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从胰腺说起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0-12-2 07:4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1 23:50 编辑

      《张山雷医学丛书:难经汇注笺正》刊于1923年。张山雷提出“所生之汁,能消化食物”和“甜肉之汁,运入小肠,即以化食物中之脂肪质者。”
        1889年,发现者是德国科学家明可夫斯基与梅林。他们切除了狗的胰腺,观察胰腺是否是生存所必需的器官,却意外地发现这些狗出现了糖尿病。他们由此推论,糖尿病与胰腺有关。
        中医甜肉之说在西医切除狗的胰腺之后!!

        明朝万历年间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时候西方医学、西方科学已经成规模的传入中国,此后的中医著作中往往掺杂有西方医学的片言只语,或者中西汇通的思想、西方科学的思维方式等等。中医理论的发展发生了分歧,一条路是按照中国经典理论发展;另外一条路就是中医经典理论开始西化。而且大多是他一个人即按照中医固有理论途径发展中医,同时又在无意识的西化中医经典理论。诸如: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同时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后者是他接受了西方解剖学,开了“脑主神明”西化中医经典理论的先河,王清任、张锡纯等等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中医院士们。
       在进行中西医对比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明朝万历年间这个重要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些是中医经典理论,哪些是西化的中医理论。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08:21:2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2-1 23:46
《张山雷医学丛书:难经汇注笺正》刊于1923年。张山雷提出“所生之汁,能消化食物”和“甜肉之汁,运入 ...

拜读、受教了。谢谢!
13
发表于 2020-12-2 15:39:51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确实没有胰脏一说,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就认识了所谓胰脏的特殊性质,多少年来用其制造“胰子”就是一个鲜明的证据。胰脏是人体客观存在的器官,无论中医西医,古代或现代,人们都不应对其忽视或视而不见。

当西医初始传入中国时,当时中国的西医人士,要把它翻译成中文,并且为广大中国人民所能接受,确实是费了一番功夫,做出了非凡的贡献,现代的中国人应当永远铭记。现在西医后来居上,在中国已经成了挥洒自如的,颐指气使的主流医学,中医反倒沦落不堪了。复兴和发展中医是我们现代人的历史使命,适当地回顾一下历史,是有好处的,是有重大意义的。

感谢杏林童子 先生再次发表和引用这篇文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6:40:5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20-12-2 07:39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确实没有胰脏一说,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就认识了所谓胰脏的特殊性质,多少年来用其制造“ ...

感谢千总版主点评!
15
发表于 2020-12-4 13:55:58 | 只看该作者
缺硒,缺烟酰胺单核苷酸,这些东西中医咋诊断呢。西医开发一个产品,就搞出一个健康热,这些新产品,新疗效确实需要在临床时进行结合。
16
发表于 2020-12-4 18:29:45 | 只看该作者
陈正桐 发表于 2020-12-4 05:55
缺硒,缺烟酰胺单核苷酸,这些东西中医咋诊断呢。西医开发一个产品,就搞出一个健康热,这些新产品,新疗效 ...

       缺硒,缺烟酰胺单核苷酸,这些东西中医咋诊断呢。
   回复:在肝阴虚中可以找找。还要看看出现了什么症状,通过辨证论治就能够找到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17
发表于 2020-12-4 18:55:07 | 只看该作者
补充2点:
1. 此文最初在本论坛【赵洪钧专栏】下首发(见下图),所以赵老是谁,如果有浏览论坛其他栏目都会知道。




2. 但杏林老师的转载是从【导航中医药】(公众号?)而来,跟帖的似乎都没记起首发已是2年前的事。我当时就建议内刊发表,但到今天才见到,猜测可能是编辑部换了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正想這麼說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30 12:46
18
发表于 2020-12-4 18:57:23 | 只看该作者
          人体缺硒的表现主要是脱发、脱甲,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及牙齿损害。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 这也是抗衰老作用。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一贯煎、大补阴丸等可以治疗。
19
发表于 2020-12-5 02:07:5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中医的脏腑中没有胰腺之说?这话问的就有些外行了。实际上是视而不见的结果。如果了解脾——卑的甲骨文结构就会知道中医的脾就包括了现代的脾脏和胰脏两个部分。因为:
1、在甲骨文中卑就是脾脏、胰脏和一段小肠的图文。
2、中医经脉中的脾经左右在内脏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左侧走脾脏;右侧走胰脏。
3、中医脾的功能包括了脾统血和胰运化的功能。

点评

甲骨文有“脾”/卑字么?我手头上有本《殷墟甲骨学》(马如森,2007)里面载有~5千个被认出来的古字,之前查过五脏中只见有心字,而且明显是根据解剖所见而来。先生说甲骨文里有卑字,我再查了一下,没发现有此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9:59
20
发表于 2020-12-5 06:46:56 | 只看该作者
   《融合观》259页      五.  肝阴虚-微量元素缺乏、钙镁钾离子紊乱、肌蛋白异常消耗证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04:22 , Processed in 0.0531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