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六一齋隨筆﹕仲景方藥的煮法與服法 何紹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9 01:4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一齋隨筆﹕仲景方藥的煮法與服法 何紹奇 /香港  
《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載方分別為112方、179方(除去重複),以湯劑居多。仲景在每首方後面,總是不厭其煩地寫明煮法與服法,是因為不僅關係到進入人體的藥量,而且直接關係到藥效。
(一) 一般煮法:
1. (口父)咀。即將藥碎成小塊,有利於煮出藥味,更有效地發揮藥物的作用。這只在桂枝湯條下註明,其他方條下則省去,這只是省文,並不是說其他方不必口父咀。唯大烏頭煎一方註明“不必咀”。
2. 水若干升,煮取若干升,去渣。用水量大致以藥味藥量的多少而定,如桂枝湯是水七升,煮取三升;黃芩湯用水一斗,煮取三升。用多少水,煮取多少,即寓煮藥的時間在內,如小半夏湯,仲景取半夏皆用生半夏,久煮則去其毒而不致戟人咽喉,此方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則煎煮時間一個小時以上。煮藥用火,有微火、急火、中火之分,凡未寫明微火、急火煮者,皆為中火。半夏湯以水一升,煎七沸即是急火。桂枝湯即明白告知用“微火煮”。
3. 仲景用湯劑,率皆每劑只煮一次。推究其道理,一是藥味無多,少則一、二味,最多也不超過十二味;二是“(口父)咀”之後,藥物成分易於析出;三是煎煮時間較長;四是有的方用酒煎或酒水各半煎,酒助藥力,又是極好的溶媒。
4. 仲景藥方多用諸藥同煮的方法。
(二) 特殊煮法:
1. 先煮:
需先煮的藥,取義不盡相同。如麻黃湯、大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凡用麻黃的藥方,都明確註明:麻黃先煮去上沫,因為不先煮去沫,服後會有引起心煩的副作用。而大承氣湯,先煮枳實、厚樸,水一斗煮取五升,然後再下大黃,煮至二升,再入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就可以了。其意是取枳樸行氣散滿在先,黃、硝盪實潤燥居後,秩序井然。
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的石膏,仲景並不先煎,而是與其他藥同煎,米熟湯成。四逆湯類方中的附子,亦不先煎,如四逆湯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真武湯用水八升,煮取三升,推測其煎煮時間當在40分鐘至90分鐘,不致有中毒之虞。
茵陳蒿湯先煮茵陳,然後才入大黃、梔子,徐靈胎說先煮茵陳,是仲景的秘法。方後註亦謂服後“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
葛根湯先煮葛根,是因表邪下陷,故先煮之意在引下陷之邪出表。而桂枝人參則先煮參、朮、薑、草,後入桂枝,是因為裡證十之七八,表證十之一二,故在急當救裡藥中,用桂枝越出於表,以散表邪。
酸棗仁湯先煮酸棗仁,則無疑是為了突出主藥補肝寧心的作用。小陷胸湯先煮栝蔞,也是突出主藥栝蔞瀉下痰熱的作用,“下黃涎,便安也”,即主要是栝蔞的藥效。
2. 後下:
有先煎即有後下。此外,還有後下者如小建中湯之飴糖,黃連阿膠雞子黃湯之雞子黃,大承氣湯之芒硝,桃花湯之赤石脂末,白通加豬膽汁湯之豬膽汁、人尿,皆屬後下之列。
3. 湯泡:
大黃黃連瀉心湯用麻沸湯(滾開水)二升浸泡,須臾,絞去渣,分溫再服。徐靈胎稱此法為“法之奇者”。他認為是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味厚則入中焦矣。此固一說也。但用此法通便,其效最迅捷,得利即不再服,此張介賓說的“欲其速下,湯泡便吞也”。柯韻伯也說過“生者銳而先行”。
4. 再煮:
即將方中某味藥煮好,再下另一味藥或幾味藥置湯中再煮。這種方法目的在於使藥性較為峻烈的藥得以緩和,毋使傷正。如葶藶大棗瀉肺湯,先把葶藶子熬令黃色,搗丸(比不加工的易於發揮藥效),水三升,然後煮棗,去棗,入葶藶,煮取一升,頓服。葶藶子味辛寒,性滑利,《本經》說它“主癥瘕積聚結氣,破堅逐邪”,通利水道。黃宮繡說它“性急不減硝黃”,黃樹曾說它“寓巴豆、大黃兩物之性,故極速降”,所以仲景將它與大棗相配,加上這樣的煮法,更可以有效地緩和峻烈。
(三) 煮藥用水:
一般情況下,仲景只說用水多少,沒有特別註明用什麼水,則其所用者多為日用食水而已。但也有偶用其他水煮。
1. 潦水:
見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徐註為“無根之水”,李鐵君註謂“地面積水”,實即雨水。或有取於輕清潔淨乎?
