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71-74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0 15: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71]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评文:这条是“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可能引发的两种情况:第一种“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但太阳伤寒发汗后、大汗出,应该出现恶风或恶寒症状;如果吐、下,也许会出现胃中干,烦躁不得眠的现象,也不可能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第二种是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脉浮、微热,说明外证尚未完全解除;而小便不利、消渴,说明因过汗损伤了人体的津血,导致人体水液代谢异常,以五苓散治之,同时多服热水,汗出、尿利后,诸证即可愈。但以“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为前提,有问题。
    这里将“烦燥”写成了“烦躁”了,但烦燥与烦躁意义不同:烦燥是里外皆热,人不安分,外人看得很明显,属于阳证;而烦躁则是里寒外热,虽然自己感觉心神不宁,但人比较安静,外人不易察觉,属于阴证范畴。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72]
    评文:这条没有前提,只是“发汗后,脉浮数”,应是太阳伤寒汗不得法,徒伤人体津液,外证未除反而“烦渴者”了;如果是心烦、口渴,可能就是三阳合病了;如果是因渴而烦,也许是个五苓散证。条文明显有歧义,可能是王叔和即兴所为。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三十六。[73]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评文:这条“伤寒“,一般是指太阳伤寒;伤寒本无汗,“汗出而渴者”,应是发汗后出现了渴证,但以五苓散治之,方证不足。接着说:“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发汗后,症状消失了,也不渴,没有再服茯苓甘草汤的理由。根据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这里的心下,应是胃部;用茯苓甘草汤将水治好了,厥也就好了。可见,这条应该是: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厥而心下悸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 [74]
    评文:这条“中风发热”,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医经家所谓的风热感冒;第二种就是桂枝汤证。这里应该是指第一种,“六七日不解而烦”,没有说是否治疗过,但现在的情况是:表有发热,里有烦渴;而且“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就是一个五苓散证。这条似乎是为定义水逆!
    这里连续四个五苓散证,71条可能是张仲景的原文,但掺入了“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72、73条方证都不全,不是脱简就是王叔和即兴所为;而74条可能是王叔和给逆证下了一个定义。至此,我们不难体会到《伤寒论》中的条文,多数都与张仲景无关!而且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内容,即使不被错简,也或多或少地被王叔和修饰过了;真正或接近张仲景原文的条文,其实很少!

点评

这些条文是连贯、不可分割的,即使现在的西医也认为,这些条文是连贯不可分割的。  发表于 2021-9-11 06: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16:45 , Processed in 0.0931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