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10-12 02:31 编辑
中医理论是否科学,这很难说,也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西医相比生殖情况,西医说的是受精卵细脃分裂,染色体,赤道版等。而环境的影响没有提及。只谈卵生,未谈卵植。其实生物生态现象,受卵的植位影响很大。比如阴阳离合论说: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这种理论是千真万确的,不可改。因为两精相构,卵都靠母体胎育成长。除非父体也有胎育能力时,这个理论才可改。从卵生动物来看,卵排出体外,卵的植位情况与生物生存环境非常密切。素问阴阳离合论说: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则出地者为阴中之阳。由于天复地载万物方生,地面以上,与大气相接处,属于天复,地平面以下,不直接大气处,属于地载。蛙类的卵产于水面,上面直接与大气相接,属于天复,下面不与大气相接,在水里,属于地载。天为阳,地为阴。由于阳化气,阴成形,蛙初出卵时,在阴的环境成形,化气不足,没有四技,为阴中之阴。而后水温增高,阳足以化气,即长出四肢。四技者,诸阳之本也,有了四肢,便阳予之正,即 地面上生活。龟就不同了,龟的卵产在地上土中,虽然产卵之时,气温较高,因不见天日,虽有四肢,因阳化气有限。四肢力弱。 出卵以后,就常居水中。这便是阴中之阴,命曰阴处了。中医的这种象思维模式,是不是科学。与西医未提及的生殖方面受环境影响现象的理论作对比,可谓知其所以然矣。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