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中医小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学】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1-6-1 22:44:21 | 只看该作者
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处,或者说是在内踝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点处。只不过这个位置有一条动脉(古称太溪脉)。因此针刺此穴很容易刺破动脉剧痛而出血。很遗憾动脉不是穴位,因此太溪穴定位是错误的。其实太溪穴与上面两个穴位(复溜穴和交信穴)的结构是一样的双穴结构。前太溪穴位于内踝后缘属于肾经前线;后太溪穴位于跟腱前缘,属于肾经后线。实际针刺的时候可以留2mm的缝隙,这样就有的放矢了。针刺也不会出血巨痛了。
32
发表于 2021-6-1 23:07: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1-6-1 23:15 编辑

作为一个穴位是有一套验证标准的,不可以胡乱认定或人云己云。其基本方法如下:
1)有皮下的凹坑。穴字的本义有两种:其一是指石洞;其二是指土室(半地下的棚屋)。二者都是远古人类的居所。用在医疗上指骨孔、骨缝、骨角或肌肉缝隙等用手指可以摸到的凹坑。
2)敏感。刺激穴位后可以发现穴位处对刺激非常敏感。酸、麻、重、胀、痛。非穴位处就不敏感。
3)部分神经敏感的人可以诱发出经脉感传。
4)有治疗效果。试用以上方法验证太溪穴你就会得出传统的太溪穴并不是穴位的结论。同时可以扩大检测范围(前后上下),这时你就会发现有两个太溪穴了。再扩展一下去验证目前发现的每一个穴位你就会知道问题所在了。
33
发表于 2021-6-1 23:23:49 | 只看该作者
古人通过以上验证穴位的方法发现了很多的穴位。但是由于用指压或艾灸为主所以精度不够,很多穴位是多条经脉的数个穴位的组合穴位。例如行间穴有四个分穴(内背行间穴胆经前线,内掌行间穴肝经,外掌行间穴脾经,外背行间穴胃经),针刺行间穴其实并没有刺中穴位或经脉。如果换用一个塑料牙签来刺激穴位的话就精细的多了。四个行间分穴从此可以各回各家了。
34
发表于 2021-6-1 23:31:20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穴位研究需要注重以下内容:
1)名称(包括别名)名称体验了古人对穴位研究的成果。包括位置、感传重点部位等信息。
2)验证位置。有分穴的话一定要分开研究。
3)本经感传的强度、方向、重点部位、对侧的影响情况等。
4)串经及强度、重点部位等。
35
发表于 2021-6-1 23:42:27 | 只看该作者
太溪穴的本字是太豀。豀字由谷和奚两个部分合成。谷是指手足掌,奚是指用绳子捆绑战俘的手足。用在医学上指手足边缘的部分(被绳子勒着的部位)。太字指比大还多一点,此处指足掌边缘往上一点的部位。《内经》说: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豀。这里的肉指肌腱。
36
发表于 2021-6-1 23:51: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要向水平高的学才对。错的就不要学了吧!水平低的就不要学了吧!

水平不是一般的不低。
就是一般凡人不可能学会。
至于数经典中多少气字的学覇的学覇之类在这什么都不是。

点评

高手研究的东西非常简单,就像傻瓜相机一样。例如过去背穴位背的是穴位的经验,现如今只要了解归经,串经和感传的重点部位就基本上够了。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原本是理论的东西中途改成经验,回归而已。  发表于 2021-6-2 00:12
37
发表于 2021-6-2 04:04:49 | 只看该作者
高手研究的东西非常简单,就像傻瓜相机一样。例如过去背穴位背的是穴位的经验,现如今只要了解归经,串经和感传的重点部位就基本上够了。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原本是理论的东西中途改成经验,回归而已。

你先别吹。
经脉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经穴能治病。
38
发表于 2021-6-2 07:0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1-6-2 07:10 编辑

1)经脉的结构是密集分布的毛细血管管网线,外面缠绕着胆碱能纤维。穴位就是这个管网线上膨大的部分。其实这个管网线和网团对外周也是有着毛细血管联系的,只不过密度不大罢了。
2)经脉的生理就是微循环的生理。但是它具有整体的特点:(1)环形结构造成经脉流动开放;(2)不应期。某一段经脉开放三分钟以后就会自动关闭并进入相对不应期,过了不应期后轻微的刺激或临近一段经脉的开放就会引发另一段经脉的继发开放;(3)经脉有三种波动:大循环波;固有振动波和感传波。
3)穴位处的毛细血管网团密度并不均匀,因此穴位受到刺激后引发的震动也就是复合的。因此不仅可以引起所在经脉的震动继之开放也会引起继发的其他经脉开放(串经或称之为络)。由于某处微循环的密度与刺激穴位处的毛细血管密度接近或一致就会导致该处微循环持续强烈的开放。这是穴位的特异性所在。
4)经脉的开放时间一般是三分钟。开放时间过长就是虚证;开放时间过短就是虚证。
5)所有促进穴位和经脉微循环开放的因素都是补法;所有抑制穴位或经脉微循环开放的方法或因素都是泻法。
39
发表于 2021-6-2 09:32:35 | 只看该作者
内关穴治失眠,是补是泻。
微循环开放中有安眠药成分吗。
如果微循环开放中没有安眠药成分,你这微循环开放中如何治疗失眠。

点评

失眠的原因很多,由于心包经引起的失眠并不多见。心经,小肠经,肝经,胆经,胃经都可以引起失眠。主要问题在边缘叶,觉醒中枢和丘脑等部位。经脉虚实的情况都有发生。改善大脑的微循环是以上部位得以正常工作,失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2 10:03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心包经入脑后进入小脑下部,这个部位与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情绪出现问题可以导致失眠。至于内关穴的补泻手法需要进行经络辨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2 09:56
40
发表于 2021-6-2 09:56:55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1-6-2 09:32
内关穴治失眠,是补是泻。
微循环开放中有安眠药成分吗。
如果微循环开放中没有安眠药成分,你这微循环开 ...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心包经入脑后进入小脑下部,这个部位与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情绪出现问题可以导致失眠。至于内关穴的补泻手法需要进行经络辨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8 01:50 , Processed in 0.1626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