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蛭 的 妙 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9 19:1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 蛭 的 妙 用

                                                   何钱          摘自《石恩骏方药经验集》

水蛭俗称蚂蟥,味苦咸,性平,有毒,入肝和膀胱经。《本经》谓:“主逐恶血,瘀血”。《本草经疏》亦云:“味咸苦气平,有大毒,其用与虻虫相似,故仲景方往往与之并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瘀血、月闭、血瘕结聚,因而无子者。”描述已较为详尽,其功效大致可归为:破血逐瘀,软坚消癥。石师临证30余载,运用水蛭颇具心得,多年来,笔者师其意,验之于临床,屡起沉疴痼疾。石师认为,水蛭之所以有上述功效者,乃主要与现代医学报道其含有水蛭素等物质,能延缓和阻滞血液凝固,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有关,可谓一语中的,故在心脑血管疾病、良恶性肿瘤、骨关节疾病、肾衰、不孕不育症等方面运用甚广。

煎剂用量可先从3g开始,可视病情逐渐增至9g,唯其腥味甚重,入煎剂往往闻之易呕,故装胶囊或作丸散为宜,且节约药材,疗效更好,以生用者佳,炮制后其效大减,散剂量为1.5~3g,分3次吞服。虚入慎用,孕妇禁用。

(一)善治脑瘤,兼能利水

脑部肿瘤,属中医“头痛”、“头风”、“眩晕”、“呕吐”等范畴,一般为痰火瘀毒结聚脑部而成,临床以清火涤痰、化瘀解毒为治。因水蛭以破血逐瘀,软坚散结之功见长,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含有水蛭素等物质,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有较强的散瘀活血利水之力,能标本兼治,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则常取事半功倍之效。

[病案举例]

邱某某,女,69岁,退休工人。因“头痛、头晕1+月,右眼睑下垂4天”在某医学院治疗。体查:T36.3℃,P105次/分,R21次/分,BP198/85mmHg,神清,欠合作,左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为3mm,光敏,右侧瞳孔直径为5mm,光反射(一),右眼睑下垂、颈软、心肺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经该院确诊为:1、双侧后交通性动脉瘤;2、交通性脑积水。因患者年纪大,手术风险高,故予抗炎、脱水、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无任何变化,出院后转回当地医院继续保守治疗。由于长期应用“甘露醇”而导致肾功能不全,家属准备放弃治疗。考虑到西药保守治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诸多症状也得不到改善遂停用所有西药,改服中药治疗,以图转机。目前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且出现剧烈呕吐、神恍、双下肢无力及肌肉萎缩。观其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证属痰火瘀结、阻滞清窍,治宜清火涤痰,化瘀通窍。遂自拟消瘤扶正汤:生龙牡各30g(先煎),牛膝15g,白术15g,茯苓15g,益母草30g,泽兰30g,车前子30g(包煎),天竺黄12g,浙贝12g,菖蒲12g,远志9g,生水蛭9g,水煎服,1日1剂。上方连服7天,头痛、头晕、呕吐停止,神志清楚,肾功能正常,但仍右眼睑下垂,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遂以消瘤扶正汤减去生龙牡、益母草、泽兰、车前子、菖蒲、远志,加入补气升清之党参15g,黄芪15g,葛根15g,马钱子0.5g(分次吞服)。同时交待家属多用温水热敷患侧眼肌,避免强光刺激,多按摩双下肢。上方连服1月,右眼睑下垂好转,且能在家人搀扶下行走,已能睁眼,但出院复视,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效不更方,遂在上述加减方中加入养阴明目之品制成蜜丸,以缓图之。丸方为:牛膝120g,白术120g,茯苓120g,天竺黄100g,浙贝120g,生水蛭150g,党参120g,黄芪120g,葛根120g,马钱子100g,桑椹120g,枸杞子120g,草决明12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1日3次,每次服10g。服药3个月后,右眼睑下垂、复视消失,已能自由单独行走,肌肉丰满。经铜仁地区医院作CT检查提示:瘤体消失,至今3年有余,仍一切正常。

(二)治血管瘤有特效

血管瘤属中医“血瘤”、“筋瘤”范畴,其病因或内伤胎毒或外感火毒,煎熬血液,终致血凝瘀积成瘤。迁延日久、邪深入络、胶结不散,非一般药物所能治也。张锡纯盛赞该药“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伤气分”,且其为噬血之品,用治该病,最为合拍。

[病案举例]

王某某,男,2岁半。患儿出生时左手小指皮肤上有一蚊虫叮咬样红色小点,压之褪色,渐长大,且高出皮肤,舌紫苔薄黄,脉细弦,此乃瘀热交结,气血凝滞而成瘤,治宜逐瘀清热,补气活血,软坚化滞。处方:太子参15g,当归9g,生黄芪15g,川芎6g,赤白芍各9g,地龙9g,炮甲珠6g,茯苓15g,半夏6g,紫背天葵9g,夏枯草15g,生水蛭3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连服3个月,药物中途稍有加减,皮肤由红色渐转正常,血管瘤亦随之消失。

(三)治尿毒症的探索

该病乃肾气衰竭,浊阴内凝,逆而上干之危重证候,常由慢性肾炎发展而来,为中医“关格”范畴。《伤寒六书》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治疗当以温肾阳,调气化,泄湿毒,利水道,常内服配合灌肠,以冀转机。石师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内服方以常规中药伍大剂量水蛭,疗效确能加强。不少病例经过较长时间服用,肾功能显见好转,水肿逐渐消失,其机制可能与其含有的有效成份能改善肾循环,增强肾血液量有关,甚值学者进一步探索与总结。

(四)骨关节疾病

据宋人洪遵《集验方》记载:治痈疽发背,用活水蛭置脓头,令吸尽脓血,其痛立止,水蛭则血满自脱。石师由此受到启发,遂用活水蛭移治于骨关节疾病,亦每收良效。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所遇农村患者甚众,罹患此疾百药无效者不在少数,有时嘱病家自己捕捉活水蛭置于疼痛处,自行治疗,疗效很好。查古今文献,以活水蛭作此用者,鲜有其人,然疗效之确实,又不得不为医者所折服和重视,此亦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活水蛭有此良效,殆与其吸吮时唾液中释放的一些有效物质有关。
2
发表于 2014-9-18 12:04:03 | 只看该作者
好经验,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4-9-19 12:45:03 | 只看该作者
水蛭用于半身不遂效果好,多用散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15:33 , Processed in 0.1280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