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过往不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有人不愿意承认中医学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2-4-7 1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古琴用的是黄金分割比(0.618),源自毕德哥拉斯,学自华罗庚。技术都是古老的也是科学的,乐音是美丽的(九德兼备)。
32
发表于 2022-4-7 10: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内经》一定要先进行训诂,否则就会出现笑话。记得刘凤飞的文章《黄帝内经的数学水平赶不上小学四年级》就出现了这样的错误。他自以为正确,把这篇文章发的满天飞。结果明显的错误都没有看出来,笑话人不如人了。训诂的要求是:
1、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2、写作年代?
3、历史中修改与否?
4、当时的度量衡标准
5、当时使用的文字和字解标准
6、漏简和错字的补充和更改
7、文章的来源是什么?(实验、统计、临床或杜卷)
8、文章的错误及修改
9、同时期的文章归类
10、写作的地点
你们阅读《内经》是泛读、精读、背诵还是研读?我是采取边研究边阅读的方法。例如:《灵枢五音五味》的作者应当是岐伯或他的前人,写作的人至少有四人(水平各异,),描述的内容是五弦古琴和弦诱发经脉感传的实验结果和二十五音的名称及五音排列。我重复这个实验后修改了抄错的部分,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我阅读《内经》的方法和结果。
33
发表于 2022-4-7 11: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2-4-7 11:33 编辑

训诂举例《脉度》一文训诂的结果如下:
1、写作年代西周
2、研究的内容是最短经脉循环长度
3、包括十四经脉长度、测量和计算
4、文章曾经被汉朝人修改过。修改的部分在任脉和督脉。原本任脉长四尺五寸,督脉长七尺五寸,左右对称。后改为任脉督脉等长,左右经脉合一。因为总长度不足就给画蛇添足的增加了跷脉。因跷脉有四条故又多了两条,后又改为男性走阳蹻脉,女性走阴蹻脉。结果错上加错。
早期作者应当是姬昌医学团队,汉朝时修改的人为宫廷御医。
5、依照原文复员后的方法等比例测量结果与文章数据相符合,但是督脉的测量需要到肚脐以弥补一段小腹内的循环路程。
6、这个长度十六丈二尺并不是经脉的总长度而是人体十四经脉循环的最短路程或计时路程。
请问这样的训诂是迷信吗?
34
发表于 2022-4-7 11: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骨文辨识术举例:俞
俞用在医学中见于腧穴(俞穴)名称。可是依据《说文解字》又解释不通(刻木为舟)。实际上就是汉朝许慎没有见到商朝甲骨文的缘故。结果从字面的结构杜卷了俞的字义。查看甲骨文俞的各种字体发现这个字的上面是一个A代表房子的意思。左下方的月为舟。右下方的字变化较大。早期的甲骨文是一个栓船的木桩或石桩,中期的甲骨文是一个栈桥和栓船桩,汉朝时变成了立刀。许慎的错误记载于把栓船桩子当成了立刀,结果原本为码头被杜卷成了刻木为舟。很多针灸学腧穴学都在这里卡住了。把俞(码头)用在医学上的目的是指经脉(河流)上的穴位(码头)。这么一解释就回归本源了。俞穴(腧穴)就是指经脉线上的穴位。就这么简单。
35
发表于 2022-4-7 11: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2-4-7 11:55 编辑

辨识甲骨文的举例二:白字
白字在穴位名称中很常见。但是解释起来就明显的错了。甲骨文中的白字有两种写法。扁白指白色,瘦白指鼻子。通过经脉感传实验发现:所有的带有白字的穴位感传重点部位都是在鼻子。因此这个穴名中的白字就应当是指鼻子。考古学中有孤证不立的说法。这个白字已经有甲骨文和穴位经脉感传实验的证明了。此说可立了吧!
