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杂病论》对五行学说的应用学习总结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8-7-19 02:5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7-19 02:58 编辑




《易纬·乾凿度》:“《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

郑玄注:“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 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亦言无适也。自此而从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天一之宫而反于紫宫,行从坎宫始,终于离宫,数自太一行之……”。

清人胡渭按八卦方位,参照郑玄这段注文,在其《易图明辨》卷二列图如下:
                 
巽四    离九   坤二
震三    中五   兑七
艮八    坎一   乾六

胡渭依郑玄注文而作成的此图,明白地向我们揭示出宋人“洛书”四十五个黑白圆圈的出处。所谓“洛书盖取龟象”,无非是“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是袭《乾凿度》中郑玄这段注文而造出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2
发表于 2018-7-19 04:38:51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8 18:57
五脏间有病理关系没有生理关系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是《内经》最主要的治疗思想之一,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含义主要有两层,其一为天地有道,其二为阴阳五行有序。化,谓造化。造化之气不可以人力代之。生长收藏,各应四时之化,也非人力所能及。因此,不能违背万物自然生化的规律。

王冰曰:“由是观之,则物之生长收藏化,必待其时也。物之成败理乱,亦待其时也。物既有之,人亦宜然。或言力必可致,而能代造化、违四时者,妄也。”
23
发表于 2018-7-19 04:47:59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8 20:16
肝不克脾也乘不脾。
肝热的症状表现实际是相关生理功能信号联级受体构象的非生理变化的结果。
如目赤, ...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如果治疗时能够效法天地变化,则疗效能如响应声,如影随形,得心应手,取效如神。独来独往就是对针刺随心应手,取效如神的意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调养身体若不取法自然规律,疾病就要发生了。

24
发表于 2018-7-19 05:10:34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8 20:16
肝不克脾也乘不脾。
肝热的症状表现实际是相关生理功能信号联级受体构象的非生理变化的结果。
如目赤, ...

请问,先生所谓的“联级受体”都是那些成分?你这样说有何根据?
25
发表于 2018-7-19 05:13:48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8 18:57
五脏间有病理关系没有生理关系

五脏间有病理关系没有生理关系
---------------------------------------------
先生这样说,您讲的是中医还是西医?您有哪些根据?请赐教!
26
发表于 2018-7-19 06:23:51 | 只看该作者
         先秦认为是天赐之祥瑞,圣人符瑞。
     汉儒有两种说法,刘歆等人认为河图是八卦、洛书是九畴;郑玄则认为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
     河图体现生成数体系的五位图,洛书体现天地数体系的九宫图,此河图与洛书,亦即《易•系辞传》所谓“洛出书”。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名词术语•中国哲学的萌芽》说:
    河图洛书,在中国古代,最初指天赐的祥瑞。《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易•系辞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汉人则以河图洛书来解释《周易》八卦和《尚书•洪范》的来源。认为伏羲时有龙马出于河,伏羲取法于其身上的花纹而画八卦。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禹根据其身上的文字而作洪范九畴(据《汉书•五行志》、《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
=========================================================
      以上资料可以证明河图洛书,在秦汉之前已经存在着,只是没有图形,或者根本没有,或者已经丢失,或者不是宋朝画出的那个样子。
      张仲景知道不知道河图洛书?无从考证,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
      文化传承,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然河图洛书在秦汉之前业已存在,《伤寒杂病论》中有没有河图洛书的影子,可以自说自话,可以争论。但是,《伤寒杂病论》中存在着阴阳五行,却是事实。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2:31:0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18 22:23
先秦认为是天赐之祥瑞,圣人符瑞。
     汉儒有两种说法,刘歆等人认为河图是八卦、洛书是九畴; ...

李先生说得对!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2:3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7-19 04:38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18 20:47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如 ...

谢谢千总评分、点赞支持!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2:36:2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18 18:50
《易纬·乾凿度》:“《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故 ...

金先生辛苦了,谢谢提供那么多的易学参考资料!
30
发表于 2018-7-19 13:33:38 | 只看该作者
小结:
      1、以上对于《伤寒杂病论》五行学说应用的探讨,虽属管窥之见,但足以证明仲景对于五行学说确有采用。如果我们能够正视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并在研究、学习《伤寒杂病论》和临床实际中加以运用,我想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或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2、《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们对五行学说的应用也是如此,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法而各遂其生,却不知晓,五行学说虽然有用于中医学,但真正明白认识它的并不多,包括我自己也是如这样,若非网上争论不休我才认真学习一番,也照样受用不甚知晓。
      3、五行学说这个中医学用于处理、运算诊疗信息、数据的工具性软件,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用,一是看临床具体病情的需要,如脏腑整体阴阳失衡,或某些脏与脏之间关系失调等等,当用则用,不能处处套用,否则就陷入了机械论的死胡同。二是看个人的技能与悟性(或叫喜好与选择),熟悉并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多一份技能。于己于患都有益。但五行学说也有它的缺陷性,如用它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并不能说明五脏的所有功能,也难以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关系,因此,在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诊疗时,不能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小结较中肯客观,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6 18:10 , Processed in 0.0522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