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医道——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3-12-21 11:16:0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在某经脉的某一个非经穴点上用经气测平仪持续测量该处的皮肤导电量。结果是每个小时大约有四次高导电量波。每次高导电量波持续约3分钟时间。如果测量的时间在12小时的话就有五十个高导电量波。这与《灵枢五十营》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12
发表于 2023-12-21 11:22:3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会有皮部和经筋的情况?因为经脉线就是密集分布的毛细血管管网线。经脉的开放直接影响着经脉附近的肌肉和皮肤。结果就形成了皮部和经筋现象。
13
发表于 2023-12-21 11:54:42 | 只看该作者
经脉的流动速度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经脉的最短有效长度是十六丈二尺。等于1620寸,经脉运行一周的时间是14.4分钟。14.4x60=864秒。如果身高是170cm。古人的身高是七尺五寸或75寸。一寸的厘米数就是170/75=1.775cm。经脉的长度是1620x1.775=2875.5cm。2875.5/864=3.328厘米/秒。
在实际测量经脉感传的速度后发现:经脉感传的速度在1~20厘米之间。一般是在10~20厘米多见。考虑这些实验是在刺激穴位后产生的强感传情况,因此经脉运行的生理速度会慢一些。另外测量的部位大多在直线范围,其速度可能稍快。总之计算的结果与测量的结果是在比较接近的范围之内的。

点评

一呼一吸脉行三寸,寸是同身寸,不管人高人矮,脉行都是三寸,与厘米没有关系,人高同身寸尺寸就大,人矮同身寸尺寸就小,人高的同身寸尺寸可能比人矮的同身寸尺寸大一倍,一周运动波的时间都是一样,人的一呼一吸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1 19:08
14
发表于 2023-12-21 12:19:5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问题首先是要解决经络体系。目前的经络体系是诸多经络研究流派研究经络结果的大杂烩。看似全面,系统。其实就是没有经过整理的文献汇编。内容有重复,水平有高下,研究方法有错误,经脉数量有缺失。总之过去的历史是事实无法更改,今后的经络体系就需要重新研究、整理和归纳。不必在经络实质研究之后再整理,就现在的研究水平完全可以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经络体系。过去的经络体系经不起推敲和推理。老师们经常被学生们问的无言以对。这不仅仅是教材的问题。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
15
发表于 2023-12-21 12:3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21 12:39 编辑

例如经络体系中的十五络就是一个错误的内容。十五络的本意是指表里经之间的泛经现象,并不是说有十五条经脉的分支。刺激一个穴位首先是引发本经的感传。在本经感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本经以外的感传。这些本经以外的感传也是在十四经的范围之中。在汉朝整理《黄帝内经》的时候把络改成了经脉的分支,于是十五络就成了单独的经脉分支线。其实但凡认真的审查一下十五络的循行情况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循行线就是穴位本经的循行线。因为实验的受试者是经脉较敏感人,所以感传线普遍不完整。短和缺是其特点。如果使用高级经脉敏感人就会得到相对完整的本经感传和部分泛经感传。例如用八脉交会穴诱发的感传线就是用的高级经脉敏感人。得到的结果也是本经和泛经的感传线。因此奇经八脉也是一个经脉的误区。当然其中的任脉和督脉还是补充了十二经脉的不足。《灵枢营气》介绍的就是一侧十四经运行的情况。两侧十四经就是《灵枢五十营》中讲的二十八脉。可惜在经脉体系中任督经脉被汉朝御医们给合二为一了。你说这个经脉体系乱不乱?
16
发表于 2023-12-21 12:5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21 12:53 编辑

经脉是一个环形的结构。古人早就发现了经脉循环无端的情况。但是这个经脉环并不是一条单线的环。其中有很多的分支和分股。分股中最多的是脾经和胃经在足的部分,共计有六条分股。分股最长的经脉有三条:肾经、膀胱经和胆经。这些分股长到从头至尾的情况。古人已经发现了经脉分股的情况例如膀胱经的分股,但是对于肾经和胆经的分股就没有进行研究。结果就是把两条长分股的穴位两成了一条拐来拐去的经脉连线。其实这些分股不仅循行线不同其内部连接的脏器也不同。因此在穴位归经的时候就必须分开归类。在临床中也要单独诊断治疗。否则诊治的出错率就太高了一些。因为分股的经脉是同时运行气血的,所以在计算大循环时间的时候只计算一条就可以了。另外各长分股的经脉固有频率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在乐音疗法和电针疗法中尤为重要。
17
发表于 2023-12-21 13:0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21 13:48 编辑

经脉的体表循行线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经脉的内脏循行线。很可惜古人的记载太少了也太概括了一些。经络体系中最缺乏的就是经络的内脏循行线(包括颅内的经脉详细分布情况)。例如内囊后支的经脉是胆经前后线。膈肌的中1/3是心经。心脏中隔后2/3的经脉是心包经。小脑的经脉是心包经和三焦经…。这些内容在临床中太有意义了。希望今后的经络体系中要给加进去。

点评

小脑的经脉是心包经和三焦经 经脉根本就不分布在脑内脏。 是气在脑内脏分布你不知道就一直瞎编乱想乱解释。  发表于 2023-12-21 19:25
18
发表于 2023-12-21 13:13:41 | 只看该作者
另外经脉在局部体表器官的详细分布也是经脉体系中的内容。很多已经是传统中医理论的一部分了。可惜古人研究的并不完整。例如每一个牙龈的经脉分布,生殖器官的经脉分布详情等。其中全息经脉分布情况更有诊疗价值。这都是新经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医学的进步太缓慢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快速科学的发展下去。否则不被淘汰也会被病人冷落。经络学的学问博大精深。

点评

古人研究的并不完整。例如每一个牙龈的经脉分布, 气在牙龈分布  发表于 2023-12-21 19:27
19
发表于 2023-12-21 13:4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3-12-21 13:51 编辑

除了要研究经脉的分布以外,对经脉的生理也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教材中对经脉生理的内容介绍的也太简单了一些。最简单的就是一句话: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气是什么?不知道。经脉是怎样运行气血的也不知道。由于不知道经脉的具体结构就拿这句简单的经脉生理描述作为经脉的定义了。这是在糊弄学生,无视学生们的智商。其实经脉的生理就是微循环的生理。只不过在微循环研究中还没有发现那些密集分布的毛细血管管网线就是经脉而已。经脉与微循环的生理最大的差别就是三种生物波。1)大循环波;2)经脉开放时的振动波;3)循经微循环在被刺激后发生的感传波。感传波就是循经微循环在异常刺激下发生的超强开放过程。感传波没有规律性。一次刺激就会有一个感传波出现。经脉的振动波会依据每条经脉的微循环密度不同而有其固定的频率或称固有频率。另外表里经现象不仅有其解剖对应结构,在生理上也是有着自己特点的。例如:1)运行的方向顺逆不同;2)在很多部位共用一条小动脉供血;3)表经的固有频率是里经的一倍;4)在经脉大循环中表里经的循行是接续的。经脉的运行速度、经脉开放的相对不应期和皮肤导电量相对数的伏安特性曲线等都是经脉生理学的内容。经脉生理学是经脉病理学的基础。它很重要也很有研究价值。
20
发表于 2023-12-21 14:00:32 | 只看该作者
经络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认为:经脉是由主线(经脉)和分支(络脉)组成的。但是在经脉分股的情况下就很难确定那一条分股是主线,那几条分股是分支了。实际上脾经和胃经在足部有六条分股。因此经脉才是正确的概念。经络是被汉朝御医们给我们带歪了的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6 00:49 , Processed in 0.0478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