36
发表于 2022-4-7 2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依据什么年代的经脉研究结论,结果就是我们无法完整的切除任何一条经脉。所能做的只是切除一小部分而已。
37
发表于 2022-4-7 23: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包经的起点有四个:第一个起点起于中指桡侧远端指甲角偏掌侧,感传沿中指桡侧小动脉掌侧缘向上方行走,在掌侧第二三掌骨间向后行走,过腕后向尺侧到大陵穴;第二个起点起于中指尺侧远端趾甲角偏掌侧,感传沿中指尺侧小动脉掌侧缘向上方行走,再沿第三掌骨尺侧向近端行走,过劳宫穴,过腕后到大陵穴;第三个起点起于无名指桡侧远端趾甲角偏掌侧,感传沿无名指桡侧小动脉偏掌侧向上方行走,再沿第四掌骨桡侧向上方行走,过劳宫穴后与第三支并行向上方到达大陵穴,感传从大陵穴沿掌长肌桡侧缘上行至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的曲泽穴曲泽穴;第四个起点起于无名指尺侧远端趾甲角偏掌侧,感传沿无名指尺侧小动脉掌侧缘向上方行走,再沿第四掌骨尺侧向上方行走,过腕后沿掌长肌腱尺侧缘上行至曲泽穴,再从曲泽穴沿肱骨内侧上行(肺经和心经之间)至腋下前端发出四个分支:其一经腋下绕至背部,经冈下窝的下天宗穴再向内上方至膏肓穴,经过厥阴俞穴横行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在厥阴俞穴有一条分支入胸到心包后部、房间隔后1/3、窦房结,传导组织和室间隔的后1/3,再经纵隔上咽喉后面;其二经腋前向上,在锁骨下缘分成两支:一支沿锁骨下缘至旁天突穴,经气管到咽喉、心包前半、房间隔中1/3、窦房结、传导组织和室间隔中1/3;一支上肩,再向内至大椎穴。其三从腋下前端斜向乳头,经天池穴斜入胃经,过膈肌后发出一个分支到胃;其四从腋前经前胸向内斜上行走,沿颈内上行入脑,经脑干到中央后回上半部分和边缘页。
心包经经过躯体的地方有:中指两侧,无名指两侧,手掌第三、四掌骨两侧,前臂掌侧中线,肘内,臂内侧前缘,腋下前缘。
心包经经过的器官有:大脑中央后回上半部、边缘叶,脑干,心包膜,心脏房间隔和室间隔后2/3、窦房结和传导组织,胃和相关的全息器官。
38
发表于 2022-4-7 2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焦经的起点有四个:第一个起点起于中指桡侧远端指甲角偏掌侧,沿中指桡侧小动脉的手背侧向上方行走,经手背第三掌骨桡侧过腕后,经腕横纹指总伸肌腱桡侧到外关穴,再向上向尺侧到达会宗穴,再沿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向上方行走,从肱骨外上髁外缘绕至尺骨鹰嘴上方的天井穴;第二个起点起于中指尺侧远端指甲角偏掌侧,沿中指尺侧小动脉的手背侧向上方行走,再沿第三掌骨尺侧向上方行走,过腕后阳池穴和外关穴,沿指总伸肌腱桡侧缘行走,经支沟穴、三阳络穴和四渎穴,在肘部从内前方绕肱骨外上髁到达肘髎穴,再沿肱骨外上髁上缘绕至天井穴;第三个起点起于无名指桡侧远端指甲角偏掌侧,沿无名指桡侧小动脉的手背侧向上方行走,再沿第四掌骨桡侧向上方行走,在腕后阳池穴与第二条线合并;第四个起点起于无名指尺侧远端指甲角偏掌侧,沿无名指尺侧小动脉手背侧向上方行走,再沿第四掌骨尺侧向上方行走,过腕后阳池穴再向上方行走,在会宗穴与第一条线合并。从天井穴向上行走,经肱骨外侧至肩峰外下方的肩髎穴分成五支:其一从肩髎穴向前下方绕肩头至锁骨下缘分成两支:一支沿锁骨下缘向内至旁天突穴进入体腔分成三支:一支沿气管下行到肺;一支下行至心上进入心包、房间隔的前1/3和室间隔的前1/3;一支上至咽喉,经颅底夹延髓入小脑。一支沿腋前线下行过膈肌后分成三支:一支从膈下到胃前壁(右侧经膈肌前下缘到胃前壁);一支从膈下向后绕肋下缘到三焦俞穴入腹后分成两支:一支从三焦俞到胃后壁(右侧过膈肌后下缘到胃后壁);一支从三焦俞下行到同侧膀胱后壁。一支从膈下继续下行到腹部外下角,再向内侧到同侧膀胱前壁。其二从肩髎穴向上,绕肩胛冈后斜至第七颈椎棘突旁两寸处分出一条分支到大椎穴。主干从项后上行至第四、五颈椎棘突下进入椎管,感传从延髓后上至小脑;其五从肩髎穴经肩上至颈外侧上行,再经下颌角下分成两支:第一支上行到达颅底入脑,到中央前回上部;第二支经耳后分成两支:一条向上绕向耳前,再从外上方绕回耳后经风池穴入脑,到达小脑;另一条上至耳后中部入耳中,经耳孔下缘,再从耳前出来到达外眼角。