2. 漿水:
見蜀漆散等方。漿水,即淘米水發酵後的水,或煮粟米令熟,投於水中浸五六日製成。其意或為養護胃氣,蓋蜀漆氣味俱劣也。
3. 泉水:
見百合病諸方。泉水寒洌,有利於除心肺邪熱。井華水近之。
4. 甘瀾水:
見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後註造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也。徐靈胎恐怕不大懂甘瀾水的意義,他說大約是取動極思靜的意思。尤怡說“揚之令輕,使不益腎邪也”,倒有點意思。
5. 東流水:
見澤漆湯,大約取其急流蕩滌之意。
此外,還有:
1. 酒水各半煎:
仲景用酒,皆取其辛熱善行以助藥力,此外也有利於藥物的有效成分的析出,如炙甘草湯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合為一斗五升,煮至三升(久煎可知),溫服一升,日三服。此證為氣陰兩虛而脈道不適,故重用大棗、生地、炙甘草配合人參、麥冬、阿膠、麻仁,復以清酒助桂枝、生薑通脈。
2. 酒煎:
栝蔞薤白白酒湯用白酒七升,栝蔞薤白半夏湯用白酒一斗煎藥,不加水。則是因心氣痺阻,胸痺疼痛非酒性慓悍不足以開之。紅藍花酒亦只用酒煎。
3. 水醋煎:
方如茋芍桂酒湯,方中苦酒即醋,用醋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治黃汗,用茋、桂、芍調暢營衛,更以苦酒入煎,則氣益和而行益周,蓋苦酒有行有收,能助桂芍之力也。
4. 蜜煎:
大烏頭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再納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一天只服一次,不差明日更服。蜜煎既緩烏頭之毒,又可緩急止痛。
(四) 服法:
1. 常規服法:
多數處方系常規服法,即一劑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或日三服;或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如小青龍湯、旋覆代赭石湯,黃芩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白虎湯等名方,都見採用這種常規服法。常規服法中,還有日三夜一,即一日四次的,須注意。
2. 桂枝湯服法:
此為仲景用心最精細者。桂枝湯服法:水七升,微火煮至三升,適寒溫,先服一升;然後啜熱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取微汗,病即愈,餘約二升就毋須再服。若不汗,則依前法再服;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即縮短服藥時間,半日許令三服盡,中病即止。如果還沒有好,可以依法服到二、三劑。
3. 大承氣湯服法:
水一斗,煮取二升後,服一升。這一升服下去即利,就無須再服。即所謂“止後服”,“得下餘勿服”。大承氣湯也是服後得利則止;不得利,則將一升二合之半盡飲之。已經很明白了,最後還又鄭重地補上一句:“若更衣者,勿服之”。
仲景用汗法、下法,都極為勇敢果斷而又特別謹慎小心。勇敢果斷,是當用必用,不容瞻前顧後,即使少陰病,陽邪入陰,腎水欲涸,也必須急下以存陰,原文中一連三個“急下之”,可見其堅決;謹慎小心,則中病即止,最大限度地減輕攻邪藥對正氣的損傷。那像我們今天,解表攻下藥一開就是幾劑!
4. 小柴胡湯服法:
小柴胡湯水一斗二升,煎取六升(一半),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再煎目的是去掉一部分水分,使之濃厚而已。徐靈胎說少陽介於兩陽之間,此和解之劑,再煎則藥性和合,能使經氣相融,不復往來出入。這種說法有點似是而非。大柴胡湯亦用去渣再煎法。
5. 頓服:
即一劑為一服(一劑只煎一次喝一次),如桂枝甘草湯,治發汗過多,傷及心陽,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故急用此方扶陽補中。葶藶大棗瀉肺湯也用頓服,則是取直搗黃龍,一戰成功,毋使頻頻進藥傷正的意思。
6. 含咽:
苦酒湯治少陰病咽中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用此方歛火降氣,是內服外治相結合的方法。


2
发表于 2004-12-29 04:53:33 | 只看该作者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02:25 , Processed in 0.1364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