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84|回复: 1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述:“元气”与“元炁”的源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21 18:0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喻家言 于 2022-8-21 18:12 编辑

       简述:“元气”与“元炁”的源流
       “元气”一词,始见于先秦道家著作《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老子《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为“原气混沌”,所说的“气”就是元气,它是介于阴阳之间的物质,无所谓阴、也无所谓阳,也就是阴阳未开的原始混沌状态,是宇宙最原始的能量,是自然物质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元气”的本意,既有哲学概念,又有自然科学概念。是指产生和构成人与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其思想基本形成于春秋老子与庄子,完善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炁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炁本体论”。
        在古代哲学范畴中,气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原。《内经》是在继承并接受了“元气学说”的前提下,还发展了“元气学说”。《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还说:“夫人生于天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内经》虽然没有“元气”一词,却涉及到元气的概念与内涵,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显然,“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就是论述元气来源以及元气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因为人必然是“万物之一”。
        “元气”一词,《难经》引入医学,《难经十四难》“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元气”在《难经》全书中仅出现1次,而“原气”一词则出现了3次。
        特别注意:“气”字是“氣”字的异体字与简体字。
        “内丹的修炼”,“炁”和“氣“是有不同的概念。“炁”是人体最初的先天能源,而“氣”则是指通过后天的呼吸以及饮食所产生的能量。
        “炁”与“氣”都源自于古字甲古文,有云气的意思,象形字。它还有呼吸、气息的意思。
        “  ”字是“炁”字的古体字(见附图:战国时代《行气玉佩铭》拓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气”字实物。)
        在中国古代“氣”与“炁”自始就有区别,以“炁”来代表先天一切生命与事物的来源,以”氣”来代表后天水谷之精所转化的后天之氣,两者的意义自始就不同。  
        元气(炁)是由元精(父母之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氣(精、血、津、液)与阳氣(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阴炁主物质,阳炁主功能。阴阳二炁相互转化。“炁聚则生,炁壮则康、炁衰则弱,炁散则亡”。说的就是这个先天元炁。它是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元始祖炁”,来源于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常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所转化的后天之“源氣”的滋养与维护。
        因此,元炁的充盛与否?不仅是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脾胃运化饮食营养化生的后天之精的补充,而且能否修行采炼先天祖炁为丹母,引后天之氣归于祖炁,即“先后混合,结成还丹”,最终达到“炼精化炁,抽坎填离”,化生充足的元炁,进入《崔公入药境》中:“先天炁,后天氣,得之者,常似醉”的“得药”感受境界。
        综上,一个人元气(炁)充盛的标志,用通俗的语言形容就是:“气色很好,声音宏亮,思维敏捷,睡眠好香,能吃能喝,消化通畅,能跑能跳,心不慌张,不咳不喘,周身气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8-21 18:54:03 | 只看该作者
“元气”一词,始见于先秦道家著作《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老子《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请你翻译一下经文,这是你的责任。

点评

“简述“,就是简单的叙述一下“经过”,何来“责任”? 明显,董先生用词不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2 05:49
3
发表于 2022-8-21 18:59:28 | 只看该作者
段注:见《尔雅·释诂》。九家易曰:元者,气之始也。
4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05:49:57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2-8-21 18:54
“元气”一词,始见于先秦道家著作《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老子《道德经· ...

         “简述“,就是简单的叙述一下“经过”,何来“责任”?
          明显,董先生用词不妥……!
5
发表于 2022-8-22 06:53:30 | 只看该作者
学术讨论就是研究医学,最严肃,作为自己不认真,自焚中医。

点评

“子不教,父之过”,这体现的才是责任。 网上交流与讨论,没有“责任”的约束力。 “严肃”与“认真”,彰显的是诚实与守信的自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2 08:31
6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08:31:46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2-8-22 06:53
学术讨论就是研究医学,最严肃,作为自己不认真,自焚中医。

          “子不教,父之过”,这体现的才是责任。
          网上交流与讨论,没有“责任”的约束力。
          “严肃”与“认真”,彰显的是诚实与守信的自律。
7
发表于 2022-8-23 04:47:44 | 只看该作者
“ “元气”的本意,既有哲学概念,又有自然科学概念。是指产生和构成人与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说得好,赞一个!
8
发表于 2022-8-23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22-8-22 22:47 编辑

有谁用肉眼看到原始物质?古人用肉眼看到了元气,自己没有看到元气,自以为想当然认为,等同于自杀。看到元气的证据:外可解剖而视之。

点评

董先生,读一读下面这段话,读不懂,去问度娘,好吧!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3 16:27
9
发表于 2022-8-23 06:5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22-8-22 22:55 编辑

神化中医的论调,掩盖自己是假中医。用中药胡蒙的所谓中医。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16:27:27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2-8-23 06:45
有谁用肉眼看到原始物质?古人用肉眼看到了元气,自己没有看到元气,自以为想当然认为,等同于自杀。看到元 ...

          董先生,读一读下面这段话,读不懂,去问度娘,好吧!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点评

度凉可以使你学会知识吗?望文生义,读懂科技知识的基本条件就是读者必须具备基础知识,必须具备文言文知识与现代科技知识。  发表于 2022-8-24 05: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13:46 , Processed in 0.0919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