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工与未病的概念都没弄清谈什么“中医治未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5 08:5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工与未病的概念都没弄清谈什么“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近年来炒的很热,应当说这是一个新创的名词,这个词的重点是两点:一是“中医”,一是“治未病”。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上只有“圣人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和“上医治未病”,从来没有见过“中医治未病”。中国传统医学把医生分为三类:上工、中工和下工,又称上医、中医和下医。“中医治未病”的中医显然不是上面说的“上工”或“上医”。“中医治未病”的“中医”如果是指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中的所有医生,中医学并不是单单治未病,作为一门系统医学它包括预防与治病两部分。就是只谈治未病也不全面。治未病首先要弄清楚的概念是什是未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里,未病就是无病就是处于健康状况的机体。“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是中医的养生学,是要防病于未然。然而王琦教授在他的体质学里把中医未病扩展为“无病、欲病未发和已病未传”,已病未传什么意思,就是已经病了还没有发生传变。已经生了病,它发生传变也好,未发生传变也好都是已病,如何就成了未病了呢?。一些人天天在奢谈“中医治未病”,然而对治未病的主体不清楚,对什么是未病不明白,这不是很荒唐吗!
有几家治未病中心在括号里写的是中医体检中心,其主要内容是用王琦教授的体质辨识标准对去中心的人群进行体质辨识,主要工具是计算机和软件。辨识为阴性的为健康人群,辨识为阳性为不健康人群。由于王教授对他的病理体质类型定义为非疾病状态的病理体质,所以这些辨识阳性的人,在理论上不属于疾病人群。从治未病中心—即中医体检中心出来的人都是没有疾病的。在他的人分九种的体质学里并没有疾病的位置。王教授的另一种说法,是把体质识别阳性的人定义为包括“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和真正的病人”,但又说如何区分还没有“可靠的方法”,所以仍然是一本糊涂账,并没有可操作性。中医院的未病科和治未病中心基本是一回事。要么是非疾病状态,要么是非疾病状态与真正病人分不开,让人们如何操作呢?
在我们的现实中好医生、名医都在忙着治重病、疑难病,治未病中心和未病科的医生绝大多数的都不是最好的医生,都不是对“上工治未病”理论和中医养生方法有真正深入研究并身体力行的医生,他们是根据王教授的理论而编成程序的计算机的操作者。不认真的学习、研究和继承中医学的“上工治未病”中医养生学理论和在它的理论指导下的各种养生方法身体力行,并指导人们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防病于未然,空谈中医治治未病又有何意义呢!
王教授的一部著作《九种体质的使用手册》一书,厚厚的一大本书,他的平和质即健康无病人的养生竟几页而已,就可见他对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态度了。

2
发表于 2019-1-25 09:16:51 | 只看该作者
你推翻了文言文基础知识,教授你牛B

点评

我如何推翻了文言文基础知识,请董老生指点一二。具体点我学习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18:28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18:28:58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9-1-25 09:16
你推翻了文言文基础知识,教授你牛B

我如何推翻了文言文基础知识,请董老生指点一二。具体点我学习学习。
4
发表于 2019-1-25 19:20:08 | 只看该作者
“圣人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和“上医治未病”直接理解,没有文言文的影子。
5
发表于 2019-1-25 20:4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9-2-14 05:11 编辑

    未病的实质就是具有疾病藏象而无自觉的疾病感受者,所谓的上医就是能先于别人发现疾病藏象者,这样的上医只是医生中的少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4 22:21 , Processed in 0.0893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