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9-14 11:4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9-14 03:42 编辑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与王叔和合写的。

请问:王叔和懂不懂《内经》,《伤寒杂病论》里有没有《内经》的内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2:18:15 | 只看该作者

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现任主任医师、教授。

冯世伦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科研、教 学工作,20世纪80年代,从事气管炎研究,获国家科技大会奖。90年代从事类风湿研 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尤其重视中医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中医,而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率先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 论体系,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等论文,出版了《经方传真》、《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等专著。近几年来,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2:22:5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9-14 04:18
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现任主任医 ...

胡希恕


胡希恕(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attachimg]13839[/attachimg] [attachimg]13840[/attachimg] [attachimg]13841[/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4 22:59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2:38: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本来就门派繁多,但总而言之,可以分为经方派时方派。如今赫然又增加了以胡希恕老先生为首的新的经方派,其特点是把伤寒论与内、难经划清界限(称其为医经派),自己别树一帜。内经真的后继无人了吗?伤寒论真的与内经毫无干系吗?张仲景居然不懂内经,不懂难经,忽然异军突起。果真如此,则张仲景不单是医圣,简直是医神了!
15
发表于 2018-9-14 13:54:42 | 只看该作者
冯仕伦先生对伤寒论与内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干净的阉割,真不愧为专家!十三五高教教材伤寒论讲义或选读可能会据此而改写了。
16
发表于 2018-9-14 14:5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14 07:33 编辑

《伤寒论》传世一千多年以来,一代一代人前仆后继问道,却未能读懂,原因何在呢?

一一轻轻巧巧一席话,千余年来的中医人杰与学术成就,被抹灭的干干净净~
17
发表于 2018-9-14 15:0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14 07:19 编辑

经方在上古神农时代就有理论,就用辨证施治,即用八纲辨证,初用单味药(单方证)治病即用八纲,所谓方证对应即是八纲对应,发展至复方方证也是用八纲,治愈疾病也是八纲对应。到了汉代,由于用方证治病经验的积累,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

一一这段观点,是有着严重错误的。

融合观李先生曾发过八纲辨证的一段研究资料,可以请李先生再重发上来,大家看看。


18
发表于 2018-9-14 15:25:23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近读当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及弟子冯世纶教授的著作,对于《伤寒杂病论》六经的认识,又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谓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六经是什么?
胡希恕认为,六经来自八纲。《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来自《内经》的六经,不是经络脏腑概念,而是八纲概念——太阳病,即表阳证;阳明病,即里阳证;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太阴病,即里阴证;少阴病,即表阴证;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2043&extra=&page=3

19
发表于 2018-9-14 15:27:0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八纲渊源于《内经》,《内经》提出了寒热、虚实的概念,《内经》里没有表证、里证、阳证、阴证之说,也没有八钢这个术语,更没有八纲辨证这个术语。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概括并区分病证,没有明确提出八钢、八纲辨证之概念。明代王执中将虚实阴阳表里寒热称为"治病八字";张景岳则明确提出以阴阳为"二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之说。八纲辨证的概念与内容,实际上是形成于明代。清代,程锺龄进一步阐发了八纲的涵义,提出审证治病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近代《医学摘粹》(1897)提出"八纲"一词。近人祝味菊(1884一1951),在《伤寒质难》中明确指出:“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正式提出了“八纲”之概念。1949年以后随着辨证论治学术地位的确立,八纲在辨证论治中的核心地位及重要作用得到充分肯定,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纲,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作用。

在所有辨证论治的理论中,八纲辨证是最后形成的理论,因为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

胡希恕,没有进行认真考证,得出了错误的判断。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误导了不少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2043&extra=&page=3


20
发表于 2018-9-14 15:28:30 | 只看该作者
胡希恕认为,六经来自八纲。《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来自《内经》的六经,不是经络脏腑概念,而是八纲概念——太阳病,即表阳证;阳明病,即里阳证;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太阴病,即里阴证;少阴病,即表阴证;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

———六经病是疾病(相对于内伤杂病,是一类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疾病则必然有病理过程或状态,是病理过程或状态则必然有病位(表里),病性(寒热虚实)。说六经病有八纲属性,可;说六经来自八纲,于理不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4 12:31 , Processed in 0.07220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