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毒性和安全性的认识,历来存在很多误区,其中最常见的有三大误区。
误区1:中医学标榜“无毒”
中药从诞生起就具有识毒、用毒的意识。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神农本草经》就是按照安全性进行药物分类的。 “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例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中品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例如当归、黄连、麻黄、黄芩等;“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
误区2:中药就是花花草草
“中药就是一些花花草草,老祖宗吃了几千年了,放心吃吧。”实际上,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中药的范围很宽,药食同源的大枣和山药叫中药,矿物质地的朱砂和雄黄也叫中药。
误区3:千万不能吃有毒中药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疾病,偏性小的中药治疗能力有限,需要偏性比较大的中药来治疗。特定病情特征的患者才可以用偏性比较大的中药,如果用得好,治疗效果会超过预期。
选用中药时要注意,毒性中药和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应该用于特定病情的患者,切忌出于保健或治未病的目的去服药。 金锐
来 源:老年生活报
日 期: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