三焦经经过躯体的地方有:中指两侧,无名指两侧,手背中,前壁背侧中线,臂外侧线,腋前线,颈外侧,耳基部。
三焦经经过的器官有:大脑中央前回上部,小脑,延髓,肺,胃,心包,房间隔前1/3、室间隔前1/3、膀胱和相关的全息器官。
39
发表于 2022-4-8 02: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的经脉感传线路是否比古人《灸经》《灵枢经脉》更加详细些呢?这才不过是2/17 ,而且很多细部还没有描述出来。其实我仅仅是重复了古人做过的经脉感传实验而已。为什么我能够做的这么多、这么详尽。因为我是超高级的经脉敏感人。其实幼年的我和青少年的我都是神经很迟钝的。通过长期的(30年)气功锻炼和经脉感传实验我才能够达到这个程度。
能够把你们认为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做到如此的详尽,你还认为我是封建迷信吗?以前也有人否定我做的经脉感传结果。网友提出:你也做(杜卷)一个试试看?
40
发表于 2022-4-9 10: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泛泛的空喊口号,不如一点一点的简述科学的道理。如果你能用科学的道理讲述中医的错误我也是可以认同的。如果不能够用实验或逻辑推理批驳中医的错误,我建议你还是别在加贴了。翻来覆去的就是假大空的口号,你不烦我都烦了。
讲一点具体的吧!中医说:心主神志。这一点是很多反中医人士作为反中医的主要炮弹之一。明面上来讲心脏是不可能主管神志的。除非有心力衰竭。而中医的心主神志是指非心力衰竭的情况。于是反中医的说法就成立了。心脏不能够主管神志。可惜中医基础教材依然死不改悔。心主神志依然是脏腑学说的内容之一。我也承认中医教授们对于这个说法还没有合理的解释。仅仅是在临床中认同这个说法而已。不过作为我研究的结论却是认同这个心主神志说法的。因为:
1、这里的心包括了手少阴心经。
2、心经的感传可以到达大脑的边缘叶。学过西医的人都知道边缘叶的功能就是大脑与外界信息的中转站。如果这个中转站出问题的话就属于神志不正常的范围了。在遥远的古代医学上不能知道大脑各部位的生理功能。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就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因此难能可贵呀!实际上心经通过调控边缘叶的血液循环来主宰神志的。
3、通过心经穴位治疗神志疾病是很有疗效的。

点评

郭原,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气功开天眼、玉石治病、创立五音堂音乐治病等歪门邪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盲目坚持经络循行客观存在,盲目坚持心主神志胆主决断肝主谋略等伪科学理论的科学性,混淆是非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4-9 13: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4 03:32 , Processed in 0.08823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