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宁嵩生《医林选青》的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30 14:3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林选青
醫林選青
清 宁篙生
木刻本《医林选青》光绪甲午年,目前发现有七卷
第七卷为妇科,儿科,类伤寒,伤寒,治温提要,

妇科证论
妇女之症,不肯对人言,与小儿之不能自言,其难治一也。医家又未便逐细询问,则更暗中摸索矣。然大要不离乎中情郁结者近是,盖妇人木申阴吝啬之性,心地浅窄。

目录
医学寻源,
望闻问切,
四言脉诀,
内景图说,
先天根本论,
五行论,
七情论,
切脉论,
诊脉诀生死论,
病有不愈不死论,
吐血不死,
阴阳论,
服药法论等等。
中医文献大辞典等工具书均无记载,其作者宁松生也没有记录。宁松生这个巴蜀名医在晚年开设私塾教授医学的课本。宁松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众多医经典籍化繁为简的编写了一套入门的教材。
医林选青 宁松生 仪陇县
清 宁篙生
王教授指出,读经典是为了明理,是为了开启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清·宁松生《医林选青·医有体用论》:“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证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用不熟”,这实在是至理名言。王永炎谈治学就是强调读书需求甚解方是正理
“气血足则胆气旺,气血虚则胆气怯。
《医林选青·卷血·先哲论治·补药得宜论》说 :“心为血之主 ,而肝为血之藏也 ,然更重乎太阴 ,盖脾者荣之本 化源之基 血之统也.
宁篙生《医林选青·先哲医论》如果标本不明,治无主次,势必影响治疗效果,始误病情。
网上查到资料宁松生是清朝的秀才,因为不满政府的所做所为不愿为官,后改学医,医德高尚,而且医术精湛。晚年在家中办起私塾,教授医学,同时写出《医林选青》六卷,看上去象是教参,上自内经,下到金元四大家的著作,很多经典的论述都被选编进来。内容按照分类划分,每个章节下都可见引用其他医书的论点。并且加入了宁氏自己的论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开篇 医学寻源 一篇,从伏羲氏开始历数千年来的名医,还有他们的医学名著,简直是一部简明的中医发展史、出版史,当然也可以算作一个书目。在最后一卷的封底有一首前主人的诗:遥睹滇南万座莲,光辉璨烂碧云天,重加慈航昆湖泛,再渡众生会群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2-30 15:14:0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谢谢介绍先生《医林选青》,如果可能,望先生能继续系统介绍此书。以飨读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6:12: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总版主鼓励,此书我也只有第七卷了。其它各卷很难觅找。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6:3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7-12-30 16:45 编辑

博览群书,穷理格物,此医中之体也,
临证看病,用药立方,此医中之用也。
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证不真,
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用不熟,
体与用,二者不可偏废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8-2-3 19:5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2-3 12:01 编辑

寗松生先生,四川仪陇人,晚清川北著名儒医,著《医林选青》教授后学,《四川医学史》有载。寗先生是笔者的先祖师,筆者初學中醫時,先師徐公諱方先生在教授脈診過程中,首先教的是家傳《六大六小脈訣》及《男女病脈訣》等較易掌管而又實用的診脈方法,然後再教二十七脈診法。先師之學是從其父所學,先師之父則是清代川北著名儒醫先祖師寗松生先生的嫡傳,《六大六小脈訣》源自先祖師的《医林选青》。現奉獻於此,對初學脈診者或許有益。
先师家传《六大六小脉诀》
心脈洪大心家熱,頭腦昏沉血氣結。腳板心內似火燒,口燥心煩喝不歇。
心脈細小主心虛,心中驚悸汗流珠。頭昏眼花驚夢悸,夢魂常在水邊居。
肝脈洪大不調血,背痛頭疼及左脅。手酸足軟目赤紅,行路昏昏似物遮。
肝脈細小四肢酸,膽冷肝枯血氣寒。頭腦昏沉多困倦,背間盜汗出難幹。
腎脈洪大主腰疼,背痛頭疼小腹膨。膀胱熱結小便澀,咽幹口苦舌無津。
腎脈細小主傷精,耳內嘈嘈風雨聲。男子主有百節病,女子主有腹中冷。
肺脈洪大心頭緊,風熱咳嗽痰壅聲。腰疼背脹卻因痰,胸中氣滿喘不停。
肺脈細小肺家氣,悶悶不樂口又幹。手寒腹内多虚苦,咳嗽無時背疼寒。
脾脈洪大心脹膨,飲食不思常喜困。口吐黃水嘔頻頻,食後傷風胃痰停。
脾脈細小兩眉愁,食不消化唇心焦。皮面帶黃多氣急,雙眼睜睜遇良宵。
命脈洪大主煩熱,口渴三焦血氣結。頭昏眼花雙足重,食所傷精不須測。
命脈細小是如何,腎氣不足嘔惡多,手足冷淡腹內冷,经血不足胃不和。
附:男女病脈訣
男子六脈沉,腎虛腰腿疼。下部多軟弱,三焦熱在心。
大便常不利,小便赤澀疼。飲食不克化,胃中多飽悶。
坐臥口作喝,舌如幹木根。四肢軟無力,夜夢女交情。
急行過冷水,因此得熱病。少來不自重,酒色原是真。
男子六脈緩,寒血滿丹田。平生貪酒色,淫欲是根源。
不覺中年後,腰軟足又酸。兩眼雙流淚,腎虛損根源。

