它,它也在那儿。您回避它,它也在那儿。

       原来你的学风好啊?太好了。
       那么,请正面回答:五行学说能否直接或间接被中医生用于诊治疾病?
148
发表于 2018-7-27 12:5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7-27 04:56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7 04:43
难道下面这些内容都只存在心里,而不是客观事实?、、、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http://www.zysj.com.cn/lilun ...

百度资料:

学说

学说是指对自己所学到的某方面知识加以总结,而得出的最终结果。参见:国家学说、分权学说、锁钥学说、板块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运气学说、老庄学说、种质学说、取代学说、包围学说、 达尔文学说、巴甫洛夫学说、基因学说、染色体学说、原子学说、氧化学说、燃素学说、摆动学说、归还学说、占领学说、信号学说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9
发表于 2018-7-27 12:5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27 08:57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7-27 08:53
百度资料:

学说是指对自己所学到的某方面知识加以总结,而得出的最终结果。参见:国家学说、分权学说、锁钥学说、板块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运气学说、老庄学说、种质学说、取代学说、包围学说、 达尔文学说、巴甫洛夫学说、基因学说、染色体学说、原子学说、氧化学说、燃素学说、摆动学说、归还学说、占领学说、信号学说等等。


        请正面回答:五行学说能否直接或间接被中医生用于诊治疾病?
150
发表于 2018-7-27 13:09:3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7 04:55
请正面回答:五行学说能否直接或间接被中医生用于诊治疾病?

肝乘脾的腹泻、脾虚兼水肿的“土不制水”、阳虚腹泻的“火不生土”、治肺虚咳嗽的“土生金”法等,这些是不是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内容,这些是不是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直接用于诊治疾病的?

一一诊治疾病的是肝乘脾,阳虚腹泻,肺虚咳嗽等中医药生理病理理论,不是直接的土不制水,火不生土,土生金。土不制水,火不生土,土生金并不能直接的用来诊治疾病,必须具体化为肝乘脾,阳虚腹泻,肺虚咳嗽等中医药具体生理病理理论,具有特定的生理与病理学内涵后,才可以用来诊治疾病。

关于五行应用于中医的研究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extra=&page=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13:36 , Processed in 0.057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