女子若無月經病,肝肺脈沉胸膈定。若是兩尺沉緊關,三更腹痛到天明。
若是兩尺全無氣,此病分明是經閉。赤白淋漓多帶下,小便澀痛又頻急。
若是兩尺脈帶滑,端然有孕在其身。
女子六脈沉,經水不調均。腹中多作痛,日夜少精神。
頭昏心驚悸,胸前胃膈膨。三焦虛火動,五臓不和平。
上胸下連腰,咳痰氣不消。心中多滿悶,手足軟如條。
女子六脈遲,嘈雜心又酸。血海閉不通,周流不對期。
或前又或後,經水色淡紅。經帶混雜下,紫白原是真。
胸中常飽悶,腰疼足又酸。內痰外有風,三焦氣結胸。
飲食不克化,日夜不周流。陰陽不升降,水火不既濟。
日間咳得多,夜間咳得少。人迎緊而愈,氣口洪疾生。
六脈乍長短,大小不均勻。精神多愰忽,如同鬼來侵。
6
发表于 2018-2-3 20:33:26 | 只看该作者
传说先祖师观形察色其验如神似扁鹊:有一次先祖师乘滑竿出外诊病途中,偶遇另一滑竿被多人簇拥着耀武扬威而过,先祖师遥望那乘坐滑竿之人便知那人死期将至,遂叫自己的随人前去叫一个簇拥之人来,问他滑竿上坐的是你何人?答是“我们老大”。先祖师对那人说:你们老大某月某日大限将至,应当小心为是。那人回去将先师之话说与老大,老大先是不信,认为自己身强力壮,何以大限将至?继而半信半疑。其下人中有提议为避其凶,不如定于某日专门办个喜酒,筵请宾客以庆之。到了那日酒宴之中,众宾客皆向老大祝酒贺喜。酒过数巡,老大腹鸣便急,遂去屋后粪坑边大解,昏昏然跌入粪坑而亡,果如先祖师所言。
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20:43: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杏林童子提供分享

多年今日才第一次登论坛
8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21:5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9-9-23 21:53 编辑


清代宁嵩生《书林选青》
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证不真;
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用不熟;
不获得真传,则绝招没有,功夫不深。



【温证四字诀】
自内经伤寒,括题,温病名目不详其治,而千百年来,治温遂无定法,金河间,刘世主火立论,已窥大旨,防风通圣散则温燥并用,未免驳杂不纯。

病以温称,
顾名思义,
与太阳异,
安用伤寒,
热邪伤寒,
与寒迥异,
救阴为主,
存津为先,
不寒而热,
右寸脉大,
识病要诀,
春温风温,
微兼表证,
初期恶寒,
主以麻杏,
清内解外,
若以桂苏,
必至渴热,
贻害无穷,
稍事迟延,
热甚寒止,
风化以尽,
表药尽矣。
二三日间,
风尽化热,
太阳恶寒,
一点没有,
口渴发热,
麻杏当禁,
羌独防芷,
宜须禁用,
表不恶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9 05:08 , Processed in 0.2133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